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贫穷面前,思念是卑微的。三十年前,吃不饱饭的孩子在春节啃的那根鸡腿,也许可以带给他很多的力量,去抵抗平日里思念父母的悲伤。然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当可口可乐和巧克力已经进入村里的小卖部,村里的孩子终于穿上父母在城里买来的品牌服装,老人用上了家电下乡的各种电器,甚至有农民住上城里人羡慕的二层小楼,这时,人们忽然发现,什么都不缺了,只缺那个温暖的怀抱。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总要开始追求更高的心理需求,比如关系的需求、归属感、情感和爱的需求。当鸡腿不再稀有,思念的火苗在人们的心里熊熊燃烧起来。
我社近年来做了大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每当去问那些孩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从来不是物质上的,不是变形金刚不是手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给出一个让人泪奔的回答:希望能见到爸爸妈妈。
农村正在变成老人和孩子的农村,新一代农民工踏着父辈的脚步继续向城市涌去,相比自己打工之后年老返乡的父辈,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他们开始在城里买房,试着融进城市的生活。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每份工作平均9个月的周期,流动的日子让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他们的孩子更是很难在他们打工所在的城市上学。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1.2亿,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高达5000万。流动人口群体主要是由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所组成,约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
2007年出版的国内第一部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实证调查的报告《不一样的童年》指出: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家庭孩子的生活状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迫于城市生活费用,将孩子们留在农村,由祖父母监管,或寄宿在其他亲戚家,也有的是未成年的子女彼此照顾,抱团取暖,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或“空巢儿童”;另一种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跟在父母身边在城市里不停地辗转流动,我们称之为“流动儿童”。这两种家庭模式下的儿童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他们成为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
当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新闻一再刺痛我们的心,当流动儿童因为无法融入学校的社交生活而抑郁消沉,当无数留守流动的孩子因为缺乏管束而辍学,像杂草一样在正常的成长之外迷茫而蒙昧地消耗着生命,全社会做出了各种努力去帮助他们。因为那些离开父母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缺失是中国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伤痛,我们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我们应该肩负的责任。
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城镇人口总比重上升了9.86%。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经历了一个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市民的过程,而中国则走出了一条农民进城务工转化为新市民的路子。
今年7月下旬,由山东省妇联主办,我社承办的“让爱留守”儿童夏令营,那些留守孩子在“写给爸爸妈妈的真心话”上都写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
“爸爸妈妈,您知道吗,我是多么的期望您可以留在我的身边,每当我看见同学们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我是多么渴望我也能与同学们一样依偎在您的怀抱里。每当夜晚我睡在床上时,天花板上仿佛全是您的笑脸。在做梦时,都会出现您的身影。
我看到同学的父母在下雨时来接他们时,我心里的滋味你们永远也不会懂。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便会想起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出去打工已有九年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与我团聚呢?每当这时,我就会起床找出妈妈给我织的毛衣,用脸亲亲它。看见这些毛衣,就想起妈妈给我一针一针织毛衣的情景。妈妈,有一件织得大的毛衣,到现在我还穿着呢。您还记得是什么颜色的吗?我就靠这几件旧毛衣,寄托我的对您的思念。
开家长会时,大家都有爸爸妈妈来参加。只有我,是爷爷陪着。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此时此刻的我是多么需要你们呀!”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总要开始追求更高的心理需求,比如关系的需求、归属感、情感和爱的需求。当鸡腿不再稀有,思念的火苗在人们的心里熊熊燃烧起来。
我社近年来做了大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每当去问那些孩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从来不是物质上的,不是变形金刚不是手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给出一个让人泪奔的回答:希望能见到爸爸妈妈。
农村正在变成老人和孩子的农村,新一代农民工踏着父辈的脚步继续向城市涌去,相比自己打工之后年老返乡的父辈,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他们开始在城里买房,试着融进城市的生活。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每份工作平均9个月的周期,流动的日子让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他们的孩子更是很难在他们打工所在的城市上学。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1.2亿,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高达5000万。流动人口群体主要是由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所组成,约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
2007年出版的国内第一部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实证调查的报告《不一样的童年》指出: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家庭孩子的生活状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迫于城市生活费用,将孩子们留在农村,由祖父母监管,或寄宿在其他亲戚家,也有的是未成年的子女彼此照顾,抱团取暖,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或“空巢儿童”;另一种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跟在父母身边在城市里不停地辗转流动,我们称之为“流动儿童”。这两种家庭模式下的儿童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他们成为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
当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新闻一再刺痛我们的心,当流动儿童因为无法融入学校的社交生活而抑郁消沉,当无数留守流动的孩子因为缺乏管束而辍学,像杂草一样在正常的成长之外迷茫而蒙昧地消耗着生命,全社会做出了各种努力去帮助他们。因为那些离开父母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缺失是中国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伤痛,我们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我们应该肩负的责任。
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城镇人口总比重上升了9.86%。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经历了一个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市民的过程,而中国则走出了一条农民进城务工转化为新市民的路子。
今年7月下旬,由山东省妇联主办,我社承办的“让爱留守”儿童夏令营,那些留守孩子在“写给爸爸妈妈的真心话”上都写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
“爸爸妈妈,您知道吗,我是多么的期望您可以留在我的身边,每当我看见同学们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我是多么渴望我也能与同学们一样依偎在您的怀抱里。每当夜晚我睡在床上时,天花板上仿佛全是您的笑脸。在做梦时,都会出现您的身影。
我看到同学的父母在下雨时来接他们时,我心里的滋味你们永远也不会懂。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便会想起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出去打工已有九年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与我团聚呢?每当这时,我就会起床找出妈妈给我织的毛衣,用脸亲亲它。看见这些毛衣,就想起妈妈给我一针一针织毛衣的情景。妈妈,有一件织得大的毛衣,到现在我还穿着呢。您还记得是什么颜色的吗?我就靠这几件旧毛衣,寄托我的对您的思念。
开家长会时,大家都有爸爸妈妈来参加。只有我,是爷爷陪着。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此时此刻的我是多么需要你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