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没有教师的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是教学评价,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敢于冲破课本、教参的束缚,敢于打破阻碍学生发展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说目前我们大家最普遍使用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不放心的分析,或不断的问,或让学生你提一个问题,他提一个问题,然后逐一解决,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断层,即思维一会儿集中在听、析上,一会儿集中在解决问题上,无法将教师的思维转化为自己连续顺畅的思维,以至于造成给学生一篇文章,让他们自学,结果是学生会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该从哪儿做起?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久而久之,会形成教师的知识权威(而事实上,这种权威是不称其为权威的)和学生离开教师后的不胜任感。
  课堂上太多人为的方框,限定学生思维的发散,滋长学生投师所好,仅仅寻求标准答案的学习倾向,酿就了教师讲解潇洒自如,学生学练机械拘谨,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整堂课充斥了教师那“口若悬河”的讲和“风流倜傥”的演,课堂成了教师自我炫耀的舞台,学生只是教师的一种点缀、一把工具、一件装饰品!鲁迅先生有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借用一下:如此下去,真是“长此以往,课将不课,生将不生,师将不师,人将不人……”
  还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救救孩子!
  怎么办?
  ——把时间留出来,把空间让出来,给学生去使用,让孩子们去支配,让他们去自由发展,去自我完善。他们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能力,我相信!我也坚信!
  原因有二:
  1.语文大纲是环形大纲,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不论哪册,不论每册里的文章篇目如何选用,各种训练点如何安排,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即学生从接触语文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或者更直接的说:从咿呀学语到垂垂老矣!),都一直在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与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徘徊,回旋而上,这种重复性而又在重复中上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完全可能从教师的烦琐讲解中解放出来,尝试着自学。当然,这也决非否认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在学生学而不前时,再给予导思,给予搀扶,这样学生才会有真正的理解。
  2.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从学生认知结构来看,学习过程仍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构建新的结构,而获得构建的主要方式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同化过程是学生利用旧知直接溶解新知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学生可以自我完成的,由于它有消耗少的特点,所以人類的学习又有这种习惯倾向,即凡遇到新问题时,认知主体总是先试图应用同化的方式来应付,以达到构建的目的,在确实无法进行同化时,才利用顺应的方式进行构建。顺应则是指主体要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知识成分或结构形式,以与新的问题达成和谐相融状态,再用同化方式把新的知识纳入结构中,使原结构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与语文学科结构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新课文时,完全可以使其原有的“字、词、句、段、篇与听、说、读、写、背”构成的结构,去同化新的字、词、句、段、篇,从而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背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
  理论是如此,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自学的方式与结果也自然有异,这样就会有许多新思维、新创造,在学习无法同化之处,即需要顺应时,才是教师要导之处,要扶之时,因而教师的导与扶,必须先知道学生学困的“结”在何处,而这又只有学生在暴露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之后才能实施,所以必须先放手让孩子自学,然后以学定教。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重视的是课本,教师往往是把学生带进课文里,钻几个来回,抱回一大堆的知识点,把怎样教好一堂课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于是拼命追求怎样分析、提问才精彩,殊不知自认为精彩的内容学生早就知道,不打瞌睡才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不应是课文的分析,而是学生是怎么学的,怎样教学生才有发展。因此,在“没有教师的课堂”里,真正的教师早已在教室后面在静听学生的分析中,思索该引导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手段、方式與方法……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而创新又在于大胆否定,敢于质疑。在没有教师的课堂里,学生学习思维驰骋自由,发展全面而迅速,虽然教师驾驭困难,甚至会窘迫,但课堂里随时都有创新的火花,教师也不无长进,不知孔子所言“教学相长”可有此义?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逐渐与网络信息平台接洽并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不断向教育领域渗透,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由一种趋势变为教育主流。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在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推崇和实践,无疑翻转课堂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传统课堂在与翻转课堂的博弈中如何保留与发展,怎样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更加融洽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翻转课堂;传统
会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间的科技水平在不断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科技英语翻译是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的日益进步,较多的国家都设立了科
一、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再造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沃土。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保持创新持久的活力和活水,必须在人才培育上从源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创新主体的活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宽容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基础学科,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讲,如何营造高效的课堂,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实际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77-01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智体美劳的统筹发展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目标,体育课程也逐渐在高校课程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摆脱了传统固定班级的授课约束,开创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简单说,健美操具备了健身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综合特点,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创新应用实践,以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動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本人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创设情境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大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而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一改往常不足的学习方式有很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农村教师应当使用创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培养他们质疑权威的能力,大胆自我表达,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