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布置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可以扩展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如何做好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以及实践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 作业设计 现状 原则 措施
一、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作业来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养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法;家长通过作业来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教学实践,教师都相对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而忽视作业的有效设计,传统机械的英语作业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有限的英语作业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使其乐思、乐做,成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
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就是英语单词的抄写或者语法题目的练习。这样的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初中英语作业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初中英语作业层次性不足
过去的初中英语作业,都是利用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或者配套练习册作为作业。受课时的影响,教师不能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英语作业,使得全班学生做一样的作业。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一样的作业可能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英语太简单,没有学习的欲望,也会使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觉得英语太难,产生抵触情绪。作业的层次性不足,会使学生无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提高。
(二)初中英语作业形式单一
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习惯了传统的作业形式。大多数教师都会设计书面作业给学生,使得许多学生认为作业就只有书面作业一种,不愿意完成作业。书面作业是枯燥的、死板的,固定的作业形式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英语作业设计趣味性不足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习需求,但不少教师完全以中考为中心,几乎只重视词、词组、句子和语法的积累,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交流作用,这也就削弱了学生从作业中获取创造力的兴趣。
(四)英语作业设计中的互动不足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是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只是为了作业而作业,不管作业质量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成了做作业的目的。长此以往,不仅磨灭了学生的兴趣,还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初中英语作业的内容不科学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重视英语作业的设计工作,只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抄写单词或者课文。教师认为留了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花时间看英语,就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在做这些作业的时候,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也没有任何的情感投入。长期下去,学生只会成为完成作业的机器,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英语作业内容源自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
初中英语作业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课本知识点,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多阅读英语类的报纸、杂志,看英语电影、电视,听英语广播、名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多方位了解英语知识,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享受。
(二)英语作业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英语作业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英语作业设计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作业材料的设置应尽量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措施分析
(一)在作业的数量方面,要做到少而精
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出拥有真材实学的学生,学生学习英语自然是期望其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而以往繁重的课业任务则成了绊脚石。因此,以量大作为作业前提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比如可以自行创造一些有趣味的题目,或者选择优质题目,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二)在作业的形式方面,要做到多样化
如果英语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且长期保持不变,会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做作业的兴趣。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掌握绝对不仅仅在于写几遍英语单词或者抄课文,更多的是在于应用。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多角度地进行作业的设计。比如让学生自己做录音磁带、编写对话等等,也可以将这两者结合,编写故事对话并自行组合进行录音;另外,动手制作卡片和板报,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也很有帮助。
(三)提高英语作业的针对性
英语作业的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关系到英语作业的价值高低。每一部分作业都应当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英语能力提升有必然的关系,能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掌握英语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是针对性作业的使命。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英语学习弱点进行把握,将语法能力不足的学生分为一组,词汇能力不足的学生分成一组,设计针对性强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
(四)丰富英语作业的形式
英语作业形式丰富,有利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开发英语作业形式,将实践作业、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等结合起来。比如在布置阅读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一个英语故事,在下节课与大家复述分享;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同一个故事,在下节课进行故事记忆比赛,将作业与游戏结合起来。
(五)完善作业评价标准
一般而言,作业是体现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不仅能够检查教学的质量,还能够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能,利用作业这一形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师生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作业的批改及检查,是英语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把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评价作业也逐渐成为学校反馈学生信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学生自我调整与自我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作业评价及批改的方式过于单一,仅仅用对或错这种简单的形式判断学生解答作业的结果,对于学生解答过程的思想和方法都没有明确和良好的把握,很容易造成学生积极性被打击,学习热情无法调动等问题。因此,应当在作业批改中添加各种符号元素或者直接给出评语,指导学生改正自身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作业批改和评价的途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适度的点拨,这种方式远比传统批改作业的方法有意义得多。
(六)优秀作文展示与范文赏析
每次英语写作后都评选出最佳作文,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以及通过努力即将达到的目标。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功的欲望和荣誉能使学生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作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优秀范文的赏析是必不可少的。范文的很多措辞和写作手法是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的,优秀范文赏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写作方向。
五、结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内容相当丰富。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光靠课堂中的学习是明显不够的。利用科学合理的英语作业,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有利于学生通过课下学习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坚持创新教学理念,将作业与生活实际、趣味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初中英语作业实效性设计实践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苏萌.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姚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4.
[4]薛炜.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探讨[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02):122.
【关键词】初中英语 作业设计 现状 原则 措施
一、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作业来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养成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指导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方法;家长通过作业来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但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教学实践,教师都相对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而忽视作业的有效设计,传统机械的英语作业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有限的英语作业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使其乐思、乐做,成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
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就是英语单词的抄写或者语法题目的练习。这样的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初中英语作业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初中英语作业层次性不足
过去的初中英语作业,都是利用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或者配套练习册作为作业。受课时的影响,教师不能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英语作业,使得全班学生做一样的作业。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一样的作业可能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英语太简单,没有学习的欲望,也会使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觉得英语太难,产生抵触情绪。作业的层次性不足,会使学生无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提高。
(二)初中英语作业形式单一
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习惯了传统的作业形式。大多数教师都会设计书面作业给学生,使得许多学生认为作业就只有书面作业一种,不愿意完成作业。书面作业是枯燥的、死板的,固定的作业形式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英语作业设计趣味性不足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习需求,但不少教师完全以中考为中心,几乎只重视词、词组、句子和语法的积累,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交流作用,这也就削弱了学生从作业中获取创造力的兴趣。
(四)英语作业设计中的互动不足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是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只是为了作业而作业,不管作业质量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成了做作业的目的。长此以往,不仅磨灭了学生的兴趣,还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初中英语作业的内容不科学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重视英语作业的设计工作,只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抄写单词或者课文。教师认为留了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花时间看英语,就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在做这些作业的时候,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也没有任何的情感投入。长期下去,学生只会成为完成作业的机器,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英语作业内容源自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
初中英语作业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课本知识点,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多阅读英语类的报纸、杂志,看英语电影、电视,听英语广播、名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多方位了解英语知识,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享受。
(二)英语作业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英语作业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英语作业设计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作业材料的设置应尽量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措施分析
(一)在作业的数量方面,要做到少而精
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出拥有真材实学的学生,学生学习英语自然是期望其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而以往繁重的课业任务则成了绊脚石。因此,以量大作为作业前提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比如可以自行创造一些有趣味的题目,或者选择优质题目,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二)在作业的形式方面,要做到多样化
如果英语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且长期保持不变,会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做作业的兴趣。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掌握绝对不仅仅在于写几遍英语单词或者抄课文,更多的是在于应用。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多角度地进行作业的设计。比如让学生自己做录音磁带、编写对话等等,也可以将这两者结合,编写故事对话并自行组合进行录音;另外,动手制作卡片和板报,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也很有帮助。
(三)提高英语作业的针对性
英语作业的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关系到英语作业的价值高低。每一部分作业都应当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英语能力提升有必然的关系,能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掌握英语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是针对性作业的使命。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英语学习弱点进行把握,将语法能力不足的学生分为一组,词汇能力不足的学生分成一组,设计针对性强的作业,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
(四)丰富英语作业的形式
英语作业形式丰富,有利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开发英语作业形式,将实践作业、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等结合起来。比如在布置阅读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一个英语故事,在下节课与大家复述分享;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同一个故事,在下节课进行故事记忆比赛,将作业与游戏结合起来。
(五)完善作业评价标准
一般而言,作业是体现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不仅能够检查教学的质量,还能够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能,利用作业这一形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师生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作业的批改及检查,是英语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把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评价作业也逐渐成为学校反馈学生信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学生自我调整与自我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作业评价及批改的方式过于单一,仅仅用对或错这种简单的形式判断学生解答作业的结果,对于学生解答过程的思想和方法都没有明确和良好的把握,很容易造成学生积极性被打击,学习热情无法调动等问题。因此,应当在作业批改中添加各种符号元素或者直接给出评语,指导学生改正自身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作业批改和评价的途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适度的点拨,这种方式远比传统批改作业的方法有意义得多。
(六)优秀作文展示与范文赏析
每次英语写作后都评选出最佳作文,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以及通过努力即将达到的目标。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功的欲望和荣誉能使学生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学生的作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优秀范文的赏析是必不可少的。范文的很多措辞和写作手法是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的,优秀范文赏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和写作方向。
五、结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内容相当丰富。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光靠课堂中的学习是明显不够的。利用科学合理的英语作业,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有利于学生通过课下学习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坚持创新教学理念,将作业与生活实际、趣味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初中英语作业实效性设计实践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苏萌.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姚娟.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4.
[4]薛炜.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探讨[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