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124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是一种训练他们快速有效的重要读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积极、活跃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学生一旦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与阅读技巧,就能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积累
  中国分类号:G623.2
  引言
  小学语文中的课外阅读是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开阔眼界,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现在很多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功利性太强,大都为某一学习目标来确定数目。比如为作文的写法而目的性地进行阅读,所以选择刊物大都是以作文法之类为主。虽然作文法一类的读物中有成功的学作范例与写作方法的推荐。然而,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更多的对平时阅读的积累,通过积累而有下笔如有神的底气。写作方法的读物不是课外阅读唯一的或是最终的目标。
  1.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注重的是体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所学到的方法与经验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手脑并用。既要对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的章节进行备注或者进行摘抄,也要在读书以后多写观后感。这样不但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还能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激励和引导去探索总结新的学习方法,激活他们阅读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把学生从被阅读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课外阅读变得有趣、有恒且有效。
  2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學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著名的心里学家和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曾经说过,学习当中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才是真正对学习最好的刺激。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只有拥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投身到课外阅读当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应当竭其所能去创造机会和条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阅读应当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晨会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通过内容简介或是讲故事的形式,尤其在降到情节最为紧张的时候,戛然而止,来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学生会主动跟教师借书一看,当他们拿到书的时候便会如饥似渴地去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跟其他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就不再是一种课业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教师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读完刊物,体会和积累当中的语言信息,在自己的写作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是妙笔生花。这样的快乐阅读更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地把”要我阅读“转换成”我要阅读“,学生在这样长期的阅读积累中,不断开拓视野,内存变得更加强大,就不必担心写作的时候不能大量且快速的输出了。
  3.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读书通过相关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读书能力。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外阅读机会。
  (1)以课文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为着眼点。将教材当中的课文作为阅读的出发点,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去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再在课后阅读中再去研读该种题材的的其他作者的代表作。比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这一篇文章,他写作的主旨是表现伟大的母爱,而通过联想,我国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同样也是一篇歌颂母爱的诗。用这种方式,可以延伸阅读范围,其乐无穷。
  (2)围绕课内写作所开展的课外阅读。很多学生都不会写作文,一遇到作文,就手足无措,无从下笔。但我们都知道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光靠教师的口传心授是不可以的,更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的阅读才能真正感悟和掌握,所以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要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促成写作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的活动;组织学生做小记者,通过采访活动,为学校广播电台或者报刊写稿,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各种主题的读书活动等等。
  (4)订阅报刊。低年级的学生要人手一刊,中年级要达到一人两刊。各班都要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班级,办好班级的“班级图书角”,并比赛看哪个班级的图数量更多。教导学生要爱护书籍,并要选一两位图书管理员对日常同学间的借书与还书进行管理,还要交给学生必要的修书方面的技巧,让他们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5)背诵优秀的诗文。通过背诵优秀诗文,来增加学生对文学素养的积累。定期开展赛诗会或者讲故事会等等,每期都评选“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
  (6)做读书笔记。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学会分析、思考,其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做读书笔记。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要采取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只要求他们记住作者以及阅读时间,稍高一点则要求摘抄读物中的美词佳句,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应当要求他们写读后感和读书心得,并组织班级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7)为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定期举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我们爱祖国读书月”活动;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学习雷锋读书月”活动;以阅读科普读物为主题的“十万个为什么读书月”活动等等。
  (8)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尚处在从想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教师如果仅用单纯的语言对他们所学内容进行叙述,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更无从说起增强寻求知识的欲望了。近年来,多媒体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当中,它的直观形象性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事物的形象、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能够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结语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活跃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中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
  参考文献
  [1]杨菊卿.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1(7):164-165.
  [2]郝建民.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3):10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认清自己的定位,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来提高所有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要根据数学教材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早日形成。本文将对于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优化  中国分类号:G633.6  一、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注重从学生熟悉
本文从扩散过程的物理耗散特性出发,藉刻划多体系统不可逆过程演变方向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改进了M5V3的水平扩散方案,以一个具有解析解的著名的Burgers方程和美国带来严重社会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高效课堂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国分类号:G642.421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
本文以石台矿23113工作面为例,介绍了采煤工作面高位钻孔抽放瓦斯的原理、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的:分析对比无痛人流术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接受人工终止妊娠的孕妇共26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所有孕妇分为药物流产组与无痛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着重让学生感悟以及体味文本的内涵,强调让学生从整体角度来把握阅读文本的内容。本文针对新课改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尝试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G633.3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加快和深化,人们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技能及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
通过回顾进行校级创新性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经历,总结本次实验的所使用到的方法,并对所行的方法进行回顾.为以后相似的解剖学观测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普外科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因素,研究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诊治的发生尿潴留的普外科手术后患者80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普
分析了杨庄煤矿主采煤层瓦斯赋存与涌出特征,探讨了井田地质构造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并对矿井深部开采煤层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It is discussed with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rchitecture for a mobile robot tonavigate in dynamic and unknown indoor environments. The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