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一个作家的诞生,其师承关系多少有些混沌不清的话,那么,在一个批评家诞生的过程中,其师承关系的影响则是比较清晰的。80后军旅文学批评家傅逸尘,是朱向前先生的得意门生,也是朱向前之后最为重要的青年军旅文学批评家,这一点应当没有异议。傅逸尘的军旅文学研究,以问题意识著称,也以他所命名的“新生代军旅作家”著称。他的研究既是对老师朱向前先生所关注问题的继续思考,也是一种结合当代文学与时代新语境对军旅文学未来向度的一种重新探寻。
早在2006年,朱向前先生在《当下军旅文学的“四次浪潮”与“四种失衡”》中指出,如果以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等作品标志当代军旅文学的第一次浪潮;以五六十年代之交的《苦菜花》《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作品标志当代军旅文学的第二次浪潮;以80 年代中期“当代战争”(如《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历史战争”(如《红高粱》《灵旗》)、“和平军营”(如《射天狼》《凝眸》)“三条战线”鼎足而立标志当代军旅文学的第三次浪潮;那么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而又理直气壮地把十年来长篇小说的空前繁荣看成是当代军旅文学第四次浪潮的主要标志。同时,朱向前先生认为,在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中存在体裁取向的失衡。相比于繁荣兴旺的长篇小说创作,当前的军旅中短篇小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令人满意。这也许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读图时代中短篇小说这种小型文体的整体衰落。但越是在这种功利的经济时代,为军旅文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计,就越需要注意多种文学体裁之间的生态平衡,注意创作队伍的梯次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朱先生的上述思考成为傅逸尘思考新世纪军旅文学的起点。基于大量的阅读和持续的观察,傅逸尘认为以长篇小说的繁荣为代表的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在2010年以来已经终结,“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只有几年时光,很快就被世俗化、娱乐化的影视剧所同构,诸多优秀军旅作家转换为影视剧的写手,被朱向前先生命名为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在我看来已经终结。”(张丽军、傅逸尘《建构军旅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伦理》)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傅逸尘认为朱向前所提出的“创作队伍的梯次和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显得格外严峻,军旅文学的优秀写手纷纷转向影视业,使得军旅长篇小说的质量严重下滑,也使得军旅文学的发展后继乏力,军旅文学急需新的生力军力量的补充。危机意识以及批评家的敏锐使得傅逸尘很快捕捉到了这支队伍的存在,由此他吹响了新生代军旅作家的集结号。2012年,傅逸尘在《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如何表达?》一文中隆重介绍了一批崭露头角的70后军旅作家,“无可否认,新世纪军旅文学生态环境剧烈变化。区别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军旅文学,自新时期以来,无论是 80 年代之初的‘两代作家在三条战线作战’,还是90 年代之初的‘农家军歌’,总体都呈现一种‘集团冲锋’方式,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不成思潮也成现象,不能不令文坛为之侧目。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军旅文学渐趋边缘化。老作家纷纷向影视靠拢。令人欣慰的是21世纪以来,以李亚、王棵、王凯、王甜、朱旻鸢、裴指海、曾皓、卢一萍、刘猛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军旅作家走入读者的视野,并逐渐崭露头角,创作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创作成果大多体现在中短篇小说领域,数量可观,并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显然,傅逸尘所提出的“新生代军旅文学”概念与21世纪批评界喜爱使用代际概念来划分作家不无关系。新生代军旅作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共同之处即他们的出生年代主要都在70年代之后,以70后和80后为主。江山代有才人出,70后作家逐渐成为文坛主力是大势所趋,并不稀奇。傅逸尘的卓越之处在于基于对21世纪军旅文学创作状况的整体性思考,总结出新生代军旅作家审美创作方面的共同趋向与发展瓶颈,并对新生代军旅作家以及总体上军旅文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极具前瞻性而又切实的意见。《“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一文集结了他这方面的重要思考。
《“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无疑将成为军旅文学研究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傅逸尘指出,“新生代军旅作家”作为一个日渐活跃的写作群体,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与视角,观照着当代军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状态,为和平时期的军旅文学写作开拓了新的资源和面向。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文学目光聚焦于高强度压力环境中的个体,表现逼仄空间内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在取材上,他们更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人物丰富而驳杂的生命情态和生活经验,對细节进行放大甚至夸张化处理,探索柔软敏感的人性与人的内在心理,外化到文本层面便是无处不在的伤痛痕迹。“新生代军旅作家”普遍具有本体的、异质的独特审美体验,具有重构日常生活之诗学理想的文学自觉;在叙事内容上,他们倾力展示平凡个体与世俗现实之间的种种纠葛,揭示新型军人面对军营与社会的急速变化所遭受的各种尴尬的精神处境和命运遭际;在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两个层面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为21世纪初年的军旅文学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傅逸尘基于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审美特色,指出他们的创作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写实主义、底层文学、个人化写作的隐秘关联,也指出他们在气象格局、现实性、想象力等方面的生长瓶颈。
因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以《“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一文作为前言和总论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傅逸尘编著的这部著作中,他以自己近年所关注的较为活跃的新生代军旅作家王凯、王甜、卢一萍、王龙、兰宁远、西元、董夏青青、李亚、丁晓平、李骏、海飞、杨献平、徐艺嘉、裴指海、朱旻鸢、曾剑、胥得意、魏远峰、曹晶、曾皓等为重心,分别为每个作家设立了作品及研究专辑。在每个作家专辑中,第一部分为傅逸尘对该作家个人创作特色及代表作品的解析,第二部分为该作家的代表作及创作谈,第三部分为其他评论家对该作家的作品评论,第四部分为该作家的访谈录,这一部分内容来自傅逸尘在《神剑》主持的“新生代军旅作家对话录”专栏,访谈内容极为翔实丰富。可以看出,专辑的内容设计很合理,包含了作家作品、创作谈、访谈、评论等内容。全书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新生代军旅作家的整体面貌与创作实绩,为后来者研究新生代军旅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正如傅逸尘所言,“我所谓‘批评当随时代’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引领作家与文学,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的建构。”《“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显然不仅仅是一份对70后新生代军旅作家阶段性总结性的资料,它寄寓了傅逸尘对于未来军旅文学的思考与期待。
早在2006年,朱向前先生在《当下军旅文学的“四次浪潮”与“四种失衡”》中指出,如果以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等作品标志当代军旅文学的第一次浪潮;以五六十年代之交的《苦菜花》《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作品标志当代军旅文学的第二次浪潮;以80 年代中期“当代战争”(如《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历史战争”(如《红高粱》《灵旗》)、“和平军营”(如《射天狼》《凝眸》)“三条战线”鼎足而立标志当代军旅文学的第三次浪潮;那么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而又理直气壮地把十年来长篇小说的空前繁荣看成是当代军旅文学第四次浪潮的主要标志。同时,朱向前先生认为,在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中存在体裁取向的失衡。相比于繁荣兴旺的长篇小说创作,当前的军旅中短篇小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令人满意。这也许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读图时代中短篇小说这种小型文体的整体衰落。但越是在这种功利的经济时代,为军旅文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计,就越需要注意多种文学体裁之间的生态平衡,注意创作队伍的梯次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朱先生的上述思考成为傅逸尘思考新世纪军旅文学的起点。基于大量的阅读和持续的观察,傅逸尘认为以长篇小说的繁荣为代表的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在2010年以来已经终结,“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只有几年时光,很快就被世俗化、娱乐化的影视剧所同构,诸多优秀军旅作家转换为影视剧的写手,被朱向前先生命名为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在我看来已经终结。”(张丽军、傅逸尘《建构军旅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伦理》)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傅逸尘认为朱向前所提出的“创作队伍的梯次和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显得格外严峻,军旅文学的优秀写手纷纷转向影视业,使得军旅长篇小说的质量严重下滑,也使得军旅文学的发展后继乏力,军旅文学急需新的生力军力量的补充。危机意识以及批评家的敏锐使得傅逸尘很快捕捉到了这支队伍的存在,由此他吹响了新生代军旅作家的集结号。2012年,傅逸尘在《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如何表达?》一文中隆重介绍了一批崭露头角的70后军旅作家,“无可否认,新世纪军旅文学生态环境剧烈变化。区别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军旅文学,自新时期以来,无论是 80 年代之初的‘两代作家在三条战线作战’,还是90 年代之初的‘农家军歌’,总体都呈现一种‘集团冲锋’方式,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不成思潮也成现象,不能不令文坛为之侧目。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军旅文学渐趋边缘化。老作家纷纷向影视靠拢。令人欣慰的是21世纪以来,以李亚、王棵、王凯、王甜、朱旻鸢、裴指海、曾皓、卢一萍、刘猛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军旅作家走入读者的视野,并逐渐崭露头角,创作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创作成果大多体现在中短篇小说领域,数量可观,并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显然,傅逸尘所提出的“新生代军旅文学”概念与21世纪批评界喜爱使用代际概念来划分作家不无关系。新生代军旅作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共同之处即他们的出生年代主要都在70年代之后,以70后和80后为主。江山代有才人出,70后作家逐渐成为文坛主力是大势所趋,并不稀奇。傅逸尘的卓越之处在于基于对21世纪军旅文学创作状况的整体性思考,总结出新生代军旅作家审美创作方面的共同趋向与发展瓶颈,并对新生代军旅作家以及总体上军旅文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极具前瞻性而又切实的意见。《“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一文集结了他这方面的重要思考。
《“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无疑将成为军旅文学研究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傅逸尘指出,“新生代军旅作家”作为一个日渐活跃的写作群体,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与视角,观照着当代军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状态,为和平时期的军旅文学写作开拓了新的资源和面向。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文学目光聚焦于高强度压力环境中的个体,表现逼仄空间内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在取材上,他们更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人物丰富而驳杂的生命情态和生活经验,對细节进行放大甚至夸张化处理,探索柔软敏感的人性与人的内在心理,外化到文本层面便是无处不在的伤痛痕迹。“新生代军旅作家”普遍具有本体的、异质的独特审美体验,具有重构日常生活之诗学理想的文学自觉;在叙事内容上,他们倾力展示平凡个体与世俗现实之间的种种纠葛,揭示新型军人面对军营与社会的急速变化所遭受的各种尴尬的精神处境和命运遭际;在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两个层面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为21世纪初年的军旅文学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傅逸尘基于新生代军旅作家的审美特色,指出他们的创作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写实主义、底层文学、个人化写作的隐秘关联,也指出他们在气象格局、现实性、想象力等方面的生长瓶颈。
因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以《“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一文作为前言和总论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傅逸尘编著的这部著作中,他以自己近年所关注的较为活跃的新生代军旅作家王凯、王甜、卢一萍、王龙、兰宁远、西元、董夏青青、李亚、丁晓平、李骏、海飞、杨献平、徐艺嘉、裴指海、朱旻鸢、曾剑、胥得意、魏远峰、曹晶、曾皓等为重心,分别为每个作家设立了作品及研究专辑。在每个作家专辑中,第一部分为傅逸尘对该作家个人创作特色及代表作品的解析,第二部分为该作家的代表作及创作谈,第三部分为其他评论家对该作家的作品评论,第四部分为该作家的访谈录,这一部分内容来自傅逸尘在《神剑》主持的“新生代军旅作家对话录”专栏,访谈内容极为翔实丰富。可以看出,专辑的内容设计很合理,包含了作家作品、创作谈、访谈、评论等内容。全书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新生代军旅作家的整体面貌与创作实绩,为后来者研究新生代军旅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正如傅逸尘所言,“我所谓‘批评当随时代’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引领作家与文学,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的建构。”《“新生代军旅作家”面面观》显然不仅仅是一份对70后新生代军旅作家阶段性总结性的资料,它寄寓了傅逸尘对于未来军旅文学的思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