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治疗组48例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 ,2次/d。对照组48例给血栓通0.3 g 1次/d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 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临床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85.4%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在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47—02
  急性脑梗死为血管闭塞,血流受阻所导致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引起偏瘫、失语、眩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脑梗死时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有效。缺血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呈渐进性发展,因此溶栓时机有时间限度[2]。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限定在6 h以内,国内脑梗死患者6 h内就诊率仅有15%[3]。而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时间超过溶栓时间窗,为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96 例,均有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发病时间不超过72 h;患者有明确的脑局灶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肢体肌力低于Ⅳ级。排除标准: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1~82岁,平均58.3岁;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0~79岁,平均57.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伴随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治疗组48例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 ,2次/d。对照组48例给血栓通0.3 g 1次/d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 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临床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85.4%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在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约占75%,是一种起病突然的急性脑血管疾病[4],其共同特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十分常见的神经类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5],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主要针对两个问题:(1)溶栓,(2)保护缺血脑组织[6]。但溶栓治疗只适用于一小部分患者,而神经保护剂却有广阔的应用前景[7]。
  急性脑梗死治疗关键在于抢救缺血半暗带[8]。血管闭塞后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血流再通后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级联反应,包括自由基介导的毒性损伤[9]。因此,清除自由基、打断反应链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依达拉奉分子量小[10],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达60%,静脉注射后可直达缺血半暗带,阻止梗死的进展。此外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原溶解、血小板聚集,因而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同时奥扎格雷钠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高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能有效阻断TXA2的生成,同时促进前列环素合成酶的产生,因此,使凝血过程受到了有效抑制,并使已形成的血栓因血液平衡关系的打破,被自行溶解,加至奥扎格雷钠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能使栓塞的血流再通,达到使患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11]。两者联合应用有效地改善了缺血半暗带,并促进了栓塞部位的血流再通,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2]。
  本组资料显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在较短的时间得到较明显的恢复,临床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85.4%的总有效率,治疗組在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组优于常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本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江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65.
  [2] 马金花.30例急性脑梗塞治疗体会.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0.5(1):37.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16):379-380.
  [4] 彭晓琴 张兆辉 国厚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03期
  [5] 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3-354.
  [6] 杨明健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04期
  [7] 王高临 孙博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05期
  [8] 刘欣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第36期
  [9] 杨朴 张雪珍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77例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
  [10] 胡小怀 王玉凯;;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1] 王欣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05期
  [12] 刘华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类型,虽然比脑出血死亡率低,但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方法多采用溶栓、抗凝、降纤等。其中静、动脉溶栓是最迅速、最直接的干预方式。本组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进行了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动、静脉溶栓均有效;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早期致残率低;动脉溶栓受条件和技术限制;静脉溶栓适合在基层医院中开展。  【关键词】脑血管病;动、静脉;溶栓;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来本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A组(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组)200例、B组(无痛胃镜检查组)200例、C组(无痛肠镜检查组)20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诊治完成情况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中无终止病例,成功率为100%。3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创伤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00例,并根据不同情况分成实验组58例和观察组42例,回顾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筛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长于观察组,应用止血带及既往慢性病合并例数也多于观察组,由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且P0.05)。  1.2 方法  观察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3D影像导航系统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32例配合3D影像导航系统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3D影像导航系统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结果:通过3D影像导航系统的配合治疗后,经CT、MRI检查显示32例患者的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全部恢复、椎体后缘平整、神经压迫得以解除。结论:3D影像导航系统可为设计手术入路提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48—01  患者 女,23岁。以“间断右腰部疼痛1月”为主诉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疼痛、拒按,伴发热,体温最高38.8℃。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急来我院肾内科查泌尿系彩超示:右肾积水并输尿管上端扩张。肾功能示:BUN:3.7mmol/L,CREA:87umol/L。MRU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討肩部前外侧经三角肌分离入路应用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经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3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8例,其中四例骨折线累计肱骨上、中段。手术遵循MIPPO技术,采用肩峰下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经皮钢板固定,避免传统手术广泛暴露造
期刊
【摘 要】探讨了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陪护分娩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将100例初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剖宫产术,治疗组同时积极采用全程陪护分娩。经过观察,干预后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产时疼痛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都采用剖宫产术,治疗组同时积极采用全
期刊
【摘 要】477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分析。目的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求询者提供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心理支持及生活关怀等必要的知识信息。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0月为477名求询者提供规范的VCT服务。结果 求询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求询原因主要为发生危险性性行为,100%的求询者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3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36—01  自1882年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人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猖獗一时的结核病得到了控制,疫情明显好转,但结核病至今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死亡率为8.8/10万。虽然我国结核病控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40—01  结核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对公共健康存在着长期潜在的威胁。如何寻找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治疗病人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人群的危害,作为基层的县级防痨机构,每年收治大量的结核病人,要求医务工作者诊断和治疗上快速、准确、让患者满意。对我所2011—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