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EEMD的工业电能需量多步预测

来源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大用户最大需量控制是降低电网峰值负荷、节约用户电费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面向强波动性和冲击性工业电能需量控制,研究了超短期需量负荷的多步预测问题。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通过二次分解有效分离时间序列中不同频率的信号,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各信号子序列进行独立预测,最后组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很好的预测工业需量负荷变化,MAPE/MAE/NRMSE精度指标基本控制在2%以内,明显优于多种现行主流时序预测模型和最新文献方法,且消除了多步预测的传递误差,预测模型精度和稳定性满足需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负荷预测;电能需量;EEMD;LSTM
  Abstract:The maximum demand control of large power users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to reduce the peak load of power grid and save the cost of power users. Aiming to control the industrial power demand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fluctuation and imp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ulti-step forecasting problem of ultra-short term demand load.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the signal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re effectively separated by twice decomposition. Then, the long short memory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independently predict different signal subsequences, and finally the subsequenc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comb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well predict the industrial demand load, and the indices of prediction accuracy, such as MAPE, MAE, and NRMSE, are all controlled within 2%, and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several classical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odel, as well as the latest literature algorithms. The transfer error is also eliminated in the method, which represents good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stability to meet the demand of demand control.
  Key words:load forecasting; electricity demand; EEMD; LSTM
  峰值負荷是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负荷在时间上的不均衡将产生巨大的峰谷差,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降低电网运行经济性。因此,针对大型电力用户,目前普遍实现两部制电价[1],即由需量电费和电度电费构成总体用电成本,大电力用户可以通过有效的需量预测和控制技术降低峰值负荷,从而节约需量电费成本,并促进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针对工业电力大用户的需量预测问题开展研究。在实际生产场景中,工厂能源网络结构复杂,电能需量负荷受多种设备共同影响,超短期的冲击性波动负荷往往难以预测。同时由于需量计费模式的特点,往往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量进行连续多步预测以实现负荷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加大了预测的难度。
  需量负荷预测实际上是经典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从不同预测周期的长短进行划分,电力负荷预测通常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超短期问题[2-4]。与长期、中期负荷相比,短期/超短期负荷具有非平稳非线性特征,通常不具周期性。其中,短期负荷容易受到包括重大活动、天气变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5],而超短期负荷更多受自身内在规律控制,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
  因良好的非线性逼近和自适应学习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等机器学习方法在短期/超短期负荷预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6-8]。目前最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模型主要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改进版本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这主要得益于该类模型良好的时间上下文关联分析能力。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参数的选取对经验依赖高,由于参数对模型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学者尝试引入参数优化方法改善模型。文献[9-11]分别采用蚁群优化、粒子群优化等群体智能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文献[12]利用受限玻尔兹曼机对深度神经网络参数预训练,以上方法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均取得了比经验参数模型更好的效果。
  图1 最大电能需量控制流程考虑原始负荷序列包含多种信号的交叠,采用原始数据序列预测难以有效区分交叠子信号中的隐含特征,对原始数据序列采用信号分解方法得到不同模式的子序列,成为提高预测精度的另一方法。经验模态分解、变分模态分解、小波分解等信号处理方法均被用于负荷预测中[13-16],通过将负荷数据序列分解为不同评率特征的子序列,对子序列进行独立预测和结果组合,可以实现预测精度提升,表明了信号分解对复杂时间序列预测的有效性。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在负荷预测中得到了较好应用 [17-19],其优势在于挖掘数据隐含的深层特征。信号分解加深度学习可以实现特征分离和特征挖掘的良好互补,在负荷预测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20-21]。   考虑的电能需量是一种频繁波动和冲击性短时负荷,实现生产环境中所需的高精度预测模型存在难度。针对工业电力大用户的超短期电能需量多步预测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EEMD的信号分解方法,通过二次分解有效分离不同频率的信号,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时序神经网络对不同信号子序列进行独立预测及预测结果组合,提高预测精度和模型稳定性。
  1 问题描述
  电能需量是一种特殊的电力负荷,是按一定时间间隔计算的功率平均值,实际应用中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5分钟,是一种典型的超短期分钟级负荷。为保障用电平稳,售电部门针对电力大用户实施两部制电价,根据结算周期的最大需量值单独计算电力用户的需量电费。该种模式下,短时峰值需量将导致整个结算周期的高昂需量电费,为此电力大用户通常实施最大需量控制来降低电费成本。
  对工业电力大用户而言,其能源网络结构复杂,由于影响因素多,计算周期短,需量负荷经常呈现瞬时冲击特性,准确预测困难。当需量预测值比实际值大时,容易造成最大需量的误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当预测值比实际值小时,容易造成最大需量的漏报,使得实际最大需量超过预设限定值,增加需量电费成本。为实现有效的最大需量控制,首先要保证需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及稳定性。
  此外,工业电力负荷按设备和工艺特点,存在多种负荷类型,为实施最优需量控制,需要考虑各类负荷的特点,综合采用多种策略调节负荷实现需量负荷避峰。为保证各类负荷调节的反应时间,需量预测需要给出未来多个连续间隔周期内的需量负荷值,即基于历史负荷序列{xi-n 1,…,xi-1,xi},预测未来负荷序列{xi 1,xi 2,xi m,其中,xi为第i个时间间隔的需量负荷值,n和m分别负荷预测的输入和输出步长。如图1描述了本文研究中所需的预测1/3/5分钟提前期的需量负荷。
  2 基于二次EEMD的需量预测方法
  2.1 集成经验模式分解(EEMD)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一种用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它能将复杂信号分解成拥有物理意义的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和一个残差序列,IMF可以作为后续分析方法的输入,以完成复杂的工作。任意时刻t的原始信号x(t)与IMF分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解等常用信号分解手段相比,EMD可以根据信号本身特征进行分解,不用事先确定基函数,分解过程简单直观。但是受原始序列时间尺度特征影响,EMD存在着模态混叠问题,影响了分解的质量及其应用。针对EMD分解方法的模态混叠问题,噪声辅助分析方法集成到EMD中,提出了EEMD方法,其流程是:
  (1)在原始序列中加入给定振幅的噪声序列;
  (2)将加入噪声后的时间序列进行EMD分解得到该时间序列的固有模态函数子序列;
  (3)按设定迭代次数重复(1)和(2)操作;
  (4)將所有迭代次数中得到的固有模态函数子序列求集合平均,作为最终的固有模态函数子序列分解结果;
  (5)将原始时间序列减去所有最终的固有模态函数子序列之和,得到残差序列。
  本文噪声采用振幅标准差为0.05的高斯噪声,迭代次数设为100。由于EEMD有效处理了模态混叠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好的IMF分量,因此EEMD得到了比EMD更广泛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基于EEMD信号分解可以显著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精度。
  2.2 基于二次EEMD的需量预测方法
  经验分析表明,EEMD分解得到的低频子序列虽然变化较为平缓,但是振幅大,代表了时间序列的整体变化趋势;高频子序列振幅不大,体现了时间序列中的随机信息。在对IMF子序列进行预测时,低频子序列通常能够较好拟合,而高频子序列拟合比较困难,若能对高频子序列更好预测,模型精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为此,考虑对高频子序列叠加后进行二次分解,并提出一种基于二次EEMD的需量预测方法T-EEMD-LSTM,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收集历史负荷数据构建负荷时间序列;
  步骤二,对时间序列中的数据进行清理和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
  步骤三,一次EEMD分解:利用EEMD信号分解算法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成若干个IMF子序列和残差序列,其中IMF子序列按频率分为高频子序列、低频子序列;
  步骤四,二次EEMD分解:对步骤三中得到的高频子序列相加求和合成新的序列,归一化后利用EEMD分解算法对新的序列再次分解,得到分解后的若干个IMF子序列和残差序列r,具体流程如下:
  以上所提出的T-EEMD-LSTM预测方法的总体流程框架如图2所示。
  2.3 LSTM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中,对各个IMF分量和残差序列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进行预测。LSTM将RNN的每个循环单元转变为更复杂的模拟计算机单元,适于进行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所需的偏微积分计算,克服了梯度消失问题,能有效减少模型训练时间并提高学习长期依赖信息的能力。图3描述了LSTM循环单元基本结构,引入细胞状态c代表需要沿时序传递的信息,并通过遗忘门、输入门和输出门三个门来保护和控制c。图中xt为t时刻输入,ht为t时刻输出,ft为遗忘门的输出,it为输入门的输出,ct为t时刻细胞状态,ot为输出门的输出。
  图4 LSTM网络分层结构本文方法中的LSTM网络采用如图4所示的多层结构:第一层为Input输入层,输入特征矩阵;第二和第四层为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层;第三和第五层为Dropout层;第六层为Dense全连接层,采用线性激活函数根据输出维度输出结果。在构建本文实例模型时,两层LSTM网络分别设置为50个和100个隐层单元,激活函数为sigmod和tanh函数,输入数据被构造为(None, 10, 1)形状的张量结构给输入层,输出层对应(None, 5)形状的矩阵结构,LSTM层后的Dropout层丢弃率为0.2。为保证超参数选择的鲁棒性,采用Adam算法作为模型优化器的优化算法。   LSTM网络模型采用多输入多输出方式,模型的输入数据为由参数
其他文献
针对已有的微表情识别中由于微表情变化幅度不明显,导致细微特征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丢失,从而使模型的性能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特征的微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变化幅度相对明显的区域对微表情识别的影响,根据生理学研究对微表情变化相对活跃区域进行局部切割,并使用并行神经网络分别对局部区域和全局区域提取特征;然后采用一种能够提取特征级运动信息的运动特征提取模块从空间特征图中学习到运动特征,将运动特征和
空间调制型全偏振计算成像同时获得可见光和红外通道图像,但是受探测器限制,2个通道的图像空间分辨率不一致,给后端的图像融合及目标探测过程带来不便.为此,提出基于场景特征迁移学习的空间调制型计算成像超分辨率方法.首先在分析空间调制计算成像的相同场景异源图像特点基础上,构建场景特征迁移模型;然后建立改进场景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并选择修正线性激活函数,同时增加空间分辨率一致性约束;再设计最优光谱迁移响应学
摘 要:提出了一个双频连续波雷达系统用于检测木材中的白蚁活动,建立了一个双频CW系统检测算法,利用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开发并测试了一个软件雷达系统,其中多普勒的变化反应白蚁的活动,同时分析了被腐蚀木材中白蚁的存活性。实验表明,通过调整木材和检测仪器的间距,对功率频谱和相位数据采集分析,结果确定木材和检测仪器的间距最小为50厘米;相位信息也是确定白蚁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关键词:双频;连续波雷达
烧结断面火焰图像受烟尘与光晕干扰,图像中火焰边缘与料层区域出现模糊退化现象.为解决传统基于二维图像特征的显著性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地获取断面火焰图像实际显著区域的问题,提出基于边界连通性与多核Boosting的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在图像颜色空间转换过程中采用色彩去相关原理,利用边界连通性与暗通道先验获取初始显著性图,提高初始显著性模型的检测水平;然后根据断面火焰图像超像素区域自身信息、区域方差和区域对
摘 要:采用Cree公司提供的CGH40010F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作为有源器件,设计了一款工作在2.2 GHz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利用ADS软件对功率管的偏置电路进行设计的仿真,利用阶跃式匹配方法扩展了带宽,通过对功率管寄生参数的仿真,有效地提高了功率附加效率(PAE)。仿真结果表明,在2.1 GHz~2.3 GHz的频率范围内,小信号S21增益为12.03 dB~12.77 d
摘 要: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系统的单极接地故障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接地故障电流暂态特性的分析对于故障检测、保护设置、系统参数的进一步优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首先,在基于MMC拓扑结构的中压直流系统一定的调制策略基础上,通过分析故障电流的流通路径,对直流侧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复频域分析法得到单极接地故障时的等效电路,通过计及故障时刻各相桥臂子模块投入数
摘 要:以提高液压油的清洁程度为目标,设计了一种智能电磁吸附式液压油净化装置。首先,以电磁平板、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传感器为硬件核心,完成了智能净化装置的结构设计。其次,利用传感器对净化装置两端压力进行自动实时检测,并将得到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阀值进行比较,控制压力继电器、电磁换向阀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智能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控制。最后,利用FLuidSIM搭建了智能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模型,并以此为
摘 要:针对传统的变电站二次回路监测方法存在实时性差、监测过程准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变电站二次回路在线监测方法。首先,利用VR技术模拟变电站实际情况,对环境信息进行三维采集,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根据其中的各主要状态参量实现变电站监测信息融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回路状态判断指标,对变电站二次回路状态进行判定,得到变电站二次回路安全等级信息。將其与警戒值进行对比,若等级信息超出警戒
摘 要:为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监测准确性和网络传输性能,设计了无线通信网络的电力系统设备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首先采用无线通信采集电力系统设备现场数据,监控终端将该数据传输到移动基站,然后通过服务器传输到以太网中,并把数据分别传输至监控工作站等模块,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设备远程实时监控。经验证,该系统在网络通信方面具有传输成功率高、速度快、误码率低等优势,在监控效果方面具有监控结果准确,抗环境因素影响能力强等
摘 要:针对现有输电线路需要人工巡查盯守且监测效率低的缺陷,提出新型的方案。采用MSP430F5438单片机芯片计算,通过杆塔监测子系统中的六种传感器检测出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情况,利用云存储智能摄像头采集输电线路现场视频,经由光纤通信网络传送至后台主机管理子系统。后台主机管理子系统通过高斯背景模型法,判断外力破坏情况是否符合输电线路杆塔安全距离。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稳定监测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