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部队伍内部,存在一种“脸生干部”,这种干部不大熟悉基层、基本不懂群众,群众对他们也很陌生。“脸生干部”虽然工作辛辛苦苦,但在群众看起来又是衙门作风。而究其根源,还在于部分基层单位“机关化”现象严重。
称职不称职,只要看看干部进村狗叫不叫就知道了
近年来,尽管各地采取不少措施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但据媒体调研发现,“干部不了解群众,群众不了解干部”的“脸生干部”现象仍存在。
现象一:“三门”干部不熟悉基層。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是不少新公务员的成长路线图,这样的干部常被称为“三门”干部。80后干部徐某就是一名“三门”干部。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他下乡时还是发现,群众所思所盼和他在办公室里想的有些不一样:“原来以为农民最关心收入,到了老乡家里才发现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家庭。”
现象二:群众不熟悉基层干部。有人说,评价一个乡镇干部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只要看看干部进村狗叫不叫就知道了。这个说法话糙理不糙,形象又贴切。只有走得勤、聊得深,群众眼里经常看到你,心里才会认可你。
而据调查发现,很多村干部干了很多年,村里很多村民都不认识他。在调查中有一个村就是这样的。一位村民说,村里有7000多名村民,有许多人长期在外打工联系不上,基层一些工作是“上下级动嘴、社区里跑腿”,影响面有限。干部感觉干得挺辛苦,但实际与群众的粘合度不够。
现象三:工作出不了机关门。一位基层干部说,传统工作机制局限性很大,和深入群众的要求渐渐不相适应。比如评优秀妇女工作者,上级文件层层下发,基层再层层上报,最后一看候选人几乎都是系统内部的人。自己干得挺热闹,每年工作总结写好几页纸,但在群众中缺少影响力。
“脸生干部”源于“机关病”
在任上“干了多年”,却没混出个“脸儿熟”。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固然不少,但基层干部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脸生干部”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某些单位的工作方式出了问题,意味着某些干部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究其根源,还在于部分基层单位“机关化”现象严重。
“机关化”就是衙门作风的统称,凡事向上不向下。看似在机关里忙忙碌碌,实则终日浑浑噩噩。一些岗位忙于做总结、写报告、出经验,习惯于“闭门造车”,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还自得其乐,觉得把大标题、小标题写得对仗,文字写得漂亮,能讨得上级部门欢心就行了,整日沉湎于文字游戏,哪还有心思深入人民群众,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机关化”的严重还在于,很多上级部门注重文字考核,往往检查工作首先就查资料是否齐全,从而使各个基层部门整天忙于应对各种文字资料,哪还有时间去深入人民群众?而一些与老百姓接触最为频繁的乡镇和村社,也是忙于各种目标考核,忙于各种文字游戏,忙于各种办公表格,从而让“机关化”现象犹如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实际上,“脸生干部”并不是说某些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不愿意与老百姓交流,而是在繁重的文字工作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时间,也没机会真正去深入群众。当党员干部在机关里呆惯了,久而久之,“脸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脸生干部”听不懂老百姓的语言,也没法与老百姓正常进行沟通交流,脱离群众也就在所难免了。当党员干部与老百姓连脸都“生”了,想要进一步拉近“心”距离,也就有点困难了。
给干部头上戴上刚性“金箍”
如何杜绝“脸生干部”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脸生”问题由来已久,治理起来并非朝夕之功。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坚持“严”字当头,防止一阵风。一方面强教育、树标杆、重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强监督、严问责、建机制,给干部头上戴上刚性的“金箍”。
联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党员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就应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劳动,在劳动中交心谈心,了解群众产业发展的困难问题;走到群众的院坝头,和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一起唠嗑唠嗑,在唠嗑中把民意收集,把群众最难、最急、最盼的事情掌握。这样干部既不会和群众“脸生”,在服务群众的时候,自然也不会“盲人摸象”了。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群众在哪儿,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不会成为“脸生干部”,才会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满意。
(《半月谈》2017年21期、新华网2017.11.12等)
称职不称职,只要看看干部进村狗叫不叫就知道了
近年来,尽管各地采取不少措施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但据媒体调研发现,“干部不了解群众,群众不了解干部”的“脸生干部”现象仍存在。
现象一:“三门”干部不熟悉基層。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是不少新公务员的成长路线图,这样的干部常被称为“三门”干部。80后干部徐某就是一名“三门”干部。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他下乡时还是发现,群众所思所盼和他在办公室里想的有些不一样:“原来以为农民最关心收入,到了老乡家里才发现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家庭。”
现象二:群众不熟悉基层干部。有人说,评价一个乡镇干部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只要看看干部进村狗叫不叫就知道了。这个说法话糙理不糙,形象又贴切。只有走得勤、聊得深,群众眼里经常看到你,心里才会认可你。
而据调查发现,很多村干部干了很多年,村里很多村民都不认识他。在调查中有一个村就是这样的。一位村民说,村里有7000多名村民,有许多人长期在外打工联系不上,基层一些工作是“上下级动嘴、社区里跑腿”,影响面有限。干部感觉干得挺辛苦,但实际与群众的粘合度不够。
现象三:工作出不了机关门。一位基层干部说,传统工作机制局限性很大,和深入群众的要求渐渐不相适应。比如评优秀妇女工作者,上级文件层层下发,基层再层层上报,最后一看候选人几乎都是系统内部的人。自己干得挺热闹,每年工作总结写好几页纸,但在群众中缺少影响力。
“脸生干部”源于“机关病”
在任上“干了多年”,却没混出个“脸儿熟”。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固然不少,但基层干部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脸生干部”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某些单位的工作方式出了问题,意味着某些干部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究其根源,还在于部分基层单位“机关化”现象严重。
“机关化”就是衙门作风的统称,凡事向上不向下。看似在机关里忙忙碌碌,实则终日浑浑噩噩。一些岗位忙于做总结、写报告、出经验,习惯于“闭门造车”,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还自得其乐,觉得把大标题、小标题写得对仗,文字写得漂亮,能讨得上级部门欢心就行了,整日沉湎于文字游戏,哪还有心思深入人民群众,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机关化”的严重还在于,很多上级部门注重文字考核,往往检查工作首先就查资料是否齐全,从而使各个基层部门整天忙于应对各种文字资料,哪还有时间去深入人民群众?而一些与老百姓接触最为频繁的乡镇和村社,也是忙于各种目标考核,忙于各种文字游戏,忙于各种办公表格,从而让“机关化”现象犹如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实际上,“脸生干部”并不是说某些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不愿意与老百姓交流,而是在繁重的文字工作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时间,也没机会真正去深入群众。当党员干部在机关里呆惯了,久而久之,“脸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脸生干部”听不懂老百姓的语言,也没法与老百姓正常进行沟通交流,脱离群众也就在所难免了。当党员干部与老百姓连脸都“生”了,想要进一步拉近“心”距离,也就有点困难了。
给干部头上戴上刚性“金箍”
如何杜绝“脸生干部”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脸生”问题由来已久,治理起来并非朝夕之功。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坚持“严”字当头,防止一阵风。一方面强教育、树标杆、重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强监督、严问责、建机制,给干部头上戴上刚性的“金箍”。
联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党员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就应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劳动,在劳动中交心谈心,了解群众产业发展的困难问题;走到群众的院坝头,和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一起唠嗑唠嗑,在唠嗑中把民意收集,把群众最难、最急、最盼的事情掌握。这样干部既不会和群众“脸生”,在服务群众的时候,自然也不会“盲人摸象”了。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群众在哪儿,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不会成为“脸生干部”,才会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满意。
(《半月谈》2017年21期、新华网2017.11.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