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苯甲酰胺吡啶盐酸盐选择性识别氟离子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了2,6-二苯甲酰胺吡啶盐酸盐(3),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对氟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氟离子可使化合物3发生明显的荧光猝灭,并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绿色,实现了裸眼识别.利用Job法测定了化合物3与氟离子的结合比,发现主体化合物3与氟离子形成1∶1型络合物.采用Gaussian 03软件模拟了化合物3及络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现化合物3与氟离子通过(N—H)+…F-和N—H…F-2种氢键作用结合,其中(N—H)+…F-的氢键作用更强,增强了化合物3对氟离子的识别能力.
其他文献
通过多相成分分析,以镁铝硝酸盐、正硅酸乙酯、钛酸四丁酯和氧氯化锆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新型复相氧化物粉体,研究了Ni和Fe离子掺杂及粉体细化对红外辐射率的提
采用"扶手椅"型碳纳米管建立了连续的碳纳米管膜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Li+和Mg2+在膜中的传导行为.模拟研究了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CNTs(7,7),(8,8),(9,9),(10,10),(11,11)对Li+和
采用三元共聚法制备了苯胺齐聚物为侧链的接枝型聚酰胺酸.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等技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材料亚胺化后具有十分优异的热稳定
国家利益既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一个富有争议的重要概念,也是一国制定对外政策的最重要的依据。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覆盖从地区到全球的不同范围。国家利
戊型肝炎(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肠道病毒性传染病. HEV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其编码区由3个开放阅读框(ORF)组成, 属戊型肝炎病毒科. HEV衣壳蛋白由ORF2编
以六羰基钨[W(CO)6]为催化剂,合成了聚吲哚芴(P1)、聚梯型四苯(P2)、聚梯型五苯(P3)和小分子9-联吲哚芴烯(S1).该类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含有联芴烯结构,通过芴9位的双键连接.光学和电化学等
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和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方法,以聚丙烯腈和醋酸锰为前驱物,制得了PAN/Mn(CH3COO)2复合纳米纤维.将该复合纤维高温煅烧,获得了Mn2O3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
通过对共轴电纺内流体溶液浓度和流速的调控得到4种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TiO2微纳米纤维,即具有"微孔"、"囊泡"、"竹节"和"管"状结构的TiO2微纳米纤维,实现了对纤维内部结构的有效控制,
合成了含有冠醚环化二硫烯的双核Au(Ⅰ)配合物[(3O-C2S4)Au2(PPh3)2](1),[(4O-C2S4)Au2·(PPh3)2](2),[(3O-C6S8)Au2(PPh3)2](3)和[(4O-C6S8)Au2(PPh3)2](4)以及富硫配合物[(btdt)Au2·(PPh3)2](5).通
以苯胺为单体, 过硫酸铵为氧化剂, 通过改变不同的掺杂剂, 采用"无模板"法合成了具有不同浸润性的聚苯胺微/纳米结构, 并得到超疏水聚苯胺微/纳米结构.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