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染方法诱导蝇蛆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通过自然感染方法诱导的丝光绿蝇蛆虫的抗菌活性。用大肠埃希菌感染无菌蛆虫,用灭菌的PBS作为对照。提取血淋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作抑菌试验。检验蛆虫血淋巴的抗菌活性。结果发现:感染的蛆虫比无菌蛆虫有较好的抗菌能力;大肠埃希菌预处理12h后能够诱导蛆虫的抗菌活性,在24h达到峰值然后下降;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高于绿脓杆菌。研究表明。通过自然感染的方法可以诱导丝光绿蝇幼虫抗菌活性。
其他文献
英语护理专业是抚顺市卫生学校的特色专业,其中微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法及教学内容与普通护理专业不同。在英语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变"填鸭式"、"一言堂"为
采用滤纸片法和胞外酶定性筛选培养基对云南3个盐矿(乔后盐矿、一平浪盐矿和昆明盐矿)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和产胞外酶筛选,并通过显微形态特征的观察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
研究确定沙门柏干酪青霉菌(Penicillium camemberti)2221能够产生手性转化右旋磷霉素的酶,以及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酶转化的最适条件。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分别考察了海藻酸钠
从实验室保存的7株真菌筛选到1株能高效降解甲苯的菌株H1,基于形态特征、ITS序列系统学分析,将H1菌株鉴定为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pH值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2010至2011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
接触性超敏反应(CHS)是研究体内免疫活化和调节的重要模型之一。分泌IL-17的CD4+Th(Th17)细胞亚群在CHS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较强免疫调控
观察土拉弗朗西斯菌LVS借助脂筏以肌动蛋白为动力被鼠巨噬细胞摄入的过程。细胞胆固醇用菲律平Ⅲ染色,结合神经节苷酯GM1的霍乱毒素B亚基用键合了Alexa 594的兔抗霍乱毒素B亚
为建立基于酶水平和细胞水平的新型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药物的筛选模型,以M.tuberculosis 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基因,
疟疾是一类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传染病,疟原虫与蠕虫混合感染现象在热带和亚热带等疟疾流行区普遍存在,是当前寄生虫免疫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疟原虫与蠕虫混合感染的
酵母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中基因功能的检测。为扩大酵母株系UCC419在抑制基因活性检测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向UCC419株系中导入用特殊引物扩增出的包含标记基因TRP1的PCR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