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星遇上科幻……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瞧,火星遇上了神话
  火星(Mars)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很早以前,人类就对我们头顶的神秘星空充满兴趣,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人的长期观察总结,人们发现,天体运行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或规律。由此,托勒密(古希腊人)等人建立了“地心说”,认为日、月、行星都以圆轨道绕地球运动,最外一层是恒星天(所有的恒星都镶嵌在恒星天上)。“地心说”能初步解释从地球上看到的常规天象,但无法合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奇异天象。遗憾的是它被宗教利用成了“神创世界”的理论依据,禁锢人类的思想进步长达1300多年。
  直到16世纪,波兰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转动。“日心说”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一些难题,所以逐步为世人所接受。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基于“日心说”,从观测到理论几乎解决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所有问题。“日心说”最重要的意义是动摇了“神创论”的根基,而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的建立,则进一步埋葬了“神创论”。
  当科学正式站上人类文明舞台的中央,问题来了。如果世界不是神创的,那有没有地外生命、地外文明呢?这真是个令人“脑洞大开”又严肃的科学问题……
  当地球人遇上“火星居民”
  伽利略是第一个将望远镜望向浩瀚星空的人,他当时所看到的火星只是一个橘红色的小点。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们渐渐能分辨火星表面的明暗特征了。荷兰人惠更斯还测出火星自转周期约为24.6小时,并首次记录了火星南极冠。
  19世纪后期,意大利人乔瓦尼·斯加帕雷里根据自己的观测,并结合前人的观测数据,绘制了一份比较可信的火星地图。他和同期观测者几乎同时发现,火星表面似乎有一些从暗区(冬季时缩小、夏季时扩张)延伸出的“水道”细线。
  美国人珀西瓦尔·洛厄尔(Percival Lowell)是一个天文迷。他在远离城市灯光、具有沙漠干燥空气优点的亚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山上兴建了一座私人天文台。他废寝忘食地研究了15年,拍摄了数千张火星照片,并宣称斯加帕雷里等人看到的“水道”,其实是人工挖掘的“运河”,用来灌溉植物,因“水道”太细不可能看见,而前人看到的“细线”应是灌溉区长出的大片植物。洛厄尔还画出了详细的构想图,包括500条以上的运河,他在运河相交处勾出了“绿洲”,并畅想了那里的季节性变化,它们似乎反映了庄稼的荣枯。
  虽然“水道”是天文学前辈基于当时的远距离观测条件,加以想象而得。然而这一设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直接把地外生命、地外文明问题,从科学的角度真切地摆到了地球人的面前。可想而知,洛厄尔的结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若真的能在火星上建造如此巨大的灌溉网,则可说明,“火星居民”的历史更悠久、头脑更聪明。
  火星与科幻的结缘
  同一时期,伴随着珀西瓦尔·洛厄尔关于“火星居民”的科学性推断,英国小说家赫伯特·威尔斯于1898年出版了科幻小說《世界大战》。该小说讲述了为统治地球,状似章鱼、体大如熊的火星人乘着圆筒形飞行器来到了地球,而地球人却对此毫无防备。他们操纵着巨大的三脚金属怪物,成批地绞杀人类。
  在威尔斯的笔下,火星人没有生殖器官,以分裂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他们不饮、不食、不消化,靠捕获的地球人的血液而生存。火星人使用的武器能发射威力无比的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了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时化为废墟。而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火星人几乎无济于事。虽然人类奋起抵抗,但人类的武器难以同火星人的武器相匹敌,人类面临着死亡和毁灭……
  1938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广播剧,在美国的新泽西州电台演播。由于小说的描写太为逼真,当时又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许多听众以为真有火星人入侵,纷纷收拾行李到乡下避难。据统计,当时有超过百万人离家出逃。这场大恐慌,使得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动警力。此事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一大离奇笑话。1953年,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空前成功。2005年,好莱坞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又以此为蓝本,推出了轰动全球的电影《世界大战》。
  由此可见,当火星遇上科幻,火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星了,它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世界—天堂,抑或地狱?地球人那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顿时荡然无存。这些精妙的科学畅想,确实震撼了人类的心灵,也着实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探索火星,探索未知世界。
  火星成科幻“宠星”
  纵观科幻的发展历程,天文元素一直是其关注的核心题材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天文观测技术水平还不高,但科学研究结果暗示着不排除存在地外生命、地外文明的可能性。火星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人们首选的幻想目标。
  科幻工作者因这些观测发现及暗示,而有了轰动性的创作素材和尽情想象的空间,所以火星人也闪亮登场了。一时间,由此产生的火星题材作品可谓数不胜数。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动漫、游戏,火星承载着人类关于“异域”最美好、最恐怖的想象,其情节更是充满爱恨情仇,甚至刀光剑影。
  火星在世界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科幻电影中耀眼的明星。关于火星的科幻电影,从科学内核上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天文学家还没有排除火星上存在智慧生命的阶段。这时,科幻作家就常常幻想地球人去近邻的火星串门,主动“拜访”火星人。比如还是默片时代的1918年上映的《火星之旅》、1924年苏联出品的《火星女王艾莉塔》以及1960年的《愤怒的红色星球》、1964年的《鲁宾逊太空历险》等。也有非常多的科幻作品讲述科技发达的火星人对地球人怀有恶意、准备侵占地球的故事。如1990年的《全面回忆》、1996年的《火星人玩转地球》等。
  第二个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基天文观测水平显著提高,人类发射了探测器近距离观测太阳系内的天体,甚至有探测器着陆火星。但结果令地球人很失望,目前这些探测并未发现火星人及低等生物。据探测的证据,科学家们推测火星曾经有汪洋大海,曾繁衍过生命,甚至有观点认为火星是地球生命的“亲妈”,而地球是“后妈”。因此,人类前往火星“寻亲”、探索是再自然不过了,所以在科幻作品中,人们依然可以大胆地幻想火星。如2000年的《火星任务》和《红色星球》、2013年的《在火星上最后的日子》、2015年的《火星救援》等。
  未来,火星科幻的走向
  根据天文学研究,我们的太阳正处于“壮年”时期,再过50多亿年才会膨胀死亡。到那时,地球会变成高温的炼狱,甚至爆炸、碎裂、瓦解。到那时,如果地球人还存在,必然会遭遇灭绝的宿命。在地球末日真正来临前,人类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另外,科学家又说了,根据目前地球环境恶化的速度,以及人类各种大规模冲突(包括核战争)的可能性,地球在未来很可能不再宜居,而火星将是地球人向外大规模移民的第一站或第二站。所以在这之前,人类肯定会在火星上建立基地,甚至改造火星,逐渐把火星变成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现在,民间已有“火星一号”这类计划,有些国家也准备派人登陆火星,有的正紧锣密鼓地实施着。
  因此,未来火星探索以及把火星“地球化”这类科幻题材会非常引人注目。不是吗?目前关于火星探索的另外一部科幻大片《生命》正在筹拍中。
其他文献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布莱恩·威斯登正在进行一个令人羡慕的研究项目,他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森林中蹚过齐膝的浅溪,观察鱼宝宝们在清澈的溪水中快速游动。他仔细地记录着这些鱼宝宝的数量和成长状态,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它们被捕食的风险。就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威斯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很多鱼群中,鱼宝宝的数量不但没有因被捕食而减少,反而却在不断增加。威斯登还注意到,这些鱼群中有些鱼宝宝的个头明显偏小,这说明它
在这个时代,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大脑是记忆的存储介质,在大量的科幻乃至魔幻艺术作品中,都有直接从大脑中读取记忆的桥段。可惜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记忆存储之谜一筹莫展,更遑论直接在大脑中读取记忆了。不过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或许标志着人类在这条征途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指出,“读取”大脑切片可以准确判断大鼠生前接受的行为训练。这项工作有
伴着阵阵“轰隆轰隆”的巨响声,地动山摇,构成山体的冰块与岩石大面积滚落,那是阿胡那火山在爆发喷射。这个庞然的山峰高约4千米,底部直径约为30千米,体积相当于半座珠穆朗玛峰。奇妙的是,阿胡那火山喷射的不是热浪滚滚、灼人赤红的岩浆,而是白色的、冷气逼人的冰岩浆。这种含水、氨、冰、甲烷和氯化物的混合物,被强大的能量推向高空,形成数百米乃至数万米的白色喷流。瀑布似的落到地表时,冰岩浆呈液态四下流淌,当遇到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但是有个小镇就没有八卦,而且聊八卦还可能会犯法。这个地方就是菲律宾一个叫比纳洛南的小镇。   这座小城干净整洁,可能是因为小镇生活节奏太安逸,小城的百姓们茶余饭后最喜欢坐在一起聊八卦。   “哎,听梅吉说卡帕儿和他媳妇好像准备离婚了!据说是他媳妇和她的老板关系暧昧,两人准备定居新西兰!”   “我那天听说米尔和几个合伙人搞的那个公司破产了,据说现在欠了一屁股债呢。赶紧
大多数人可能很难意识到一部电影里竟然存在那么多的声音。在雾气和硝烟弥漫的战争片里,女孩奔跑时沉重的喘息声,士兵穿过浓雾时的沙沙声,路边火苗往上蹿的呼呼声,马蹄声紧接着并不整齐的脚步声,滚烫的子弹从湿漉漉的雾气中划过发出“哧”的一声,子弹接二连三地落下溅起泥土的声音……无论你是否留意,这些经由录音师细致设计的声音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重构你的情感体验,完成更深刻的意义再造。混响师曾在一段几分钟的打斗画面
午夜12点,一个年轻女子骑着一辆破旧的单车缓缓地穿过一条小巷,巷子里空无一人,寂静得可怕,只听见自行车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小巷的两旁是两栋古老的建筑,斑驳的青砖上透出丝丝的寒气。忽然,年轻女子感觉脖子后面阵阵冷风吹来,她脸色一变,猛地转过头去一看,什么也没有,只看到远处的小树在昏黄的路灯下战栗。  年轻女子加快了速度,不料,挂在单车把手上装书的塑料袋掉了下来。她连忙停好车,弯下腰来捡书。就在那
5月4日,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在曼谷大皇宫戴上了重达7.5公斤的王冠,正式加冕成为拉玛十世,泰国进入了新时代。  1932年之后,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不再掌握实权,但拉玛十世的父亲拉玛九世普密蓬(1946-2016年在位)通过一系列纵横捭阖的政治操作,让王权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峰。拉玛十世能否延续父亲的辉煌、继续担当泰国政治仲裁者的角色,是人们对他最大的期待和疑问。  玛哈·哇集拉隆功
在股票市场,牛市(bull market)是上涨的行情,熊市(bear market)是下跌的行情。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盛行一种叫作“斗牛”或“斗熊”的运动,人们把牛或熊拴在一个木桩上,观看它们与群狗搏斗,以此取乐。牛在攻击对手时往往都是往前冲,用角抵住對方,把对手抛高。而熊则相反,熊掌向下,或俯下身子去攻击对手。这两种动物攻击对手的方式,与股票走势类似,因此人们把行情持续上
现年31岁的强尼·奥德,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一个小镇普通家庭。他出生后第二天晚上,一直游手好闲的父亲离家出走。留下了奥德和母亲,以及大他5岁的姐姐。  但坚强的妈妈和懂事的姐姐,让这个单亲家庭充满快乐。“我们家里没有多少钱,但是有很多很多的爱。”从小喜欢看书、写日记的奥德,在他7岁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从小就乐观幽默,并把生活中那些原本寒酸、丟人的事儿写得让人忍俊不禁,是奥德非凡的本领。1
“Hello Kitty”是深受女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形象。美国12岁女孩劳伦·罗哈斯将她对“Hello Kitty”的喜爱发挥到了极致,用自制的简单气象气球将一个“Hello Kitty”玩具送上了近太空。  据报道,劳伦·罗哈斯自制了简单的气象气球,气球下端连接着搭载“Hello Kitty”玩具的“載猫火箭”。气球带着“Hello Kitty”玩具上升到了28.5公里高的平流层,并由设置在火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