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鹤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延续上年以来高位运行态势,持续攀升至6、7月份的最高点后,8-10月随着后翘因素的消失,上涨幅度趋缓且逐步回落,10月已降至年初水平,但仍在上涨区间内运行,11月份鹤壁市CPI继续延续上月态势,涨幅加速回落,首次破“4”。本文针对2011年全年物价水平,提出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鹤壁市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14-01
2011年鹤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延续上年以来高位运行态势,持续攀升至6、7月份的最高点后,8至10月份随着后翘因素的消失,上涨幅度趋缓且逐步回落,10月份已降至年初水平。但仍在上涨区间内运行,到11月份同比涨幅已跌破4%。据鹤壁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4.2%;食品价格上涨9.5%,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与上月持平,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1%。
一、居民消费价格的运行特点
与2010年同期同比,八大类商品呈五升二降一平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4.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6%,另外,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0%,衣着类价格下降1.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
1.食品类同比上涨9.5%,是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淀粉及品、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调味品、糖、干鲜瓜果、液体乳及乳制品、在外用膳食品等价格,分别上涨5.6%、6.0%、14.6%、31.1%、6.5%、8.0%、8.4%、3.4%和12.6%。
2.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5%,成为推动CPI上升的第二大因素。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0.2%,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2%,自有住房价格上涨9.7%。物业管理费用上涨35.6%。
3.工业品价格涨跌互现,总体上涨0.5%。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有:家具、耐用消费品、个人饰品类、车用燃料及零配件类、砖、水电燃料类等,其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2.1%、3.6%、7.6%、12.7、2.0%。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下降3.0%,通信工具价格下降2.3%。
4.服务项目价格略有上涨。11月份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理烫发费上涨6.1%,洗浴费上涨4.4%,家庭服务上涨30.7%,物业管理费价格上涨35.6%,电影票上涨19.6%。
具体变动情况如下表:
二、GPI增幅趋缓的主要原因
1.今冬以来各农产品市场和各大超市货源充沛,市场供应充足。本地新鲜蔬菜陆续上市,产量多,各市场鲜菜及农产品价格低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压力。从同比看,鲜蛋和鲜菜较上年同期分别下跌了2.1%和19.4%。生姜、大蒜跌幅也超七成,2010年一度在农产品市场上称雄的“姜你军”、“蒜你狠”风光不再。
2.11月份,翘尾因素已衰减到0.2个百分点,几乎为零。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CPI涨幅逐步回落。
3.受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非食品价格涨幅也小幅下调。
三、稳定市场价格的建议
1.针对市场最为关心的猪肉、牛肉和羊肉市场,建议修订完善预警指标和调控措施。加强生猪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
2.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
3.掌握好政策性调价项目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安排好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4.关注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影响,关注突发事件对物价的影响,群策群力,把物价调控在一个合理的目标内。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鹤壁市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14-01
2011年鹤壁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延续上年以来高位运行态势,持续攀升至6、7月份的最高点后,8至10月份随着后翘因素的消失,上涨幅度趋缓且逐步回落,10月份已降至年初水平。但仍在上涨区间内运行,到11月份同比涨幅已跌破4%。据鹤壁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4.2%;食品价格上涨9.5%,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与上月持平,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1%。
一、居民消费价格的运行特点
与2010年同期同比,八大类商品呈五升二降一平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4.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6%,另外,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0%,衣着类价格下降1.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
1.食品类同比上涨9.5%,是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淀粉及品、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调味品、糖、干鲜瓜果、液体乳及乳制品、在外用膳食品等价格,分别上涨5.6%、6.0%、14.6%、31.1%、6.5%、8.0%、8.4%、3.4%和12.6%。
2.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5%,成为推动CPI上升的第二大因素。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0.2%,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2%,自有住房价格上涨9.7%。物业管理费用上涨35.6%。
3.工业品价格涨跌互现,总体上涨0.5%。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有:家具、耐用消费品、个人饰品类、车用燃料及零配件类、砖、水电燃料类等,其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2.1%、3.6%、7.6%、12.7、2.0%。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下降3.0%,通信工具价格下降2.3%。
4.服务项目价格略有上涨。11月份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理烫发费上涨6.1%,洗浴费上涨4.4%,家庭服务上涨30.7%,物业管理费价格上涨35.6%,电影票上涨19.6%。
具体变动情况如下表:
二、GPI增幅趋缓的主要原因
1.今冬以来各农产品市场和各大超市货源充沛,市场供应充足。本地新鲜蔬菜陆续上市,产量多,各市场鲜菜及农产品价格低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压力。从同比看,鲜蛋和鲜菜较上年同期分别下跌了2.1%和19.4%。生姜、大蒜跌幅也超七成,2010年一度在农产品市场上称雄的“姜你军”、“蒜你狠”风光不再。
2.11月份,翘尾因素已衰减到0.2个百分点,几乎为零。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CPI涨幅逐步回落。
3.受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非食品价格涨幅也小幅下调。
三、稳定市场价格的建议
1.针对市场最为关心的猪肉、牛肉和羊肉市场,建议修订完善预警指标和调控措施。加强生猪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
2.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
3.掌握好政策性调价项目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安排好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4.关注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影响,关注突发事件对物价的影响,群策群力,把物价调控在一个合理的目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