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结合形成性评价手段的实施标准和方式,全面讨论如何通过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价认知能力提升,将形成性评价切实有效地以动态评价的形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才能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而形成性评价内容的广泛和评价标准的灵活性,也能更全面反映出除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不易被量化的品质,如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反思和认知能力等。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形成性评价;有效性;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219-03
21世纪,多媒体网络教学凭借其广泛而强大的互联功能和先进生动的传播方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和较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带给外语教学的巨大变革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从整体上动摇了传统的教育制度。多媒体网络教学将语言的现实应用以虚拟课堂的形式引入外语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真实,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此同时,与新兴科技和教学模式相辅相成的形成性评价再次成为众学者关注的焦点:如何将形成性评价切实有效地以动态过程的形式贯穿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始终;如何通过形成性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价认知能力;如何使用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着重探讨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手段,有效地贯穿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全过程,并探求其如何通过改进教学和学习过程,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学习结果。
一、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的特点
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主要是以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而存在的,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学生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同时,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学习内容以视频和音频等数字化形式展现给学生,使课程学习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给学生提供多感官的信息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参与网络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也让教学双方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实现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网络平台也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互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自评和互评。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形成性评价最早由M.Scriven(1967)提出,是指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握到的中间成果来修正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指导或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的评价活动。CowieandBell(1999)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获取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过程”。Black,P.和William,D.(1998)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们必须在他们自己的评价中积极主动,并且按照他们对怎样才是学得更好的理解去构想他们自己的学习”。
综合以上观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形成性评价关注的并非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而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据此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形成性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因此,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强弱点以及空白点,促使教师全面、细致、深入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从而有益于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形成性评价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时代的应用
教学评价关注教学实践活动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同时主体性的觉醒与张扬也深入影响到教学评估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形成性评价对网络教学的影响。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其实质就是教学与评估的辩证关系。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手段和评估手段,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紧密配合,互为评价的主客体,集積极主动的学习者与评估者于一身。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并力求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因此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实现自我完善提高的过程。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性和评价内容的广泛性,也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它除了评价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方面以外,还可以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
四、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取决于其“有效性”的实现。Mondy、Sharplin、Homles和Flippo(1986)认为“有效性”是过程达到所要结果的程度。概括来说,有效性反映的是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因此,不难推论出,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应该是针对效果、效率和效益制定的评价机制,评价的范围应该涵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这三维目标。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仅仅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的更高目标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方法、发展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因此,对三维目标的正确理解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渗透。
(一)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指导原则
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其包含的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可用于测评的主观和客观依据更多,学习交流的渠道更开放。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会将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情况详细记录形成每个学生专有的学习档案袋,也可以同时将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比较,学生阶段性的成绩和全程性的成绩一目了然,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反馈和指导,也有利于生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和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此平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应该遵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全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指导下的每一次的评价都应该做到真实、准确、有效、易于操作,同时还应注重评价的反馈性、导向性、和激励性,从而真正发挥形成性评价体系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根本目的。 (二)形成性评价观测点的目标设定
1.基础目标测评有据
评价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的浓缩,测评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体现,所以评价目标以及测评内容的设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应该是依据教学目标分层设标,依标测评,即依据教学标准,测评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依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任务的分层设计,通过达标测评进行反馈矫正。评价目标能统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故此,应让学生了解要评价的项目、形式、内容方向和难易程度,给他们指明学习、复习、调整和改进的方向,从而强化学生由未知到知,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自我转化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
2.发展目标引导有法
除了达成教学设定的基本目标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挑战。对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大部分学生来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的方式达标,亦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加以引导,通过达标测评,自评和互评进行激励评价。因此,形成性评价体系较高观测点需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程度。
3.高层目标探究有方
高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交流学习的感悟,总结学习的体会。形成性评价最大优势就是关注到了学生不易被量化的品质,因此,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性,对于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对于各种评价结果所做出的反应和反思也是形成性评价必不可缺的观测点。
(三)形成性评价的内容需具体化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的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研究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属性的研究,是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适用价值的判断,即该评价体系是否对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结果与师生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的高低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并对教学与学习活动给出客观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也就是说评价的内容应该遵循教与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预先设定的教学或学习目标,并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动态的和教师的教学设计。这里我们细化为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和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1.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线上和线下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料,二是根据信息资料反映的教学状况做出及时反馈。评价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便捷性,通过测验、问卷调查、网络在线学习监控、自评和他评的方法收集相应信息,从而明确教学目标设定的具体性,教学任务设计的梯度性,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态度的积极性和教学反馈的准确性。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能够给教师提供较全面的教学评价参考,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线上和线下学习效果的信息资料,二是根据信息资料反映的学习状况做出及时调整。评价内容主要三个方面: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的贡献。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开放性,通过测验、问卷调查、网络在线学习监控、交流平台、自评和他评的方法收集相应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遗留的问题,厘清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洞察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缺陷,以便于教师依据具体情况做出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做出及时调整。教师的反馈应具体而明确,指明优点和问题的同时,给予鼓励和解决性建议,并再度跟进。反馈具体有三种类型,即校正性反馈、鼓励性反馈、帮助性反馈。
(四)形成性评价的标准需合理化兼具个性化
在实践活动中,任何评价总是要以一定的尺度为依据的,即以一定的价值评价标准来约束。评价标准是依据价值主体的需求得出的,其本质是用以衡量教学满足教学主体需要的程度。不同价值主体对教学的需求不同,这些需求有时是有一定矛盾的,要求评价标准的制定主體对不同需求进行协调,使最合理、最重要的需求能在标准中充分体现。评价标准宜宽不宜窄,不应只有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而应给师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关注师生的参与度和创新度。
同时,应注意到,评价的主客体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如人格、学识、经历、素养、风格、交往类型和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性评价不能泯灭和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而应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个体差异,确立个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评价中不可制订整齐划一的细则,而应提出粗线条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描述应该是层次分明的、动态开放的,易于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使教师更愉快地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形成性评价过程需动态化
1.注重过程性评价,侧重师生能力的历时发展过程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过程评价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学习行为中,师生同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也同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客体。过程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或教师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过程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它从历时的维度出发,容许个体能力特长、能力发展的阶段性、能力发展的速度、能力发展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
2.强调评价的互动性
互动性体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自我与现实之间开展评价对话。评价成为师生对话、沟通、互动的桥梁,它不仅为教师们创造了相互学习、不断优化的教学机会,也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了氛围,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鼓励、相互启示的教学伦理。教师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安排基于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在关注既定教学目标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的拓展性,为求知者提供足够多的亲身亲身体验、激发各类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科素养,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性化专长。 要在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上实现有效的形成性评价,除了要明确评价的指导原则、确立观测点外,还要坚持评价内容的具体化,多方面多角度多主体的搜集评价资料并给出具体明确的描述性反馈;坚持评价标准合理化且兼具个性化,评价指标之间等级分明,描述准确,给层次化教学和学习效果提供可参考标准;坚持评价过程动态化,更注重个体的发展过程,而非横向的个体间比较。同时,有效的形成性评价还要努力实现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积极导向是指形成性评价要为真正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为学生的自我认知指明道路。反馈调节是指要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师生,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并对其自身教学管理和学习能力发展有全面的解析和认识。展示激励是指将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自我能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大家友善的交流和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情志,使评价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参考文献:
[1]Bell,B. and Cowie,B.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ve Ass-
ess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 Education, 2001, 85(5):536.
[2]Black,P. and William,D.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
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 1998,80(2):139.
[3]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66-68.
[4]罗启.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5]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孙万银.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蘭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7]张天荣.高校网络课程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8]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9]郑家成.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10]范蔚,叶波.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133-136.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形成性评价;有效性;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219-03
21世纪,多媒体网络教学凭借其广泛而强大的互联功能和先进生动的传播方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和较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带给外语教学的巨大变革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从整体上动摇了传统的教育制度。多媒体网络教学将语言的现实应用以虚拟课堂的形式引入外语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真实,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此同时,与新兴科技和教学模式相辅相成的形成性评价再次成为众学者关注的焦点:如何将形成性评价切实有效地以动态过程的形式贯穿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始终;如何通过形成性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价认知能力;如何使用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着重探讨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手段,有效地贯穿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全过程,并探求其如何通过改进教学和学习过程,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学习结果。
一、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的特点
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主要是以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而存在的,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学生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同时,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学习内容以视频和音频等数字化形式展现给学生,使课程学习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给学生提供多感官的信息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参与网络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也让教学双方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实现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网络平台也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互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自评和互评。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形成性评价最早由M.Scriven(1967)提出,是指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握到的中间成果来修正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指导或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的评价活动。CowieandBell(1999)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获取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过程”。Black,P.和William,D.(1998)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们必须在他们自己的评价中积极主动,并且按照他们对怎样才是学得更好的理解去构想他们自己的学习”。
综合以上观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形成性评价关注的并非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而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据此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形成性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因此,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一方面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强弱点以及空白点,促使教师全面、细致、深入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从而有益于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三、形成性评价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时代的应用
教学评价关注教学实践活动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同时主体性的觉醒与张扬也深入影响到教学评估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形成性评价对网络教学的影响。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其实质就是教学与评估的辩证关系。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手段和评估手段,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紧密配合,互为评价的主客体,集積极主动的学习者与评估者于一身。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并力求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因此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实现自我完善提高的过程。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性和评价内容的广泛性,也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它除了评价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方面以外,还可以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
四、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取决于其“有效性”的实现。Mondy、Sharplin、Homles和Flippo(1986)认为“有效性”是过程达到所要结果的程度。概括来说,有效性反映的是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因此,不难推论出,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应该是针对效果、效率和效益制定的评价机制,评价的范围应该涵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这三维目标。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仅仅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的更高目标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方法、发展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因此,对三维目标的正确理解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渗透。
(一)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指导原则
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其包含的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可用于测评的主观和客观依据更多,学习交流的渠道更开放。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会将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情况详细记录形成每个学生专有的学习档案袋,也可以同时将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比较,学生阶段性的成绩和全程性的成绩一目了然,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反馈和指导,也有利于生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和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此平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应该遵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全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指导下的每一次的评价都应该做到真实、准确、有效、易于操作,同时还应注重评价的反馈性、导向性、和激励性,从而真正发挥形成性评价体系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根本目的。 (二)形成性评价观测点的目标设定
1.基础目标测评有据
评价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的浓缩,测评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体现,所以评价目标以及测评内容的设计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应该是依据教学目标分层设标,依标测评,即依据教学标准,测评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依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任务的分层设计,通过达标测评进行反馈矫正。评价目标能统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故此,应让学生了解要评价的项目、形式、内容方向和难易程度,给他们指明学习、复习、调整和改进的方向,从而强化学生由未知到知,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自我转化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
2.发展目标引导有法
除了达成教学设定的基本目标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挑战。对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大部分学生来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的方式达标,亦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加以引导,通过达标测评,自评和互评进行激励评价。因此,形成性评价体系较高观测点需能体现出教师的引导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程度。
3.高层目标探究有方
高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交流学习的感悟,总结学习的体会。形成性评价最大优势就是关注到了学生不易被量化的品质,因此,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性,对于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对于各种评价结果所做出的反应和反思也是形成性评价必不可缺的观测点。
(三)形成性评价的内容需具体化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的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研究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属性的研究,是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适用价值的判断,即该评价体系是否对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结果与师生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的高低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并对教学与学习活动给出客观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也就是说评价的内容应该遵循教与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预先设定的教学或学习目标,并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动态的和教师的教学设计。这里我们细化为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和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1.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线上和线下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料,二是根据信息资料反映的教学状况做出及时反馈。评价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便捷性,通过测验、问卷调查、网络在线学习监控、自评和他评的方法收集相应信息,从而明确教学目标设定的具体性,教学任务设计的梯度性,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态度的积极性和教学反馈的准确性。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能够给教师提供较全面的教学评价参考,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线上和线下学习效果的信息资料,二是根据信息资料反映的学习状况做出及时调整。评价内容主要三个方面:学习目标的达标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的贡献。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开放性,通过测验、问卷调查、网络在线学习监控、交流平台、自评和他评的方法收集相应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遗留的问题,厘清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洞察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缺陷,以便于教师依据具体情况做出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做出及时调整。教师的反馈应具体而明确,指明优点和问题的同时,给予鼓励和解决性建议,并再度跟进。反馈具体有三种类型,即校正性反馈、鼓励性反馈、帮助性反馈。
(四)形成性评价的标准需合理化兼具个性化
在实践活动中,任何评价总是要以一定的尺度为依据的,即以一定的价值评价标准来约束。评价标准是依据价值主体的需求得出的,其本质是用以衡量教学满足教学主体需要的程度。不同价值主体对教学的需求不同,这些需求有时是有一定矛盾的,要求评价标准的制定主體对不同需求进行协调,使最合理、最重要的需求能在标准中充分体现。评价标准宜宽不宜窄,不应只有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而应给师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关注师生的参与度和创新度。
同时,应注意到,评价的主客体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如人格、学识、经历、素养、风格、交往类型和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性评价不能泯灭和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而应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个体差异,确立个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法。评价中不可制订整齐划一的细则,而应提出粗线条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描述应该是层次分明的、动态开放的,易于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使教师更愉快地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形成性评价过程需动态化
1.注重过程性评价,侧重师生能力的历时发展过程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过程评价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学习行为中,师生同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也同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客体。过程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或教师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过程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它从历时的维度出发,容许个体能力特长、能力发展的阶段性、能力发展的速度、能力发展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
2.强调评价的互动性
互动性体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自我与现实之间开展评价对话。评价成为师生对话、沟通、互动的桥梁,它不仅为教师们创造了相互学习、不断优化的教学机会,也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了氛围,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鼓励、相互启示的教学伦理。教师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安排基于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在关注既定教学目标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的拓展性,为求知者提供足够多的亲身亲身体验、激发各类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科素养,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性化专长。 要在多媒体网络教辅平台上实现有效的形成性评价,除了要明确评价的指导原则、确立观测点外,还要坚持评价内容的具体化,多方面多角度多主体的搜集评价资料并给出具体明确的描述性反馈;坚持评价标准合理化且兼具个性化,评价指标之间等级分明,描述准确,给层次化教学和学习效果提供可参考标准;坚持评价过程动态化,更注重个体的发展过程,而非横向的个体间比较。同时,有效的形成性评价还要努力实现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积极导向是指形成性评价要为真正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为学生的自我认知指明道路。反馈调节是指要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师生,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并对其自身教学管理和学习能力发展有全面的解析和认识。展示激励是指将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自我能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大家友善的交流和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情志,使评价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参考文献:
[1]Bell,B. and Cowie,B.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ve Ass-
ess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 Education, 2001, 85(5):536.
[2]Black,P. and William,D.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
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 1998,80(2):139.
[3]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66-68.
[4]罗启.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5]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孙万银.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蘭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7]张天荣.高校网络课程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8]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9]郑家成.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10]范蔚,叶波.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