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k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细、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要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抽象的道理,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做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把数学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现行的数学教材就充分体现了生活和数学的紧密结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游戏、绘画、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实际上就是生活,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亲近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学习数学更加有兴趣。
  一、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教育小学生学习数学,就要从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尤其是在教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概念的时候。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分类”这一概念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问题:“你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会发现超市不同的货架上东西也都不同,那么都有哪些呢?”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他们的答案很多,并且回答一发而不可收拾,如吃的(点心)、喝的(饮料)、玩具(汽车、手枪)、文具(笔本)、日常用品(毛巾、香皂)等等。这时,我对学生说道:“对,大家说的都很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出了这堂课要讲的“分类”的概念,使学生轻松而愉快地接受了“分类”这一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让学生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我认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引入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的教学策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教材中安排的“生活中的数”和“生活中的数学”等板块,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有关数的表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小学生来讲,生活中那些具体形象的东西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兴趣,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导他们的学习。例如,在教授“认数”这一课时,我就采用了具体形象的事物和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像粉笔直又直,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买东西,6像哨子吹声音,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甜又甜,9像气球空中飘。”抽象的九个数字,通过这首有趣的儿歌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每一个数字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这样的数学学习,被披上一身美丽、漂亮的衣服,给小学生的思维插上了一对会飞的翅膀,变得轻松而又愉快,数学知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渗透到了神奇的童话故事当中,小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三、还原学生的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数学,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国家的科技进步、卫星上天也离不开数学。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要为他们创设生活情景,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数学问题还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去。例如,教材在讲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就是通过“摆圆片”的数学游戏以及“最喜欢吃的水果”等生活情景,把数学问题还原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了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注意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学知识的有关材料,激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和数学的美。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然后又提出问题:“同学们,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学生积极寻找方法。学生利用自己的草稿纸,把折叠好的三角形简拼,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正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再经过观察发现了很多问题: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的相等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等的关系。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既享受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数学的美。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看法,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还原数学于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家长出于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教师,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一直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他们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乐意与他们交谈。  在和家长沟通时,我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教师合作。有时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甚至改
本文用四氧嘧啶诱导产生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糖尿病产生后第4,8,12周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匀浆山梨醇通路活性,肌醇含量和哇巴因敏感的和不敏感的 ATP 酶活性。与同龄正常对照
苏教版教材必修40第69页的“思考: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前面所学的向量共线定理.在内容和表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起了我的关注。
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目前,它已跻身于我们阅读教学之中,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亮点”。那么,如何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三大变化,即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学层次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然而,这三大变化仍然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改革的终极目标尚有
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跃动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就是师、生、本情感流动的一个过程。思想情感的感知、体验、激活、领悟应当贯穿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在教学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我们如果能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中学生,引导他们阅读,就意味着学生能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让中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诗品》有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学作品的"空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参与完形想象的思维活动,并营造出模糊、朦胧的意境。然而,一个人想象水平的高低与其生活阅历的
大师之笔,赋予人物的一言一语,一笑一啼,皆内涵深刻。本文列举了鲁迅《祝福》中众人阻止祥林嫂摆桌子的场面和曹雪《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众人探望的场景,体现了蕴藏于平淡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