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泓志:让城市与人谈恋爱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人需要交流,人与城市需要感受。但对于每一个城市人来说,很少有人会主动感受城市,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感受。”这正是刘泓志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的地方。
  “不是只有漂亮的形象才可以形容美。”这是刘泓志对城市美学理念的理解。
  “设计将庇护所转化为家,将住宅转化为社区,将城镇转化为机遇的磁石。”这是印度著名建筑师巴克里斯纳·多西说过的一句话也与刘泓志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在华贸写字楼24层,一个可以俯瞰北京大望路商圈的落地窗前,我们见到了匆忙赶回来的刘泓志——他刚刚结束了一次紧急召开的临时会议。《南方日报》曾这样介绍他的身份:AECOM亚太区副总裁刘泓志有着26年的规划设计实践,他还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综合方案副总规划师之一、上海市204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咨询专家,积累了大量在中国及北美洲的城市发展经验。但是在和他的谈话中,并没有很多生硬的名词,他更愿意谈情感。
  “人与人需要交流,人与城市需要感受。但对于每一个城市人来说,很少有人会主动感受城市,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感受。”这正是刘泓志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的地方,“城市规划师这个行业在创造或是赋予城市新意义,同样,城市也在做出反馈,这就像是一次看似静默、实则欢畅的交流。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城市有所要求,有所期待。”俯瞰着窗外雾气氤氲的都市,刘泓志的故事如卷轴一样徐徐展开。
  与城市恋爱
  在欧洲存在这样一个小镇,生活着100多位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走进小镇,映入眼帘的是邮局、杂货店、银行、美发店等等店铺招牌,一眼看上去和普通小镇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细看就会发现,所有店面都设计得十分简陋,大多只是挂了个招牌而已,店员由一些看护人员扮演。实际上这个小镇是一个专门照顾失忆症患者的养老院,这些店铺的存在目的,只是让这些老人感觉生活在一个正常运作的城市中,而非困守在单调的养老院里。刘泓志深深地被这个小镇触动,这里打破了他曾经的美学理念,“我忽然明白不是只有‘漂亮’和‘酷’才可以形容美,严谨和精致的设计才能表达空间的美,体会一座用心关爱与照顾人群的城市,于是我开始寻找城市美学理念更深层次的意义。”
  每次造访英国伦敦,刘泓志都会从一座教堂走上千禧步行大桥,大桥的另一端穿过全球知名的泰德美术馆,美术馆的后面便是居住社区。跨过泰晤士河的步行路径把人流直接引进美术馆,美术馆的地面层是不收门票的公共空间,让居民与游客在自然行动间都能感受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与艺术。
  美术馆成为了行人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文和艺术真正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体验让刘泓志相信生活与人文应该相互融合的道理,一个城市的设计者应该可以让居民的生活成为滋养文化甚至发展文化的动力,城市文化不造假地标不走高步调,这样自然的结合才能焕发城市真正的美。
  “三种方法”指的是变换三种不同的身份去走街串巷。第一種是游客身份,用新奇的眼光和好奇的视角去发掘城市的与众不同;第二种是将自己当作城市居民,想象在这个城市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需求如何得到满足;第三种是作为城市规划者或决策者,体验城市环境的氛围和品质,设想规划设计的初衷与问题,思考这个城市需要被如何运营与管理。
  “五种感官”指的是回归人性基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多面向感知城市。城市外貌形态和建筑风格,街头的声音与人群的交流,商场的光影与地铁的味道,沿路贩卖的食物,以及站在高处俯瞰城市的质感。



  设计一座城的过程,就如同与这城市谈了一场恋爱。其间有欢欣雀跃,也有苦思冥想,由最初的懵懂到熟悉,最后仿佛与它融为一体。刘泓志对于城市的种种体验已经转化成了他对于城市之美的感悟与理解,而这也必将在他催生的每一座城市设计方案中成为继续追求的理想与情怀。
  故乡情,美国梦与中国结
  台湾城市的道路两侧多为骑楼建筑,刘泓志出生的桃园县中坜市,至今还充满了许多红砖搭建的骑楼拱廊。在他的记忆中,这种骑楼多为单层建筑,骑楼下附加一个半层的阁楼。沿街骑楼下通常是商铺,台湾湿热多雨,骑楼为居民,行人,和消费活动提供一种连续的遮阳和避雨的半公共空间。这也是刘泓志童年与邻家孩子一起嬉戏的领域。骑楼的一端有棵大榕树,爬上这棵树可以瞭望房子后方成片的稻田。骑楼和大榕树,在刘泓志幼时的心中绵延,扎根,给了他独特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这里便是幼时的刘泓志与儿时玩伴们生活的领地,是他童年记忆中不变的场景,一个专属于刘泓志的“百草园”。
  直到有一天,连排的红砖骑楼房子被推倒重建,大榕树被连根拔起……家人满心欢喜地住进宽敞高大的新楼房,刘泓志和他的玩伴们却默默追念消失的百草园。就在那一刻,刘泓志心中萌生了一个理想:维护城市记忆和温度。于是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进入建筑系研读。
  28岁时,刘泓志把这个故事写进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申请书,这是他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学校老师看了他的故事觉得很有感触,积极建议本来想申请建筑系的他坚持城市设计道路。当时对城市设计还一知半解的刘泓志,至今清楚地记着老师鼓励他的话,“城市设计会帮助你在更早的机遇里做更多可以更大程度改变人们生活的事。”
  1992年刘泓志开始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城市设计,这段时间的学习是刘泓志从钻研建筑到理解城市,从热衷个人创意到结合公共利益的转型期,同样也是新的成长起点。来自同窗多元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念,重新打开了刘泓志设计的思维大门,让他强迫自己放下已经建立的知识与技术,接受并且探索新的价值与理念,成为他“破”而后“立”的见证。   硕士两年的学习后,刘泓志进入了美国一家国际公司工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开始走访世界各地。这样的机会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城市观察和项目经验,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形成他对世界各个国家文化的认识、尊重和敏感度。“城市经验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这意味着这位设计师的背后有各式各样的城市经验作为设计思考的数据库,成为了他实践设计理念的储备力量。”
  在美国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刘泓志,2006年却决定来到北京工作。如今看来,这是刘泓志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有着两重意义,一个之于自己的成长,另一个是为了更多城市发展的受益者。他说:“回到内地,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上的归属。我有一个很长的成长过程,当我觉得自己有些能力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在跟自己有情感连结的土地上得到实践。我投入城市设计的初心,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能力把人的价值和生活的情感重新放回城市发展的优先位置上,尤其是经济利益主导的高速发展城市。”除此之外,城市设计规划专业的受众是很庞大的,会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刘泓志感叹,在中国这个发展如此快速的国家,他在美国花费十天工作能起到的影响,不如他在中国专注投入的一个小时。
  故乡情、美国梦和中国结,这三种交织的旋律在刘泓志身上都有了相应的诠释,形成了这位规划设计师身上独有的魅力。
  无序之中 有序自成
  土地是资源,空间也是资源。好比城市街道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土地资源来提供机动车交通需要,但在整个城市絕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一小部分汽车是在使用中,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在汽车的闲置与空转。“一样的土地资源可以在空间与时段上有不同的利用,让街道能被更多行人的活动来利用——例如绿化带与人行道,这都需要新的创意与政策来支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空间资源。”在离开台湾很久之后,刘泓志反观台湾的城市,忽然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他将其描述为“在无序的自行建设之中,显现出了有序的人本城市。”这又恰巧成为刘泓志心中城市设计的积极参考。
  台湾是一个非常重视个体差异性的地方,不论生活形态还是城市文化都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最让人诧异的是,城市最终形成了高度混合,看似无序的状态竟然是人们有序的生活其中,所有居民的需求都得到了最大满足。刘泓志说:“不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旅行者,都会有类似的观察或感受,就是大多数人居住的环境里,楼下就是餐厅、书店、洗衣店或小诊所,走几步路就到街角的便利超商或公车站牌。晚上出来也可以看见街道与小公园上还是活跃着谈天或散步的人们。其实,大家在追求个体差异的同时又都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风貌。”
  在谈论城市环境与空间特质时,可以看出在街道,建筑和公共空间三个方面,刘泓志都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见解。首先,在规划城市道路方面,刘泓志介绍了“共享街道”的概念,也就是让车道回归街道,让街道成为城市居民乐于参与的活力公共空间。这跟近年来中国内地城市开始接受与认同的“小街道密路网”有很多共性。如果你曾经行走在波士顿,旧金山以及很多欧洲城市之中,都会对这个概念有切身体会。
  所谓的小街道密路网就是选择在有限的区域里,合理的将总道路面积和总车道数部分拆解成更多的窄道或支路。街道从宽变窄,同一个方向的一条街道拆成两条甚至是三条。从交通规划来说,城市的南北向与东西向车流基本是被满足的。从街区角度来说,过大的封闭小区有机会形成小街坊进而向街面开放。从人行角度来讲,窄街道与小街区更方便行人通行。而刘泓志提出的“共享街道”理念,是在小街道密路网的概念上强调这些街道的尺度与界面设计,要让更多的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并保障人的安全,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不再分割社区而是增加了城市的亲密度,拉近了人与城市的距离。“人的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然后才是依赖交通工具,如果说连人的最基本的走路需求都不能满足,那就不是一个人本的设计。”刘泓志说道。



  其次,在建筑规划方面刘泓志提倡“城市建筑”的理念。主要的诉求就是,建筑应该具备公共性不同程度的为城市生活服务,是城市形态与风貌的一部分,不应单考虑内部功能或独立角色。多功能建筑,尤其是融合城市功能的建筑应该被重视与鼓励。一度,许多老百姓被传统观念左右形成了“住宅就是住宅,商业就是商业”的概念。实际上,在选择适当地区的情况下,部分区域用做混合性住宅会增添人们生活的便捷度。十多年前,以刘泓志为主要设计师的天津泰达生活居住区规划项目中,他就致力将地面层沿街型商业结合到居住区,形成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打造具有生活性与鼓励交流的街道空间,让住宅更有生活便捷性,让居住区更像是有凝聚力的社区。
  第三是公共空间规划。刘泓志主张“打破传统大型绿地的常规化设计,改为具有各种尺度、形式与质地的公共空间设计”。“简单的把绿化或开放区域当成公共空间是狭窄或偏差的想法。城市需要提供市民休闲、运动、交流、宁静或互动的空间,让大家方便到达,感觉安全,并且通过这些真正提供公共活动的领域把不同的社区结合成一座整体的城市。”刘泓志表示,大量规划的绿地范围都属于交通或基础设施边缘的缓冲绿地,空间与视野开放,但是,这些地域严格意义来讲又不算是公共空间,它们只是物理空间上的开放,并没有有效的提供人活动的区域,只是消极的城市边缘空间或剩余空间。他还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弱化与退化,是助长大量封闭式小区的原因也是结果。我们要关注的不止是绿地,还有市场、街道、地铁站、口袋公园或邻里公园、各类文化场馆或图书馆等,都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基础,值得用心设计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保留与开创 连接城市的未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以适应现代都市的生活需要。贝聿铭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了一座玻璃金字塔。此事一经公布就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会破坏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还是密特朗力排众议落实了贝聿铭的方案,才有了今天巴黎标志性的建筑。刘泓志讲述完这个故事后,意味深长地说:“城市的现在与未来存在一个微妙的连接。城市应该在时间的长河里以不同的形式积淀每个时代重要的思考与印记。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师就要去做两件事,一个是保留,另一个就是开创。”   对于北京,刘泓志最深刻地感觉是,它是一个处处透露着文化自信和历史厚重感的地方。丰富的微地域文化造就的北京城,在东西南北面向上发展出的空间与人文都有强烈的辨识度,这是专属于北京城的独特魅力。同时,北京的层级感十分清晰,城市的中心、轴线和城市圈层分化得很清楚,“秩序感与仪式性好像是这个城市表达大国首都格局的重要诉求。”同时他也觉得有些惋惜:过去的街坊邻里被一块块封闭小区取代,人行巷弄改成了宽大的车道,分隔行车道的白栏杆在每一条道路上层叠绵延的矗立着,人为设施割裂的不止是空间也是社会肌理。“城市在迅速發展,也在支付巨大的代价,时间积累出的城市特质也被时间冲刷而逐渐消失。保留并开创一个城市的人文特质,是我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设计者最希望通过不懈的设计行动去达成的。”
  面对中国城市的未来,刘泓志在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尤其重视城市在三方面的实践:为城市细节设计,为社会公平设计,为城市未来设计。所谓的城市细节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种“细节”是关于物理空间与环境质量的设计细节设计,包含体贴市民出行的设施,过街的时间和距离,公共空间的休息场所,垃圾的收集处理,与阳光、空气、水等自然环境和谐的人性化设施等满足居民需求的设计。第二种“细节”是关于如何使用城市资源与创造居民生活机会的政策细节,尤其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快节奏下不忘对生活的各类需求做更周到的考虑,引导设计的目标与方向。
  关于为社会公平而设计,刘泓志认为:“一个健康有竞争力的城市不应该只为金字塔顶层的人群服务,而是能给各式各样的人以公平生活的机会,把城市的优质资源普惠到不同收入与年龄层的社群。落实到生活中,需要考虑的是例如提供老人和年轻人等不同人群的居住户型与配套设施,全民都能接触到和享用到的公园绿地与服务设施,公平取得的医疗与教育资源,为残障及弱势群体考虑的公共服务设施等等。”
  刘泓志特别重视现在的设计如何为更好的城市未来而铺垫。“城市无可避免的要不断面对与适应新科技、新市场、新形态的需求与挑战”刘泓志说:“简单的设计图纸无法解决城市多面向的问题,也无法全面应对未来发生的情况,因此一个积极的城市设计方案不应该是一套僵硬的施工蓝图,更应该是引领一套面向未来的行动计划。”刘泓志相信,用城市设计去引导城市有效的建设行动与策略,让现在的投资为城市的未来创造红利,是城市规划设计者的时代责任。
  这三方面的实践正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些城市问题是有两种动力存在的,一方面是公共部门已经开始行动,北京市的公交车和地铁的站点设置已经更加重视人性的接驳,在共享经济趋势下越来越多人的出行不会依赖私家车,而是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价值将会逐步取代私家车代表的优势社会群体,道路资源有更高的比例将转嫁给行人或慢行系统来使用,我们的公共空间会愈发受到百姓的需要与重视,街道更强调亲切的尺度和安全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也愈加普遍和细致,原来粗放式的规划建设应该会在日益提升的生活标准和国际视野中消失或淘汰。第二个动力就是市场化动力,这是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动力源头。私人开发商会更加重视消费的潜力也就是人的需求,个人与社区也开始重视他们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品质与差异性,引领出自下而上的力量。规划设计者需要去完成的正是将由上向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力量,通过优质的设计方案来产生撞击与融合。
  “设计将庇护所转化为家,将住宅转化为社区,将城镇转化为机遇的磁石。”这是印度知名建筑师巴克里斯纳·多西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与刘泓志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以至于他看了一遍就能铭记于心。在刘泓志看来,城市的磁石既是个人对于城市的记忆与归属,也是城市对于个人的潜力激发,这也正是刘泓志心中规划设计的源动力。
   Q=《北京青年》周刊A=刘泓志
  Q: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有什么异同点呢?
  A: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决策者、执行者和管理者对城市怎么产生,怎么运营,达到怎么样的目的而形成的清晰蓝图。就像是制定一个城市发展游戏规则,也像是城市说明书。而城市设计是一种手段与工具,通过具体方案去实现或检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和目的。
  在规划者把这样的一个建设发展目标设定好之后,如何去制定能够契合规划要求的具体方案就是城市设计要做的事情。不同的人设计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方案,但是都应该达到同样的规划目的。但规划与设计不是简单上下游的流程关系,正是仰赖他们高度的相互融合与来回检验,为城市建设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行动。
  Q:请你预测一下在城市规划这个行业,未来有哪些新的趋势是完全会实现的?
  A:首先,无疑新技术的发展会对城市规划设计行业产生一波巨大的变革。这会直接影响规划设计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实现目的的路径。落实在现实中就是新技术力量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3D打印、视觉模拟、无人车等为工作方式与流程重新洗牌,释放更多的创意或效益。
  第二,规划设计专业要接受非专业和跨专业的挑战,掌握多专业的技术接驳点与跨专业整合能力将成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例如设计与工程的融合成为新学科,设计与实施管理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提升。
  第三,当大量知识与技术被新的科技手段取代,规划设计行业的专业核心会向创造人文和生态价值与满足人本需求转移。新技术与跨专业最后将回归对人性与文化的重视才得以继续发展,脱离人本的方法或成果将被淘汰。



  Q:在美国学习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A:我记得修了一学期很热门的家具制作课,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从人体与空间需求出发,探讨各种材料特性,学期末要应用材料特性亲自设计与制作出一件家具,表达个人对于建筑的理解。通过以往的建筑训练,我自以为很了解建筑并知道如何去展示设计。所以,当时我就自信的直接利用橡木与铝板的搭配,准备制作一个造型炫酷的桌子。可是,我的一个法国女同学只带了几个气球来课堂,大家都很不解甚至是暗自怀疑她的水平。一直到期末,她拿出了一件作品并展示了她的思考与制作过程,那份惊艳,我到现在依然觉得十分震动。
  首先,她用很多螺栓穿过气球两侧加圆形垫圈拴住,垫圈之间留有宽度,然后她将测试过强度并拌好的混凝土灌入气球里,气球受重力影响向下凹陷,自然形成了一个碗的形状,经过几周的风干固化。让我惊讶的是,当她把气球扯破螺栓抽掉后,一个个圆形垫圈就浑然天成的镶嵌在一只碗的里外两侧中间透空,优雅动人。她的作品充分表现了材料特性,用粗犷简单寻常的建筑材料制作了一件精致的器具,而这个过程,不是机器的不停敲打而是时间的等待。这堂课,教导我的不是教授或教材,而是思想的冲击, 我学会的不是家具制作而是懂得放下自己的条框,学会破而后立。
  Q:有没有对你影响十分深刻的人?
  A: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三位导师对我的影响深刻而长远。
  在我刚毕业踏入这个行业,我遇到的第一位导师,他告诉我当我一心想要把工作做细、设计磨好、线条画美的时候,要多退几步看大形势,画出大格局。
  在我已经有能力独立执行设计的时候,我遇到第二位导师,是无论我做出什么样满意的成果,他都能找到一个错误或是问出一个值得我重新来过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每当我完成一件设计工作,我还会想象他站在我身后,以他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作品的不足,找到改善自己的方法。
  在我积累了经验准备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发展的时候,带领我的第三位导师用三句话为我送行:要在利益主导的环境里保持自己选择的能力,要在求快的环境里懂得放慢与反省,要在不够专业的工作环境里做好其他年轻人的导师。
其他文献
对于夏永康(Wing Shya)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还比较陌生,但是当看到了他的摄影作品时,瞬间就会产生深深的熟悉和带入感,他是王家卫御用的剧照摄影师及平面设计师。《春光乍泄》中在浓郁黄绿色调中犹豫的张国荣、《花样年华》中浓郁红色色调中窈窕妩媚的张曼玉和深沉思索的梁朝伟、还有《2046》中暖橙色调中傲娇倔强的章子怡。他的作品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也见证着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之作,像灵魂伴侣一样深深地
期刊
1999年的夏天,《恋爱的犀牛》首演,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小剧场戏剧的狂潮,与这场演出一起红起来的还有那张鲜红色的海报,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最开始想到这部剧的时候,脑子里还是那一大片的鲜红和上面小小的犀牛,它的设计者之一是聂竞竹,也是在那一年,还在央美读大二的她开始做起了海报设计的工作。这样有些迷迷糊糊的开端,被聂竞竹评价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场跟海报设计师的采访约在了
期刊
前不久,同事去了阿维尼翁,在戏剧节期间这座安宁的小镇里,每天都会上演海报大战,海报的多少决定了宣传上的势头。在戏剧节开始前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老城是静默的,如同平稳的池水,但是戏剧节的加入让这座城市激荡起了涟漪,而那些各色的海报也为这座沉默的城市增添了色彩。阿维尼翁戏剧节时的街头(摄影:韩硕)  王家卫的海报设计师夏永康回忆起有一年戛纳电影节的宣传海报用了他随性而至拍攝的一张照片,他说很多好
期刊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奢侈品牌的销售都开始回升。今年第二季度,各大奢侈品集团纷纷公布令人惊喜的财报数据,拿出了强有力的回暖证据。如今,这份金秋的暖意随着这些大佬在年末岁尾频频访华出席活动得到了更明確的征信。众所周知,正是新世纪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勃兴,托举起了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勃勃生机。这一势头在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后有所放缓。格拉苏蒂原创首席执行官Thomas Meier真力时全球首席执行官朱利安·托内
期刊
“我就任品牌CEO以来也常常鼓励我们的团队成员继续去做一些适合中国市场的腕表,以回报中国消费者的厚爱。”  日前,德国高端腕表品牌格拉苏蒂原创时计工艺展“重新定义世界的距离”在北京SKP展开。性能卓越的环球陀飞轮腕表和中国SKP限量款世界时腕表在本次展覽中震撼亮相。前者将格拉苏蒂原创把世界重新划分为36个时区的创新理念运用其间,舍弃复杂繁冗的标识设计,仅仅使用2个视窗,并以时区对应城市机场编码,世
期刊
“真力时坚持百分百自产机芯,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热情以及对极致的追求浓缩成真力时的传奇永恒。懂表的人都知道,在同段位中,真力时性价比很高。”  日前,全球高振频计时之冠真力时DEFY系列El Primero 21 腕表于沪上破茧而出,3D光柱千变万化,倒映着穿越百年的匠心之韵,LVMH路威酩轩钟表部门总裁让-克劳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先生以其独特的方式“亲临”发布会现场
期刊
2017年是演员翟天临事业高歌猛进的一年。《择天记》、《白鹿原》和《军师联盟》三部大戏的接连播出让翟天临走入了更多人的视线,人们开始认识这个走演技派路线的大男孩。临近年末,翟天临又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用演技征服了众人,他在舞台上和余少群对戏《绣春刀》,让观众体验到了什么叫做酣畅淋漓的表演;他对战导师刘烨,演绎电影《西游降魔篇》中的唐僧,完美诠释了怎样让表演显得“举重若轻”。  但“翟天临”这
期刊
被颇多期待的首届金沙澳门时装周,近日在澳门金沙度假区圆满落幕。作为这场时尚盛事的序曲,国际顶级品牌La Perla携其未曾曝光的全新2018春夏系列70套成衣及高级定制服装完美演绎了其全球首秀,除了影视红星范冰冰前来观秀,俄罗斯超模娜塔莎·波莉及国际超模刘雯更是为此次大秀分别走了开场和压轴。  而与广为人知的各种时装周不同的是,为期6天的时装周除了私密性的La Perla 2018春夏大秀,更有同
期刊
“就全球市场的前三名来说,第一名稳稳的就是中国,第二名和第三名则经常会变化,但我要指出中国市场在2013年成为全球销售冠军后,每一年的销量是远超后两者的。”  2017浪琴表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Longines Equestrian Beijing Masters)连续第七年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盛装上演。瑞士著名钟表制造商浪琴表再次荣任赛事合作伙伴、官方计时与指定腕表,并继续为赛事冠名。为了凸
期刊
9月15日至12月,青绿山水画孤品《千里江山图》于故宫午门展出,因画作的珍贵与脆弱,一百年来只展出过四次。此次展出为这幅长卷巨作的第五次亮相。  更为难得的是,这幅孤品为年仅18岁的画师王希孟所作,18岁是他人生中最好的时候,而他也刚好生活在一个文化极为自由的年代。与同为宋徽宗政和年间诞生的《清明上河图》相比,普通大众或许对王希孟及《千里江山图》知之甚少,为此,我们采访了青年艺术家、画家马菁菁与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