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在讲述造物方法本身。這一讲,我们仍然继续讲述造物,但要讲述一个新时期创客造物前所未有的特征:分享。分享是创客之间常态发生的一种交流形式,是互联网及互联社区不断发展后所形成的新时期特有的创客造物过程和形式。可以说,没有分享过程,新时期的造物就算不上真正的创客造物。正是因为分享的出现和存在,才使得新时期创客运动蓬勃发展并将创客的作用和意义上升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与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特征相吻合、相融合。
创客教育的造物分享:促进和激励创客造物升华和过程模式演化提升
单从造物创新的角度,历史上当然存在许多通过造物创新的人。但他们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称为创客,因为他们没有现代社会特征下的“互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后所形成的造物者间跨地域和跨时间(总起来为跨时空)的广泛互联、交流、互助、协作甚至合作。所以创客的名称直到10多年前才正式出现,根本在于有了分享。
创客造物的分享其实很简单,其在造物的全过程中随时(前提是自身想到和愿意时)将其欲交流和展示的内容,通过当面交流(线下)或互联网上(线上)的多种形式,尤其是创客互联社区(community of creation)中的同兴趣者交流方式,相互了解和讨论(甚至批判和争论),最终体现在对造物者本身的实践和行动帮助上。通过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同时尽可能地展示所有技术细节,创客们聆听建议获取启发,整合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创意,自此提升自己的作品。
目前,线下和线上都已有很多种分享的方式。线下,有各种创客空间、论坛、交流会、产品分享会和创客嘉年华等;线上,有各种简单通过邮件交流直至由专业爱好者建立的专业“互联社区”(有的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交流网站)。这些社区或论坛(名称各异,但性质大多相同)一般都由创客中的“好事者”创立,或原本就是某种专业机构或设备厂商等的销售咨询窗口。在这里,创客爱好者们学习、讨论使用、创设和挖掘新技术、鼓励创新与原型化,不单讨论想法,还讨论作品成型和不断修改,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忠实实践过程。然后,创客爱好者们在实践中学到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
目前,在线下,许多地方已建立了类似创客空间的场所(国内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进),非常值得创客前去。更重要的是,在线上,互联网上的各种交流社区或论坛几经火热或沉沦,已开始逐渐趋向专业化、专门化、固定化,一般都有较为固定的群体,彼此熟识。有时,大家交流多了,线上的活动还会偶尔拓展到稳定的线下聚会。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创客的机遇和便利,让传统的创客行为提升到了新时代的更优模式,创客活跃的舞台有了全新的概念。
根据各类创客的交流兴趣和服务需求,许多社区大多集中在以工程化为导向的主题上,例如电子、机械、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智能化主题等,不仅提供硬件/软件的支撑(如学习教程和说明书、专业元部件的提供和购买服务等,尤其是开源硬件/软件),也包括相关工具的使用指导等(如激光切割机等),还包括传统的金属加工、木工及艺术创作(如铸造、手工艺品等)等的提升,还可有很多学术前沿、技术趋势、专业发展等的动态信息和讲授等。举例而言,Arduino是目前火热的学生单片机学习及应用典型器件之一,世界上有很多专门的社区,依托专门的厂商和专业研发机构,提供讨论、指导,帮助玩创者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经验,实现全方位的需求满足,很是方便。
从分享的内容来看,几乎和造物创新有关的事情都可被交流,甚至有时为了放松,一些和造物不相关的内容也可出现在交流中。例如,设备的获取信息、使用心得,技术的学习理解、使用方法,设计的思路方式、技术选择,制作的材料工艺、步骤流程,创新的理念倾向、追求目标,结果的成功经验、价值效应等。不懂的,可求教;想学习的,可拜师;买不到的,可寻求;搞不定的,可请高手。分享几乎成了创客在造物中的一种家常便饭,分享者之间事实上成了最亲密的、谈得来的、离不开的人。有些人如果每天没有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甚至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觉缺了点儿什么(上瘾了!这是创客痴迷分享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分享方式看,参与交流的人可以是一对一到多对多。在分享中,有时交流得很热烈,乱成一锅粥;有时又可能十分冷清,数天无人问津。除了讨教和问答之外,交流者在讨论中有的相互赞同,有的相互反对,有的相互争吵,甚至有的还相互攻击(笑)。无论怎样,多数都是围绕着造物的内容(例如思路、方案、技术选择、工具选用、实验方法、作品效果、意义成效、市场前景、社会取向、伦理道德……)进行讨论,一般都不会上升到之外的人身攻击(骂得很凶也是有的,笑)或其他方面。不管水平高低和时间长短,无论性别个性和地域种族,交流中大家作为创客都是平等的,多数会牺牲自己而帮助他人,都愿意秉承和体现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友爱精神,那些不符合这种精神的人时间长了一般都会因不受欢迎而被踢出。慢慢地,交流者们就像一家人(尽管可能从未谋面),即使新手路过或进入也会得到很好的“接待”或“照顾”,“有求必应”。有些社区随着时间推移,还专门实现了“社员”的规范管理,例如分级、分类、设置角色、提供任务分工等,体现出了更高水平的交流内涵。
从更高层面归纳,分享为创客实现创新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新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创客们可以更好地获取资源、交流启智、交互促能、交叉弥补、互相启发、互相批判等,例如,通过交流,使得个人的能力得到拓展,更使得创客作品中有很多跨界的合作,实现艺术、工程、电子等领域的各种整合。最终,在很高的程度上,创客突破时空限制、能力限制、资源约束、智慧单一、个人局限、思维僵化、缺乏生活、学科局限等,使得原本个人不可造、不能造和造不成一跃成为可造、能造和能造成。非常肯定地说,这样一种基于信息互联的合作造物机制,即所谓的“无利益化合作造物”,能够更好地发挥众人创新的群体智慧,使得这个社会的创新走上更高的能级,让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实质的提升。
当然,我们需要强调,创客在分享中本质上可能会涉及到未来知识产权的问题。根据新时期创客理论,创客之所以为创客,核心原因是他们一开始就把利益追求放于第二位,他们热衷于发现最好的造物方式和最好的造物结果,而并非想从结果中获取利益。尽管随着时间发展,有一部分创客以追求利益为核心,不再是纯粹的创客,但这改变不了创客的本质特征。尤其值得欣赏的是,创客通过分享实现自我炫耀和自我欣赏,通过满足感取得创客最根本的动力是最关键的。
另外,现在的造物往往开始变得与市场需求直接关联,这就是所谓的新时期“创新的民主化”学说,其核心是用户参与设计、用户决定生产,将设计者与消费者直接变为一体,这种变化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不影响新时期创客分享的实质。
总之,在创客教育中,教会创客分享的方法和能力,才能使其成为真正的新时期创客。设想一个场景,一个人想造物(有想法)但仅靠自己做不到,他是不是应该进入社区,提出想法求助,然后就会有人帮他呢?是的,假如你是这样的创客状态,不妨试试看!
创客教育的造物分享:促进和激励创客造物升华和过程模式演化提升
单从造物创新的角度,历史上当然存在许多通过造物创新的人。但他们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称为创客,因为他们没有现代社会特征下的“互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后所形成的造物者间跨地域和跨时间(总起来为跨时空)的广泛互联、交流、互助、协作甚至合作。所以创客的名称直到10多年前才正式出现,根本在于有了分享。
创客造物的分享其实很简单,其在造物的全过程中随时(前提是自身想到和愿意时)将其欲交流和展示的内容,通过当面交流(线下)或互联网上(线上)的多种形式,尤其是创客互联社区(community of creation)中的同兴趣者交流方式,相互了解和讨论(甚至批判和争论),最终体现在对造物者本身的实践和行动帮助上。通过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同时尽可能地展示所有技术细节,创客们聆听建议获取启发,整合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创意,自此提升自己的作品。
目前,线下和线上都已有很多种分享的方式。线下,有各种创客空间、论坛、交流会、产品分享会和创客嘉年华等;线上,有各种简单通过邮件交流直至由专业爱好者建立的专业“互联社区”(有的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交流网站)。这些社区或论坛(名称各异,但性质大多相同)一般都由创客中的“好事者”创立,或原本就是某种专业机构或设备厂商等的销售咨询窗口。在这里,创客爱好者们学习、讨论使用、创设和挖掘新技术、鼓励创新与原型化,不单讨论想法,还讨论作品成型和不断修改,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忠实实践过程。然后,创客爱好者们在实践中学到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
目前,在线下,许多地方已建立了类似创客空间的场所(国内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进),非常值得创客前去。更重要的是,在线上,互联网上的各种交流社区或论坛几经火热或沉沦,已开始逐渐趋向专业化、专门化、固定化,一般都有较为固定的群体,彼此熟识。有时,大家交流多了,线上的活动还会偶尔拓展到稳定的线下聚会。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创客的机遇和便利,让传统的创客行为提升到了新时代的更优模式,创客活跃的舞台有了全新的概念。
根据各类创客的交流兴趣和服务需求,许多社区大多集中在以工程化为导向的主题上,例如电子、机械、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智能化主题等,不仅提供硬件/软件的支撑(如学习教程和说明书、专业元部件的提供和购买服务等,尤其是开源硬件/软件),也包括相关工具的使用指导等(如激光切割机等),还包括传统的金属加工、木工及艺术创作(如铸造、手工艺品等)等的提升,还可有很多学术前沿、技术趋势、专业发展等的动态信息和讲授等。举例而言,Arduino是目前火热的学生单片机学习及应用典型器件之一,世界上有很多专门的社区,依托专门的厂商和专业研发机构,提供讨论、指导,帮助玩创者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经验,实现全方位的需求满足,很是方便。
从分享的内容来看,几乎和造物创新有关的事情都可被交流,甚至有时为了放松,一些和造物不相关的内容也可出现在交流中。例如,设备的获取信息、使用心得,技术的学习理解、使用方法,设计的思路方式、技术选择,制作的材料工艺、步骤流程,创新的理念倾向、追求目标,结果的成功经验、价值效应等。不懂的,可求教;想学习的,可拜师;买不到的,可寻求;搞不定的,可请高手。分享几乎成了创客在造物中的一种家常便饭,分享者之间事实上成了最亲密的、谈得来的、离不开的人。有些人如果每天没有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甚至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觉缺了点儿什么(上瘾了!这是创客痴迷分享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分享方式看,参与交流的人可以是一对一到多对多。在分享中,有时交流得很热烈,乱成一锅粥;有时又可能十分冷清,数天无人问津。除了讨教和问答之外,交流者在讨论中有的相互赞同,有的相互反对,有的相互争吵,甚至有的还相互攻击(笑)。无论怎样,多数都是围绕着造物的内容(例如思路、方案、技术选择、工具选用、实验方法、作品效果、意义成效、市场前景、社会取向、伦理道德……)进行讨论,一般都不会上升到之外的人身攻击(骂得很凶也是有的,笑)或其他方面。不管水平高低和时间长短,无论性别个性和地域种族,交流中大家作为创客都是平等的,多数会牺牲自己而帮助他人,都愿意秉承和体现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友爱精神,那些不符合这种精神的人时间长了一般都会因不受欢迎而被踢出。慢慢地,交流者们就像一家人(尽管可能从未谋面),即使新手路过或进入也会得到很好的“接待”或“照顾”,“有求必应”。有些社区随着时间推移,还专门实现了“社员”的规范管理,例如分级、分类、设置角色、提供任务分工等,体现出了更高水平的交流内涵。
从更高层面归纳,分享为创客实现创新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新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创客们可以更好地获取资源、交流启智、交互促能、交叉弥补、互相启发、互相批判等,例如,通过交流,使得个人的能力得到拓展,更使得创客作品中有很多跨界的合作,实现艺术、工程、电子等领域的各种整合。最终,在很高的程度上,创客突破时空限制、能力限制、资源约束、智慧单一、个人局限、思维僵化、缺乏生活、学科局限等,使得原本个人不可造、不能造和造不成一跃成为可造、能造和能造成。非常肯定地说,这样一种基于信息互联的合作造物机制,即所谓的“无利益化合作造物”,能够更好地发挥众人创新的群体智慧,使得这个社会的创新走上更高的能级,让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实质的提升。
当然,我们需要强调,创客在分享中本质上可能会涉及到未来知识产权的问题。根据新时期创客理论,创客之所以为创客,核心原因是他们一开始就把利益追求放于第二位,他们热衷于发现最好的造物方式和最好的造物结果,而并非想从结果中获取利益。尽管随着时间发展,有一部分创客以追求利益为核心,不再是纯粹的创客,但这改变不了创客的本质特征。尤其值得欣赏的是,创客通过分享实现自我炫耀和自我欣赏,通过满足感取得创客最根本的动力是最关键的。
另外,现在的造物往往开始变得与市场需求直接关联,这就是所谓的新时期“创新的民主化”学说,其核心是用户参与设计、用户决定生产,将设计者与消费者直接变为一体,这种变化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不影响新时期创客分享的实质。
总之,在创客教育中,教会创客分享的方法和能力,才能使其成为真正的新时期创客。设想一个场景,一个人想造物(有想法)但仅靠自己做不到,他是不是应该进入社区,提出想法求助,然后就会有人帮他呢?是的,假如你是这样的创客状态,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