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是教学评价,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敢于冲破课本、教参的束缚,敢于打破阻碍学生发展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目前我们大家最普遍使用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不放心的分析,或不断的问,或让学生你提一个问题,他提一个问题,然后逐一解决,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断层,即思维一会儿集中在听、析上,一会儿集中在解决问题上,无法将教师的思维转化为自己连续顺畅的思维,以至于造成给学生一篇文章,让他们自学,结果是学生会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该从哪儿做起?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久而久之,会形成教师的知识权威(而事实上,这种权威是不称其为权威的)和学生离开教师后的不胜任感。
课堂上太多人为的方框,限定学生思维的发散,滋长学生投师所好,仅仅寻求标准答案的学习倾向,酿就了教师讲解潇洒自如,学生学练机械拘谨,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整堂课充斥了教师那“口若悬河”的讲和“风流倜傥”的演,课堂成了教师自我炫耀的舞台,学生只是教师的一种点缀、一把工具、一件装饰品!鲁迅先生有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借用一下:如此下去,真是“长此以往,课将不课,生将不生,师将不师,人将不人……”
还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救救孩子!
怎么办?
——把时间留出来,把空间让出来,给学生去使用,让孩子们去支配,让他们去自由发展,去自我完善。他们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能力,我相信!我也坚信!
原因有二:
1.语文大纲是环形大纲,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不论哪册,不论每册里的文章篇目如何选用,各种训练点如何安排,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即学生从接触语文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或者更直接的说:从咿呀学语到垂垂老矣!),都一直在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与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徘徊,回旋而上,这种重复性而又在重复中上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完全可能从教师的烦琐讲解中解放出来,尝试着自学。当然,这也决非否认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在学生学而不前时,再给予导思,给予搀扶,这样学生才会有真正的理解。
2.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从学生认知结构来看,学习过程仍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构建新的结构,而获得构建的主要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同化过程是学生利用旧知直接溶解新知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学生可以自我完成的,由于它有消耗少的特点,所以人類的学习又有这种习惯倾向,即凡遇到新问题时,认知主体总是先试图应用同化的方式来应付,以达到构建的目的,在确实无法进行同化时,才利用顺应的方式进行构建。顺应则是指主体要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知识成分或结构形式,以与新的问题达成和谐相融状态,再用同化方式把新的知识纳入结构中,使原结构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与语文学科结构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新课文时,完全可以使其原有的“字、词、句、段、篇与听、说、读、写、背”构成的结构,去同化新的字、词、句、段、篇,从而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背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
理论是如此,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自学的方式与结果也自然有异,这样就会有许多新思维、新创造,在学习无法同化之处,即需要顺应时,才是教师要导之处,要扶之时,因而教师的导与扶,必须先知道学生学困的“结”在何处,而这又只有学生在暴露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之后才能实施,所以必须先放手让孩子自学,然后以学定教。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重视的是课本,教师往往是把学生带进课文里,钻几个来回,抱回一大堆的知识点,把怎样教好一堂课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于是拼命追求怎样分析、提问才精彩,殊不知自认为精彩的内容学生早就知道,不打瞌睡才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不应是课文的分析,而是学生是怎么学的,怎样教学生才有发展。因此,在“没有教师的课堂”里,真正的教师早已在教室后面在静听学生的分析中,思索该引导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手段、方式與方法……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而创新又在于大胆否定,敢于质疑。在没有教师的课堂里,学生学习思维驰骋自由,发展全面而迅速,虽然教师驾驭困难,甚至会窘迫,但课堂里随时都有创新的火花,教师也不无长进,不知孔子所言“教学相长”可有此义?
课堂上太多人为的方框,限定学生思维的发散,滋长学生投师所好,仅仅寻求标准答案的学习倾向,酿就了教师讲解潇洒自如,学生学练机械拘谨,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整堂课充斥了教师那“口若悬河”的讲和“风流倜傥”的演,课堂成了教师自我炫耀的舞台,学生只是教师的一种点缀、一把工具、一件装饰品!鲁迅先生有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借用一下:如此下去,真是“长此以往,课将不课,生将不生,师将不师,人将不人……”
还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救救孩子!
怎么办?
——把时间留出来,把空间让出来,给学生去使用,让孩子们去支配,让他们去自由发展,去自我完善。他们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能力,我相信!我也坚信!
原因有二:
1.语文大纲是环形大纲,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不论哪册,不论每册里的文章篇目如何选用,各种训练点如何安排,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即学生从接触语文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或者更直接的说:从咿呀学语到垂垂老矣!),都一直在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与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徘徊,回旋而上,这种重复性而又在重复中上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完全可能从教师的烦琐讲解中解放出来,尝试着自学。当然,这也决非否认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在学生学而不前时,再给予导思,给予搀扶,这样学生才会有真正的理解。
2.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从学生认知结构来看,学习过程仍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构建新的结构,而获得构建的主要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同化过程是学生利用旧知直接溶解新知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学生可以自我完成的,由于它有消耗少的特点,所以人類的学习又有这种习惯倾向,即凡遇到新问题时,认知主体总是先试图应用同化的方式来应付,以达到构建的目的,在确实无法进行同化时,才利用顺应的方式进行构建。顺应则是指主体要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知识成分或结构形式,以与新的问题达成和谐相融状态,再用同化方式把新的知识纳入结构中,使原结构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与语文学科结构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新课文时,完全可以使其原有的“字、词、句、段、篇与听、说、读、写、背”构成的结构,去同化新的字、词、句、段、篇,从而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背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
理论是如此,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自学的方式与结果也自然有异,这样就会有许多新思维、新创造,在学习无法同化之处,即需要顺应时,才是教师要导之处,要扶之时,因而教师的导与扶,必须先知道学生学困的“结”在何处,而这又只有学生在暴露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之后才能实施,所以必须先放手让孩子自学,然后以学定教。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重视的是课本,教师往往是把学生带进课文里,钻几个来回,抱回一大堆的知识点,把怎样教好一堂课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于是拼命追求怎样分析、提问才精彩,殊不知自认为精彩的内容学生早就知道,不打瞌睡才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不应是课文的分析,而是学生是怎么学的,怎样教学生才有发展。因此,在“没有教师的课堂”里,真正的教师早已在教室后面在静听学生的分析中,思索该引导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手段、方式與方法……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而创新又在于大胆否定,敢于质疑。在没有教师的课堂里,学生学习思维驰骋自由,发展全面而迅速,虽然教师驾驭困难,甚至会窘迫,但课堂里随时都有创新的火花,教师也不无长进,不知孔子所言“教学相长”可有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