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基于“调肝理脾”法治疗久泄经验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瀉如水样的中医病证。而久泻则是长期出现间歇性泄泻症状。叶松教授认为久泻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脾为湿困,致使肠道功能失司,根据现代人社会环境特点,久泻之肝脾不调证多见,运用“调肝理脾”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久泻;调肝理脾;肝脾不调;叶松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DOI】
  1 病因病机
  泄泻病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久泻则是由于长期脾虚湿盛,使泄泻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病程较长,相当于西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叶松教授从事临床脾胃病诊治三十余年,认为久泻的根本特点在于脾虚,而脾虚多责之于肝。《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记载:“土得木而达。”[1]清代吴谦在《名医方论》亦云:“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2]指出肝脾生理之间的关系,即肝脾之间功能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3]的著名论断,说明了肝脾之间的病理关系,即肝病传脾,肝病则应肝脾同治。在病机上,肝主疏泄,调整气机疏通畅达,脾主运化,转输、吸收饮食水谷,肝脏疏泄不畅可致脾脏转运受限,脾胃升降失常,小肠无法泌别清浊,水谷未经分清别浊就混合而下,发为泄泻。叶教授认为现代人多因工作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增大,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常使肝气不畅,疏泄不通,脾失运化,泄泻始发;长此以往,土壅木郁,发为久泻。临证多以肝脾不和证多见。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各种精神因素可以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脑——肠轴紊乱,引起内脏感觉过敏,进而引起胃肠道功能的紊乱[4]。
  2 治疗原则
  叶教授认为治疗肝脾不和之久泻时,法当调肝理脾。调肝之法,一是调畅气机。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临证常见因生活工作压力、情志不畅致使肝郁气滞,甚则郁而化火,致使久泻反复,每因情绪反常复发,可使用柴胡疏肝散、越鞠丸、金铃子散、逍遥散等方加减化裁,常用药柴胡、香附疏肝解郁,伍芍药则柔肝敛阴,陈皮、枳壳理气行滞,川楝子疏肝泄热,栀子清泻肝火等;二是调养肝阴。肝主藏血,协调肝之阴阳,临证常见久泻伴睡眠欠佳、失眠的患者,原因多为工作劳累、夜间加班以及生活娱乐不规律等不良现代生活习惯,致使阴常不足,耗伤肝阴,心肝火旺,而脾胃运化受阻,水谷混杂而下。久而久之则阴血不足,反致睡眠更差,难以入睡,情绪不宁,恶性循环。可使用酸枣仁汤、一贯煎等方加减化裁,常用药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宁心安神,黄连、栀子清心肝之火,生地黄、枸杞、当归滋阴养血,沙参、麦冬滋肺胃之阴,意为佐金平木等;调肝之法除了用药之外,还应与患者宣教。肝,在志为怒,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所以嘱患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伤神,适时调整情绪,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等方法。
  理脾之法,一是健脾燥湿。脾喜燥恶湿,久泻根本特点在于水谷未经分清别浊就混杂而下,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致使泄泻。临证常见大便次数增多,呈稀糊状,水分较多,可使用参苓白术散、小半夏汤、痛泻要方等方加减化裁,常用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半夏、陈皮理气燥湿等;二是醒脾运脾。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或为湿困,或为木侮,除了祛除湿邪、调理肝木,还应激发脾之功能,《类经》云:“天以五气食人者……香气入脾”[5],所以应当使用芳香发散之物醒脾运脾,常用藿香、佩兰醒脾化湿,香附疏肝理气兼醒脾之功,防风升举脾之清阳等;理脾之法除用药以外,同样需要跟患者宣教。饮食应规律,以清淡为主,避免肥甘厚腻、生冷硬辣刺激之品。
  3 医案举隅
  患者,女,43岁,教师,2021年02月25日初诊。主诉:大便次数增多3年。现病史:患者诉近3年以来,每日解大便4-5次,大便不成形,呈散状,量少,无腹胀腹痛,无血便、黑便,无黏液、不消化食物等,工作时常自觉精神欠佳、身体乏力,纳食尚可,时有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多梦易醒,小便尚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胃镜结果示:浅表性胃炎;肠镜结果正常。大便常规、腹部CT基本正常。既往无特殊病史。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久泻(肝脾不和证)。治法:调肝理脾,涩肠止泻。处方:痛泻药方加减。处方:炒白术10g,炒陈皮10g,赤芍20g,炒白芍20g,防风10g,木香10g,黄连6g,藿香10g,佩兰10g,煨诃子10g,芡实10g,石榴皮10g,五倍子10g,乌梅10g。水煎服,7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嘱其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2021年03月04日二诊:诉大便减少至每日3-4次,基本成形,仍时有乏力、精神欠佳,无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多梦易醒,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中药上方去乌梅,加酸枣仁15g,柏子仁15g,黄芪20g。14剂,煎服法如前。仍嘱其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2021年03月17日三诊:诉大便每日2-3次,基本成形,乏力、精神欠佳状态明显好转,睡眠情况有所好转,无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中药守上方7剂,煎服法同前。
  2021年04月08日四诊:诉大便每日1-2次,基本成形,偶有工作劳累时大便次数增加至3次,无明显乏力、精神疲乏等症状,睡眠现较稳定,无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嘱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复诊。
  按语:此患者主因长时间大便次数增多前来就诊。结合检查结果,基本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符合中医久泻病的诊断。叶教授就诊时询问患者职业为教师,工作繁忙,言语谈吐较为焦虑,四诊合参,认为此患者为久泻之肝脾不和证。根据症状,叶教授认为患者长期劳累,肝气不畅,木壅土郁,脾失运化,水谷混杂而下,发为泄泻。而患者大便未呈稀糊状或水样泻,可知湿邪未盛,用药不宜过分渗湿止泻;纳食尚可,精神欠佳、乏力,一方面是脾运化失常,另一方面则是脾不升清,头目、四肢失于濡养;时有口干口苦,多梦易醒,此为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脾不散精,发为口干口苦。肝失调达,情志未舒,肝阴不足则多梦易醒,舌脉从证。法当调肝理脾,涩肠止泻。处方为痛泻要方加减。本方出自《丹溪心法》,主治肝郁脾虚之痛泻,此患者无痛泻症状,取其调肝理脾、祛湿止泻之功。方中白术健脾燥湿,白芍柔肝收敛,陈皮理气燥湿,三药炒制后增收涩入脾之功,防风具升散之性,合白芍疏肝解郁,伍白术健脾升清;赤芍入肝经血分,防血分之郁热;藿香、佩兰芳香醒脾,鼓舞脾之功能,兼化湿之效;木香健脾理气,黄连清热燥湿,乌梅性味酸涩,收敛止泻,伍诃子、芡实、石榴皮、五倍子涩肠止泻,诸药合用,共奏“调肝理脾,涩肠止泻”之功。二诊:患者按时复诊,大便次数已经减少,粪质也成形,处方去性味过于酸涩的乌梅,针对乏力、精神欠佳,睡眠差等症状,予黄芪健脾益气、升举脾阳,酸枣仁、柏子仁滋补肝阴,宁心安神。患者诉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每周复诊,遂予14剂。三诊:大便次数已经减少至2-3次,基本成形,诸症基本缓解,守上方7剂巩固疗效。四诊时患者大便已经基本正常,每日1-2次,偶有劳累之时次数增加,余无不适。叶教授认为此时肝脾调和,肝气得舒,脾气得升,泄泻遂止,用药中病即止。遂未予处方,嘱其调养身心,注意休息。
  4 总结
  叶松教授在治疗久泻之肝脾不和证的过程中,善于将调肝与理脾之法结合,现代人生活工作模式易使肝气不畅,肝阴受损,故调肝应以调畅肝气与调养肝阴为主。而久泻的本质责之脾失运化,湿邪内滞,故理脾应以健脾燥湿与醒脾运脾为主。临证也常配伍涩肠止泻之药如乌梅、五倍子、石榴皮、芡实、诃子、赤石脂等,根据情况随症加减。
  参考文献:
  [1]王冰等唐.黄帝内经素问[M].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42.
  [2]吴谦等清.名医方论[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59.
  [3]张仲景等汉.金匮要略[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3.
  [4]刘佳.张洪义治疗慢性泄泻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02):178.
  [5]张景岳等明.类经[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9.
  作者简介:
  程定阳(1997-),男,汉族,湖北黄冈市人,学生,硕士在读,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脾胃病。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此文將颈椎病患者运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医院接收的56例颈椎病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对照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则添加平衡针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颈椎功能得到良好改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最终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两组指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统计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为更好地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2020年《不合理医嘱沟通记录本》上的1420条不合理医嘱沟通记录。结果:1420条不合理医嘱沟通记录中,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记录占65条,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分类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适宜,药物浓度不适宜,输注时间不适宜以及给药剂量不适宜。结论:不断提升审方药
期刊
【摘要】目的:品管圈在医院急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次实验为对比探究实验,实验实施的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2020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在医院急诊药房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2020年8月-2021年3月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院急诊药房6名药房工作人员各项能力的探究。结果:品管圈活动在医院急诊药房管理中实施之后,药房工作人员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了
期刊
【摘要】目的:浅析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方法:中药汤剂治疗患者68例均为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中药汤剂后对其反应进行观察,总结原因制定相关药学干预措施,后组应用治疗期间根据其不良反应制定好的药学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因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因素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药物自身因素、用药
期刊
【摘要】杏仁属于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其可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但是,由于杏仁存在一定程度的毒性,因此需要通过合理配伍的方式,提高基础药效并降低毒性级别。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应用杏仁配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应用;杏仁配伍;规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A 【DOI】  引言  杏仁在中医治疗内科疾病时属于常用药物,如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等。通过分析杏仁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45例)、对照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45例),对比两组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镇静评分在T0和T5,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T1、T2、T3、T4阶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开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研究工作,从本院收治的此类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按照选取顺序进行编号,利用抽签法分组,平均分2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开展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P<0.05;两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了左甲状腺素钠片加二仙汤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从中抽取120例,通过奇偶分组法,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均60例,研究组采取左甲状腺素钠片加二仙汤联合治疗,而参照组采取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改善情况更好,数据之间的
期刊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进一步分析该方案的治疗疗效和应用安全性。方法:实验选取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调取的范围是2020年6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则为非布司他治疗,对比应用情况。结果: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均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在小儿慢性咳嗽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筛选在我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时间2019年6月~2021年3月。依据来院时单双号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应用布地奈德)和对照组(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因子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的CRP、IgE和FVC、FEV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