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小子的“危险青春”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41306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2013年7月29日下午2点,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一个小土堆上伫立着一支架设好的火箭。20多个小伙伴分散隐蔽在一公里开外的地方,胡振宇作为零号指挥员,在距离发射架约30米处的掩体指挥。“三,二,一,点火!”火箭腾空而起,冲上云霄,消失在小伙伴们的视野中。当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刻,胡振宇对着苍穹奋力大吼!
  坚持了两年多,胡振宇终于把这枚国内业余火箭界最大的、复杂系数最高的探空火箭送上了天。当火箭冲上云霄,胡振宇所有的压力都释放了,从迷上炸药至成功发射,阻碍太多,时光太长……
  初中开始接触化学时,胡振宇便迷恋上了爆炸的威力,他经常偷跑到学校的实验室“顺”一些氯酸钾、红磷等化学药品回家配制炸药。那时他就是一个炸药专家,谈及炸药,他嘴里就会蹦出一大串专业名词, “TNT都是小儿科啦!”
  纸是包不住火的,胡振宇频繁地接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意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初三的一天晚上,胡振宇又“开小差”了,他像往常一样在书桌上配炸药。他拿着一个扳子往已配制好药粉的瓶子里戳,戳第三次的瞬间药粉剧烈地燃烧,火苗“轰”的一声从瓶子里窜出来,他整个身子迅速往后弹开,同时手放开了被融化的瓶子。看到起火的胡振宇惊慌失措,第一反应大叫: “妈呀!救火!”直到火被扑灭了,胡振宇才发现自己的手被烧掉了皮。那晚11点多,他被父母送去医院治疗,双手绑着绷带过了两个月。
  爆炸意外暴露了胡振宇的秘密,自此父母对他严加管理。每天出门、回家,父母都得把他的书包翻个底朝天,一旦发现有瓶瓶罐罐、药粉等敏感物品立马扔掉。但对一个爱好者来说,任何责骂、教育都当没听见,右耳进左耳出。既然不能在家里实验,他就去朋友家,配好之后再拿回家里存放。
  学校老师发现胡振宇在学校进行炸药实验后,立即通知了他的父母。回到家之后,父母本以为需要处理的不多,当他们看到胡振宇从各个柜子中拿出不少瓶瓶罐罐时,瞬间惊杲,顿时觉得家里就像处处埋有“定时炸弹”一样。父母立即打电话给当地公安局。
  尽管屡屡被教育不要再玩这样的“危险动作”,但胡振宇却越玩越上瘾。因为对炸药的喜爱,胡振宇的时间与精力完全投入到化学中,其他的功课他几乎不感兴趣,结果严重偏科。不论上什么课,胡振宇都会“不务正业”地看化学,甚至自学了大学化学,这种喜爱如同着魔一般。 “你越打压我我越要做。不搞实验就学理论看化学书,有时一天坐在凳子上屁股都不挪一下。”
  高三时,胡振宇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化学竞赛班。等到竞赛考试前,他已经自学完成了3套大学有机化学教材,并记录下两本笔记。但由于压力太大,他在竞赛中发挥失常,只得了三等奖,想通过化学特长保送到较好学校的美梦成为泡影。不过胡振宇还有一个特长——打网球。之后的半年,他苦练网球,随后参加华南理工体育特长生的考试,最终以网球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被分配到工商管理学院。
  2
  “不能读化学专业,相当痛苦。”进到学校后,他第一时间去找化学楼,抄下他们的专业课表去旁听。专业明明是工商管理,他却成了化学系最勤奋的学生。
  大二时,胡振宇认识了一帮玩火箭的爱好者,并加入国内首个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民间火箭爱好者团队“科创航天局”广州项目组。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火箭上面,成天窝在大学城校区的公共实验室。最疯狂的一次,他连续在实验室待了三天三夜。
  2011年9月,胡振宇组建了一个团队,“目标就是搞个火箭”。当年11月,团队研制的第一支小火箭完成,但在发射当天被空管部门紧急劝停。胡振宇的研究热情并没有中止,一个月后,团队又研制出了第二支火箭,并且将这次的发射地点设在花都西边的郊区,但在点火的瞬间发动机出现故障,价值上千元的测试台一眨眼被炸毁。胡振宇与队员们心痛不已,几个月来耗费的心血被狠狠炸飞。
  前两支火箭的设备简陋,做工也较粗糙,即便如此,每支火箭的造价仍需几千元,这对无独立收入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笔大数目。经历了第二支火箭的爆炸后,胡振宇的团队已经弹尽粮绝,很少向家里要钱的胡振宇不得已向爸妈寻求资助。而此时团队的成员开始气馁,甚至产生打退堂鼓的念头,火箭计划面临着中断的危险。
  为了筹集经费,胡振宇每天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去当钢琴陪练。最困难的时候,胡振宇连“实验室”的租金都付不起, “那时房东知道里面在做火箭,但不知道有多危险,以为是要出去参加‘挑战杯’的比赛。”
  为了继续研究火箭,胡振宇每天都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实验室。一到实验室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做实验至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实验室内的折叠床上睡,躺三四个小时又起来继续工作,几个月来天天如此。
  胡振宇玩命地造火箭,等待他的却是未知的结果。本来,把兴趣作为事业就是一件冒险的事,造火箭这样的兴趣更不用说了,很有可能几秒钟就炸掉几个月的心血。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我做事并不随意。我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值得去做,自己又非常喜欢,变成自己的事业,何乐而不为呢?我喜欢累一点但每天都能学到一点新的知识,每天过得都不一样,每天都在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在想‘今天晚上吃啥’”。
  3
  初中玩炸药,高中迷化学,大学造火箭,胡振宇一刻都没有停歇。但他冲锋陷阵的背后,一直藏着父母担忧的目光。虽然初中时胡振宇偷藏炸药把父母吓得不行,虽然高中时严重偏科化学把父母气得不行,虽然大学时荒废本专业把父母急得不行,但是,一路走来,父母却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从小,父母对胡振宇都是“放羊”式的教育,让他得以在兴趣的海洋里游弋。胡爸爸说:“小孩子说调皮也调皮,说老实也老实,但他有想法,我们就支持他。”但胡振宇因为玩化学上瘾偏科了,胡爸爸才想到把他“拉”回来,“那一次,回家发现他偏科这么厉害,我的脾气就来了。我跟他说,数理化是一家的,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你化学再好,但是也需要用数学模式去表达。”在父母看来,体制内以应试为主孩子个性很难发挥,但只要在这里生存,就要适应这种环境,考到好学校,才有更高平台充分发挥兴趣。可胡振宇依然雷打不动地学习化学,直到父母拿他没办法。   考上大学之后,父母的“放羊”式教育又持续了几年。当胡振宇面临毕业的“人生交叉口”时,父母沉默了。胡振宇的爸爸在银行工作,妈妈是英语老师,按照这样的家庭构成,孩子未来稳当的择业是让父母最省心的选择,可偏偏这个孩子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胡振宇的执拗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胡爸爸说,其实自己骨子里最欣赏他的创新意识,只要儿子脚踏实地,以后养活自己就好, “如果要开公司的话,能让公司良性运转起来,发展自己的兴趣,我们也会很支持。”从初中到大学毕业,胡振宇都在“为所欲为”,最生气的父母,最终还是成了最欣赏他的人。
  4
  胡振宇毕业后投身火箭事业,虽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却失去了朋友的信任。作为翎客航空的CEO,胡振宇需要不断地应对媒体。有队友觉得胡振宇上节目,完全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隔阂慢慢产生。让胡振宇尴尬的是在另一档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节目开场时我很紧张,就说展示的项目全是我做的,后面在现场做了解释和澄清,可节目出来后,只保留了我说‘全是我做的’这一部分。”他也因此被科创航天局其他队友抓住“把柄”。
  胡振宇在媒体上的高曝光率,被认为是“高调揽功”。由于种种的非议和误会,胡振宇被科创航天局除名。他觉得委屈、无奈,但不得不面对争议。他在公开解释信里说,“我不是一个被神化的技术狂人,我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上过几次媒体后,胡振宇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也多了不少非议,更有人当面否定他。但胡振宇依然不失当初配火药的热情和冲锋陷阵的勇气,“我要想完成,就得自己认同自己,给自己打强心剂。”
  被科创航天局除名、资金链断裂,为了继续自己的飞天梦,胡振宇结合自己工商管理的经验想了一个办法——开公司。他的目标非常明确:成立一间航天公司,把全国的航天爱好者集结起来。在江苏卫视《非常了得》节目中,胡振宇公开了其注册了一家航天公司的消息,这也是中国首家航天产品制造的民营公司。 “我始终相信,民间航天产业的发展,会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胡振宇满怀信心。
  注册公司后,胡振宇游走在兴趣和商业之间,游走于两个完全不同社会层次之中,尝试为理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容器,用商业规则去孵化和实现它。对他们的创业持谨慎态度的航天业内人士都说,“胡振宇和他的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没关系,他们还年轻,有时间和精力去折腾。”
  未来,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
  如今,胡振宇的生活像蒙太奇一般,不停切换、跳跃。他在电视上讲述造火箭的故事,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和顶级风投“牛人”吃大餐,对谈项目投资……同时,他也住在广州城中村20平米的出租屋内,每天挤公交,买菜做饭节省开支。有人说他是天才,追随他创业,支持他折腾;也有人质疑他的能力,冷眼于他的高调,担忧他的创业遭遇森严的壁垒……他能否成功?一切,还要等待时间来回答。
其他文献
十三岁那年,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抱着公仔哭得喘不动气。不过是甫入初中校门的少女,却被班主任误会早恋,那一刻仿佛遭遇了天大的冤屈,再多的泪水也冲刷不尽。我买了一个黑皮的硬壳笔记本,摊开了,写满了内心的委屈。我想,若是给我的青春定一个起点,应该就是那一刻的愤怒。  十四岁那年,因为喜欢混迹在“坏孩子”阵营当中,我彻底被班主任“排挤”在外,撤销了学习委员的职位,拿下了我的入团名额,即便我始终占据着班级前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河边有一排杨柳树,每到春夏代序之时,春风就把柳絮吹得纷纷扬扬。那天天气尚好,我坐在教室一个靠窗的座位上看书,一片白色的柳絮从远方乘风而来,落存我的掌心上,我轻轻一吹,它又乘着风飞出了窗外。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穿过低矮的灌木丛,看见满园的花丛中凌乱地飞舞着白色的柳絮,轻柔的身影随着风飘飞,不能自已。当我伸出手想抓柳絮时,一阵风又把它带到了遥远的天边。看着漫天飞舞的柳絮,我竞不
期刊
那个男孩,他总是自称“砖头们”,翻译成英文就是gentleman,自恋,又自信。  记得在初一一班第一次跟忸怩的他对话时,觉得他的声音有点儿娘,透着那种很不自在的音调。他的眼睛总是落在自己的手上,手指都在为清洁右手那只大拇指的长长的指甲做最积极的配合。因为第一印象并不觉得他足够“man”,所以我简称他为“砖头”。奇怪的是,并不良好的第一印象,并没有影响到后来我对他的好感。  和电影里一样。那些细碎
期刊
我是衡水本地人,爸妈都是工人,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小时候,我总是被家里人这样的声音包围着:“好好学,上衡中”,以及“好好学,以后考北京的大学”。重点大学是目的,衡中是手段。终于,我拿到了衡中的录取通知书。在这所学校,我度过了我的15岁到18岁。然而它不止在这3年间与我同在,15岁之前,它是我与整个家庭的梦想,魂牵梦萦。18岁之后,我带着学校留给我的东西,面对真实
期刊
清凉的水珠从宽大的叶片上滚落,发出短促声响的瞬间,染上少年透明的雨伞上的颜色的是墨绿;世界忽地化为一副暖昧的水粉画,其中的绿色便在空气中丝丝缕缕地渲染开,黛绿,深绿,草绿,停驻在鸣蝉翅膀上的颜色是浅绿;长相平凡的男高中生和面容素净的女子在雨天相遇,巧克力在舌尖融化的瞬间,隐藏在未出口的话语间的颜色是薄荷绿……我们在所有的茂盛的绿色中伪装成同样生机勃勃的样子,以此来度过一个并不漫长的夏天。  这份专
期刊
1  乔南的个子并不高,可是她和同桌却一直坐在教室有些靠后的位置。晚自习时,常常觉得这个靠窗的偏远位置的灯光有些暗,同桌终于有些烦了。  “乔南,我们去让班主任给我们把座位往前调吧,前几排那个又高又壮的女生就像一座山一样,真是岿然不动啊,每次都挡着我,而且,我们这里一到晚上就特别暗。”  “算了吧,就算对他说了,他也未必会给我们调换。而且,这次考试又退后了好几名,我才不要闲着没事找他呢。”乔南皱了
期刊
高三一年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当班里的学霸们从桌洞里将成打用过的草稿纸拿出来,准备清理掉的时候,飞速扑过去抱大腿,表明愿意代劳。  拿到草稿纸后干什么呢?真的扔垃圾桶?叠成纸盒用来吐瓜子壳?折几折放在下面垫桌脚?贴在自己的课桌上一日三拜?虽然一日三拜求沾学霸灵气这个因素肯定是有,但是当然肯定不只那么简单啦。  有关的前因后果要从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说起。  那次考试的出卷老师来自省会的全国重点
期刊
高中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自己有很多作业要做,有很多课文要背,时间似乎十分紧张且弥足珍贵。当我拿起课本,却又毫无头绪,好像看了什么都无法装进大脑里。我拿起一本书,然后选择放弃,继而拿起另一本书……在这样的烦躁纠结中,我度过了一节自习课或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带着懊悔的心情,我仍然是惶惶地重复着这样的生活,结果发现碌碌却无为。  这种状态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高中生涯,对明天或者是未来的安排十分完美,对当下却像
期刊
你若军训,便是睛天  大二以后,要说我每年最期待的时间,就是新生入学军训的这段日子了哦……呵呵呵呵。  站在树荫底下吃着冰镇的西瓜牛奶看着大一的小鲜肉们一点点被烤成“腊肉干”……那酸爽简直不敢相信!而且,我已经干过不止一次这种事了。  说起来我桃花运不旺的原因可能真的是人品太差……吧。(不,主要还是长得丑。)不过……总之,为了挽救一下自己岌岌可危的人品,学姐就勉为其难,传你们一点实用的军训小妙招吧
期刊
暗恋是棵不开花的树挖洞人|靠谱的emaill图|JOJO  席慕蓉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可是现实于我便是:“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尴尬的时刻。”  我曾幻想过无数遍和他第一次正式的遇见,可没想过一次会是这样的。那天我在校门口的超市买了一大堆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买了一堆卫生巾。这样的物品总是不好意思在学校里当着那么多男生买的,于是我每次都是找恰当的时机提前去超市备好。  这天,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