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界对小学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路径,小学教学管理一方面维持着正常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其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次研究将着重对“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究了当前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策略,为小学教学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人、发展人、尊重人,进而促进师生的个人发展。在该管理模式下,学生、教师及管理者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对象与主体,对教师与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这对于师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不仅符合党的执政方针,而且与现代教育发展形势相适应,其强调在教学管理中要提升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话题。
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抑制师生主体作用发挥 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主要由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教师与学生严格按照制度实施,对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成绩以及执行决策的能力,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一味的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成绩的提升,缺乏创新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与大纲的方向,否则将被列入不合常规,教师的主体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意识很难得到发挥,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敢大胆质疑,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难以实现。
忽略学生德育美育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管理并不单单是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其涉及到学科教学、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往往对学生的成绩给予高度关注,重视学生知识目标的培养,开发学生智力,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将提升学生成绩与升学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向标,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片面强调知识目标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运用
转变教学管理观念 基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必须积极转变管理层的教育管理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师生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师生发展进步,进而确保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可以对学校管理者的角色进行转变,如实施领导代课,学校的部分管理人员可兼任代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切身体验了解教师的内心想法。再次,学校管理者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加强对教师的情感管理,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尊重教师的劳动。与此同时,要深入教师内部,对传统无序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要为教师提供成长与锻炼的平台,确保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励教师进步。
建立激励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者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协调激励机制,其与传统的机械性约束与控制管理有着明显的差别。学校管理者可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教案、考勤记录等,实施岗位津贴,将教师及管理人员工资与绩效挂钩,
首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其次,在教师招聘方面要实施竞争上岗模式,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師竞选平台,择优录取,提升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素养。再次,实施岗位责任制,将责任下发到个人,明确职责与分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年度考评改革,年末对教师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奖惩,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加强现代管理培训 在“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下,校方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教学观念能够及时转变、更新。对于年轻教师要增强其对课程理念的认识,鼓励其参与听课评课及学校教研活动,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教师要掌握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师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新时期,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对现代小学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明确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增强对“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到小学教学管理中,确保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岸英小学)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人、发展人、尊重人,进而促进师生的个人发展。在该管理模式下,学生、教师及管理者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对象与主体,对教师与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这对于师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不仅符合党的执政方针,而且与现代教育发展形势相适应,其强调在教学管理中要提升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话题。
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抑制师生主体作用发挥 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主要由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教师与学生严格按照制度实施,对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成绩以及执行决策的能力,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一味的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成绩的提升,缺乏创新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与大纲的方向,否则将被列入不合常规,教师的主体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与此同时,学生的主体意识很难得到发挥,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敢大胆质疑,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难以实现。
忽略学生德育美育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管理并不单单是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其涉及到学科教学、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往往对学生的成绩给予高度关注,重视学生知识目标的培养,开发学生智力,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智育的培养,将提升学生成绩与升学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向标,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片面强调知识目标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运用
转变教学管理观念 基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必须积极转变管理层的教育管理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师生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师生发展进步,进而确保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可以对学校管理者的角色进行转变,如实施领导代课,学校的部分管理人员可兼任代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切身体验了解教师的内心想法。再次,学校管理者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加强对教师的情感管理,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尊重教师的劳动。与此同时,要深入教师内部,对传统无序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要为教师提供成长与锻炼的平台,确保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励教师进步。
建立激励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者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协调激励机制,其与传统的机械性约束与控制管理有着明显的差别。学校管理者可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教案、考勤记录等,实施岗位津贴,将教师及管理人员工资与绩效挂钩,
首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其次,在教师招聘方面要实施竞争上岗模式,打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師竞选平台,择优录取,提升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素养。再次,实施岗位责任制,将责任下发到个人,明确职责与分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年度考评改革,年末对教师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奖惩,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加强现代管理培训 在“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下,校方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教学观念能够及时转变、更新。对于年轻教师要增强其对课程理念的认识,鼓励其参与听课评课及学校教研活动,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教师要掌握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师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新时期,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对现代小学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明确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增强对“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到小学教学管理中,确保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岸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