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补白”,让教学大放光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教学可以像绘画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让学生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本文主要从时间、表达、内容、课堂、细节等五个方面谈谈“补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补白” 运用
  绘画、音乐、书法、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都讲究“留白”。如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读者,更相信读者,所以特意设下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去“补白”,和自己共同完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创造。
  与此相似的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教学可以像绘画艺术形式一样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让学生主动探究,张开思想的翅膀,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进行“补白”,从而激活他们创新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际,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在时间上补白,展现思维过程
  在当前语文新课堂改革教学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即追求课堂整整45分钟的活跃热闹,如果学生不踊跃发言,不激烈争论,没有热热闹闹的气氛,就没有真正地体现出学习的参与性。这其实是对参与学习的一种形式化倾向。因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探究思维的静态表现,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参与,“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正是借此进行“补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为什么让学生在这样的时间“补白”呢?因为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学生才可能精心进行充分的思考,思考就是想,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有时可能深思,但都会逐步引发为较周到、深刻的思维活动。除此之外,将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增强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加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等。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则提问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空,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
  二、在表达上补白,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富有情感的方式教,学生应该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学。关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其中,教师固然应以情感方式教学,但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能领先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应让学生“补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吕叔湘说过:学生自己读,感动的流泪;老师一分析,眼泪全没了。因此,一首诗,一篇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朗读完成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教师切莫急于讲解,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学生身上。须知此时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例如在讲授泰戈尔的《金色花》之前,让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拉近了学生与读本的距离,接着在评析过程中,学生都能以切身情感领悟到孩子对母亲的调皮、任性、亲呢,以及母爱的宽厚、温馨、细腻。
  三、在内容上补白,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语文,尤其是文学,特别具有形象性、表意性和灵活性,它本身就给读者、教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循循善诱,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表现的地方“补白”,引导学生想象情节上的走向、人物的命运,艺术形象中鲜明而模糊、富有张力的意蕴,进行续写、补写。如根据《皇帝的新装》结尾:皇帝有点儿发抖……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进行续写。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有的写道:皇帝回宫后龙颜大怒,命令士兵捉拿骗子,但他们已逃之夭夭,于是派亲信大臣到处贴布告,赏黄金,寻找裁缝,不久又遇到一个骗子……有的写皇帝从这次教训中恍然大悟,终于改过自新,埋头于朝政大事,国家逐渐繁荣昌盛……实验证明,学生十分乐意给原文加上想象的“尾巴”,他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延伸出的“尾巴”五花八门、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营造了乐学的氛围。
  四、在课堂上补白,反思当堂所学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这样的现状:教师唯恐课堂容量不大,生怕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太小,把整堂课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位教师在讲授《春酒》中,感悟理解、美文品析、知人论世等环节使课堂急徐相间,跌宕起伏,在座观课教师有如沐春雨之感。下课前两分钟,教师突兀地塞进了一个课外延伸的学习。很快,这个环节被下课铃声打断了。它不仅让学生的情绪受到阻断,而且使观课老师有画蛇添足之感,如果一幅画中的景物纷至沓来、拥挤不堪,能算得上好的作品吗?如果“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后一句被改为“只在此山中,岭后石头上。”,岂不成了村夫俗语?
  语文教学任务完成后应留些空间,即留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看书,反思回味,向老师质疑提问。通过教师所留之“白”,激发学生“补”的求知欲,反而这时所涉及的问题恰巧是老师备课过程中忽略的“盲区”。这样留“补白”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消化了课堂所得,而且考验了语文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是否仅仅在备课而淡化了备学生。
  五、在细节处补白,激活学生思维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创造性,教育的本质是引导,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之中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尊重这种独特性,留出一份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我经验和课文内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我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无意中把“消逝”二字写成“消失”。正当我继续讲课时,一位学生指出了我的错误。一霎间,我很尴尬,但随即我巧妙地问道: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互换,它们有区别吗?请同学们讨论。学生思考后顿悟,“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有消失的含义,如岁月消逝。除此之外,“消失”是表示某种事物短期或者长期的不见了,但是还有出现的可能;“消逝”中“逝”还有死亡的意味,是指长期的消失,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其中饱含着作者的痛心之情。一字之差,感情的基调迥然不同。
  此处是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环节,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的失误却给课堂留下了意味无穷的空间,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因而,在课文容易忽略的细节处,教师要善于大胆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行艺术的“补白”和再创造,从而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和升华文本。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补白”。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文化的优势,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补白”艺术的课堂中得到真正提高。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艺术源于文化。本文分析了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书画艺术家的人格及文化素养对其艺术的自然影响,阐述了文化与社会的联系。 Art comes from culture. This paper ana
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格局日益稳定,国际贸易成为拉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以及所产生的汇率风险是影响国际贸易稳定的重要问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记叙文是最常用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在写作练习和各类考试中经常运用的文体,但就是这一经常被运用的文体学生在具体运用中常出现一些问题,致使写作不尽如人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巧妙的用“曲”意识,具体来讲就是对文章的结构意识不强,没有足够的表现技巧,致使文章平铺直叙,被人们讥讽为“流水账”。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写作更应如此,好的结构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达到让读者欲罢不能的效果。  一  旦凡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口腔卫生管理在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60例,均为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3月诊治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方法 分为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