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进展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世界三大疾病死因之一,脑梗死在其中尤为重要.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血栓形成致局部脑血管的闭塞.溶栓治疗可使闭塞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已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建立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适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外科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的条件.通过测量核因子(NF)-κ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40只,采用血管内膜气体干燥损伤法在动物的颈总动脉上造成特定条件的损伤(160 ml/min×15 min),然后以特定高脂饲料(饲料中含2%的胆固醇和6%的花牛油)喂养动物不
由中华神经科杂志与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天眩清有奖征文活动已经结束,活动得到了全国医务工作者的热烈响应。经著名神经科专家认真评选,共计有16篇优秀文章获奖,具体如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拟于2009年11月1—7日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第六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习班”。该学习班属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09-03-07-012(国)],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电生理专家康德瑄教授、樊东升教授等进行授课,欢迎全国神经科及相关科室的医师和技师踊跃参加。学习班学员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Ⅰ类10学分。
目的 探讨在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基因多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138例CA患者和130名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方法确定其基因型,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卡方检验.结果 CA组和对照组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68和0.1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99,P=0.009),未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农民,49岁,因"头痛1年,加重伴左侧肢体乏力,抽搐4 d"于2006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排"酱油样小便",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减少(具体不详),酸溶血(Hams)试验(+),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诊断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给予"司坦唑醇、泼尼松
期刊
目的 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痴呆患病率,计算年龄别、性别患病率,并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较.方法 对上海市某社区50岁以上常住居民中糖尿病患者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1:1对照的非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运用问卷采集人口学及病史资料,MMSE筛查认知功能.对于文盲≤19分、小学≤21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4分者,进一步给予成套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依据DSM-Ⅳ诊断痴呆.结果 糖尿病患者中痴呆患病率[4.75%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其致病菌为布氏杆菌.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长期发热、多汗、肝脾肿大、关节疼痛最常见,其神经系统病变主要累及脑脊髓膜及近膜结构,可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脊髓膜炎、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当患者以神经系统局部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时,如临床医生对本病表现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因此有必要对本病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主因"头痛11 d,意识障碍2 d"于2006年12月26日入院。
期刊
目的 探讨微量标本Western blot在诊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型中的应用.方法 对73例以肢体近端肌肉受累为首要临床表现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行开放式骨骼肌活体组织检查,标本行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抗dystrophin-N、C、R,α、β、γ、δ-sarcoglycan,dysferlin,caveolin-3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中已经除外dystrophin、sarcoglycan
一、神经变性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20世纪下半叶是分子生物学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带动了神经系统变性病分子遗传学的进展[1].其中,有一部分疾病是根据病理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从而发现了相关的候补基因[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上的微管相关蛋白(MAP)-tau基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