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从知识的“讲授者”向“提问者”转换。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谈谈如何有效把握提问的切入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是语文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而巧妙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巧设问题,可使课堂呈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良好效果。
一、有的放矢,从重难点处切入
正如射箭要对准靶心一样,设置问题也要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文本的重难点。文本中那些或隐或现地牵扯到主题或重要观点的词句,是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节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弄清这些,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例如笔者在讲授郁达夫《故都的秋》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握题眼“故都”和“秋”,从内容与写作手法对文本进行赏析。为此,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故都”是什么地方?(追问:为什么是“故都的秋”不是“北平的秋”?)2.作者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3.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4.作者调动哪些感官体现故都秋的特点?抓住这些节点,学生就把握了“悲凉”的情感基调,再结合作者的身世、性格及写作背景,就易于感悟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以及忧郁、孤独的心境;进而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二、一叶知秋,从细节处切入
字词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字里行间都隐藏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我们只有找出关键字词句,在此处设问,引导细细品味,精读深思,才能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味”。
笔者在讲授《祝福》对,为了引导学生对祥林嫂人物形象描述刻画的作用,设置了以下问题链:1.作者从哪些角度刻画了祥林嫂的形象?2.为什么四十上下的人的头发白得这么快呢?3.她仿佛是木刻似的说明了什么?4.“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她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一个立体化的祥林嫂的形象凸显在学生头脑里,把旧中国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悲惨的人生境遇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唤起了学生对祥林嫂以及有类似遭遇的下层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
三、由浅入深,从知识延伸点切入
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就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注重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在新旧知识的延伸节点上巧妙設计提问,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在每个分枝上繁衍生息,形成立体交融的知识网。
讲授李清照《声声慢》时,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结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字为重点,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愁?作者到底愁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去抒发愁情的?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意在一步步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愁的原因,抓住文章“思想情感”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择“酒、风、雁、黄花、梧桐、雨、黄昏”等意象的写的目的,理解作者的愁思;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运用的妙处和效果。在知识的延伸点逐层提问,让学生品味到语言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峰回路转,从矛盾冲突点切入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高中语文教材也有不少矛盾冲突的内容。作者独具匠心,表面看似矛盾,实则合乎情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抓住课文中的矛盾冲突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问题探究,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品读人物性格,理解文本主题。
冲突是戏剧发展的动力,在讲授《雷雨》时,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要梳理文中的矛盾冲突。在第二幕里,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最有代表性,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实的?一方面保留了侍萍生前的物品、生活习惯等等;一方面当对面的这个女人就是他朝思梦想的侍萍时,却说:“你来干什么?”、“谁派你来的?”。抓注这样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去分析周朴园的人物性格,进而把握特定的背景下人物性格,理解《雷雨》的主题。也为后文中周朴园冷酷的对待工人代表鲁大海(亲生儿子)做了很好的铺垫,使所有的矛盾冲突也变得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这样的“涟漪“和“灵光”,只要找准了语文课堂提问的切入点,巧妙设问,就能点燃学生思维之火,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欧健.“深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矛盾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2]洗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艺术,2009(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是语文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而巧妙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巧设问题,可使课堂呈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良好效果。
一、有的放矢,从重难点处切入
正如射箭要对准靶心一样,设置问题也要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文本的重难点。文本中那些或隐或现地牵扯到主题或重要观点的词句,是理解文本思想内容的节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弄清这些,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例如笔者在讲授郁达夫《故都的秋》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把握题眼“故都”和“秋”,从内容与写作手法对文本进行赏析。为此,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故都”是什么地方?(追问:为什么是“故都的秋”不是“北平的秋”?)2.作者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3.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4.作者调动哪些感官体现故都秋的特点?抓住这些节点,学生就把握了“悲凉”的情感基调,再结合作者的身世、性格及写作背景,就易于感悟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以及忧郁、孤独的心境;进而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二、一叶知秋,从细节处切入
字词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字里行间都隐藏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我们只有找出关键字词句,在此处设问,引导细细品味,精读深思,才能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味”。
笔者在讲授《祝福》对,为了引导学生对祥林嫂人物形象描述刻画的作用,设置了以下问题链:1.作者从哪些角度刻画了祥林嫂的形象?2.为什么四十上下的人的头发白得这么快呢?3.她仿佛是木刻似的说明了什么?4.“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她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一个立体化的祥林嫂的形象凸显在学生头脑里,把旧中国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悲惨的人生境遇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唤起了学生对祥林嫂以及有类似遭遇的下层劳动人们的深切同情。
三、由浅入深,从知识延伸点切入
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就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注重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在新旧知识的延伸节点上巧妙設计提问,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在每个分枝上繁衍生息,形成立体交融的知识网。
讲授李清照《声声慢》时,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结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字为重点,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愁?作者到底愁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去抒发愁情的?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意在一步步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愁的原因,抓住文章“思想情感”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选择“酒、风、雁、黄花、梧桐、雨、黄昏”等意象的写的目的,理解作者的愁思;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运用的妙处和效果。在知识的延伸点逐层提问,让学生品味到语言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峰回路转,从矛盾冲突点切入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高中语文教材也有不少矛盾冲突的内容。作者独具匠心,表面看似矛盾,实则合乎情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抓住课文中的矛盾冲突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问题探究,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品读人物性格,理解文本主题。
冲突是戏剧发展的动力,在讲授《雷雨》时,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要梳理文中的矛盾冲突。在第二幕里,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最有代表性,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实的?一方面保留了侍萍生前的物品、生活习惯等等;一方面当对面的这个女人就是他朝思梦想的侍萍时,却说:“你来干什么?”、“谁派你来的?”。抓注这样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去分析周朴园的人物性格,进而把握特定的背景下人物性格,理解《雷雨》的主题。也为后文中周朴园冷酷的对待工人代表鲁大海(亲生儿子)做了很好的铺垫,使所有的矛盾冲突也变得合情合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这样的“涟漪“和“灵光”,只要找准了语文课堂提问的切入点,巧妙设问,就能点燃学生思维之火,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欧健.“深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矛盾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2]洗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艺术,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