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2013年7月29日下午2点,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一个小土堆上伫立着一支架设好的火箭。20多个小伙伴分散隐蔽在一公里开外的地方,胡振宇作为零号指挥员,在距离发射架约30米处的掩体指挥。“三,二,一,点火!”火箭腾空而起,冲上云霄,消失在小伙伴们的视野中。当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刻,胡振宇对着苍穹奋力大吼!
坚持了两年多,胡振宇终于把这枚国内业余火箭界最大的、复杂系数最高的探空火箭送上了天。当火箭冲上云霄,胡振宇所有的压力都释放了,从迷上炸药至成功发射,阻碍太多,时光太长……
初中开始接触化学时,胡振宇便迷恋上了爆炸的威力,他经常偷跑到学校的实验室“顺”一些氯酸钾、红磷等化学药品回家配制炸药。那时他就是一个炸药专家,谈及炸药,他嘴里就会蹦出一大串专业名词, “TNT都是小儿科啦!”
纸是包不住火的,胡振宇频繁地接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意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初三的一天晚上,胡振宇又“开小差”了,他像往常一样在书桌上配炸药。他拿着一个扳子往已配制好药粉的瓶子里戳,戳第三次的瞬间药粉剧烈地燃烧,火苗“轰”的一声从瓶子里窜出来,他整个身子迅速往后弹开,同时手放开了被融化的瓶子。看到起火的胡振宇惊慌失措,第一反应大叫: “妈呀!救火!”直到火被扑灭了,胡振宇才发现自己的手被烧掉了皮。那晚11点多,他被父母送去医院治疗,双手绑着绷带过了两个月。
爆炸意外暴露了胡振宇的秘密,自此父母对他严加管理。每天出门、回家,父母都得把他的书包翻个底朝天,一旦发现有瓶瓶罐罐、药粉等敏感物品立马扔掉。但对一个爱好者来说,任何责骂、教育都当没听见,右耳进左耳出。既然不能在家里实验,他就去朋友家,配好之后再拿回家里存放。
学校老师发现胡振宇在学校进行炸药实验后,立即通知了他的父母。回到家之后,父母本以为需要处理的不多,当他们看到胡振宇从各个柜子中拿出不少瓶瓶罐罐时,瞬间惊杲,顿时觉得家里就像处处埋有“定时炸弹”一样。父母立即打电话给当地公安局。
尽管屡屡被教育不要再玩这样的“危险动作”,但胡振宇却越玩越上瘾。因为对炸药的喜爱,胡振宇的时间与精力完全投入到化学中,其他的功课他几乎不感兴趣,结果严重偏科。不论上什么课,胡振宇都会“不务正业”地看化学,甚至自学了大学化学,这种喜爱如同着魔一般。 “你越打压我我越要做。不搞实验就学理论看化学书,有时一天坐在凳子上屁股都不挪一下。”
高三时,胡振宇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化学竞赛班。等到竞赛考试前,他已经自学完成了3套大学有机化学教材,并记录下两本笔记。但由于压力太大,他在竞赛中发挥失常,只得了三等奖,想通过化学特长保送到较好学校的美梦成为泡影。不过胡振宇还有一个特长——打网球。之后的半年,他苦练网球,随后参加华南理工体育特长生的考试,最终以网球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被分配到工商管理学院。
2
“不能读化学专业,相当痛苦。”进到学校后,他第一时间去找化学楼,抄下他们的专业课表去旁听。专业明明是工商管理,他却成了化学系最勤奋的学生。
大二时,胡振宇认识了一帮玩火箭的爱好者,并加入国内首个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民间火箭爱好者团队“科创航天局”广州项目组。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火箭上面,成天窝在大学城校区的公共实验室。最疯狂的一次,他连续在实验室待了三天三夜。
2011年9月,胡振宇组建了一个团队,“目标就是搞个火箭”。当年11月,团队研制的第一支小火箭完成,但在发射当天被空管部门紧急劝停。胡振宇的研究热情并没有中止,一个月后,团队又研制出了第二支火箭,并且将这次的发射地点设在花都西边的郊区,但在点火的瞬间发动机出现故障,价值上千元的测试台一眨眼被炸毁。胡振宇与队员们心痛不已,几个月来耗费的心血被狠狠炸飞。
前两支火箭的设备简陋,做工也较粗糙,即便如此,每支火箭的造价仍需几千元,这对无独立收入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笔大数目。经历了第二支火箭的爆炸后,胡振宇的团队已经弹尽粮绝,很少向家里要钱的胡振宇不得已向爸妈寻求资助。而此时团队的成员开始气馁,甚至产生打退堂鼓的念头,火箭计划面临着中断的危险。
为了筹集经费,胡振宇每天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去当钢琴陪练。最困难的时候,胡振宇连“实验室”的租金都付不起, “那时房东知道里面在做火箭,但不知道有多危险,以为是要出去参加‘挑战杯’的比赛。”
为了继续研究火箭,胡振宇每天都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实验室。一到实验室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做实验至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实验室内的折叠床上睡,躺三四个小时又起来继续工作,几个月来天天如此。
胡振宇玩命地造火箭,等待他的却是未知的结果。本来,把兴趣作为事业就是一件冒险的事,造火箭这样的兴趣更不用说了,很有可能几秒钟就炸掉几个月的心血。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我做事并不随意。我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值得去做,自己又非常喜欢,变成自己的事业,何乐而不为呢?我喜欢累一点但每天都能学到一点新的知识,每天过得都不一样,每天都在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在想‘今天晚上吃啥’”。
3
初中玩炸药,高中迷化学,大学造火箭,胡振宇一刻都没有停歇。但他冲锋陷阵的背后,一直藏着父母担忧的目光。虽然初中时胡振宇偷藏炸药把父母吓得不行,虽然高中时严重偏科化学把父母气得不行,虽然大学时荒废本专业把父母急得不行,但是,一路走来,父母却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从小,父母对胡振宇都是“放羊”式的教育,让他得以在兴趣的海洋里游弋。胡爸爸说:“小孩子说调皮也调皮,说老实也老实,但他有想法,我们就支持他。”但胡振宇因为玩化学上瘾偏科了,胡爸爸才想到把他“拉”回来,“那一次,回家发现他偏科这么厉害,我的脾气就来了。我跟他说,数理化是一家的,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你化学再好,但是也需要用数学模式去表达。”在父母看来,体制内以应试为主孩子个性很难发挥,但只要在这里生存,就要适应这种环境,考到好学校,才有更高平台充分发挥兴趣。可胡振宇依然雷打不动地学习化学,直到父母拿他没办法。 考上大学之后,父母的“放羊”式教育又持续了几年。当胡振宇面临毕业的“人生交叉口”时,父母沉默了。胡振宇的爸爸在银行工作,妈妈是英语老师,按照这样的家庭构成,孩子未来稳当的择业是让父母最省心的选择,可偏偏这个孩子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胡振宇的执拗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胡爸爸说,其实自己骨子里最欣赏他的创新意识,只要儿子脚踏实地,以后养活自己就好, “如果要开公司的话,能让公司良性运转起来,发展自己的兴趣,我们也会很支持。”从初中到大学毕业,胡振宇都在“为所欲为”,最生气的父母,最终还是成了最欣赏他的人。
4
胡振宇毕业后投身火箭事业,虽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却失去了朋友的信任。作为翎客航空的CEO,胡振宇需要不断地应对媒体。有队友觉得胡振宇上节目,完全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隔阂慢慢产生。让胡振宇尴尬的是在另一档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节目开场时我很紧张,就说展示的项目全是我做的,后面在现场做了解释和澄清,可节目出来后,只保留了我说‘全是我做的’这一部分。”他也因此被科创航天局其他队友抓住“把柄”。
胡振宇在媒体上的高曝光率,被认为是“高调揽功”。由于种种的非议和误会,胡振宇被科创航天局除名。他觉得委屈、无奈,但不得不面对争议。他在公开解释信里说,“我不是一个被神化的技术狂人,我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上过几次媒体后,胡振宇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也多了不少非议,更有人当面否定他。但胡振宇依然不失当初配火药的热情和冲锋陷阵的勇气,“我要想完成,就得自己认同自己,给自己打强心剂。”
被科创航天局除名、资金链断裂,为了继续自己的飞天梦,胡振宇结合自己工商管理的经验想了一个办法——开公司。他的目标非常明确:成立一间航天公司,把全国的航天爱好者集结起来。在江苏卫视《非常了得》节目中,胡振宇公开了其注册了一家航天公司的消息,这也是中国首家航天产品制造的民营公司。 “我始终相信,民间航天产业的发展,会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胡振宇满怀信心。
注册公司后,胡振宇游走在兴趣和商业之间,游走于两个完全不同社会层次之中,尝试为理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容器,用商业规则去孵化和实现它。对他们的创业持谨慎态度的航天业内人士都说,“胡振宇和他的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没关系,他们还年轻,有时间和精力去折腾。”
未来,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
如今,胡振宇的生活像蒙太奇一般,不停切换、跳跃。他在电视上讲述造火箭的故事,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和顶级风投“牛人”吃大餐,对谈项目投资……同时,他也住在广州城中村20平米的出租屋内,每天挤公交,买菜做饭节省开支。有人说他是天才,追随他创业,支持他折腾;也有人质疑他的能力,冷眼于他的高调,担忧他的创业遭遇森严的壁垒……他能否成功?一切,还要等待时间来回答。
2013年7月29日下午2点,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一个小土堆上伫立着一支架设好的火箭。20多个小伙伴分散隐蔽在一公里开外的地方,胡振宇作为零号指挥员,在距离发射架约30米处的掩体指挥。“三,二,一,点火!”火箭腾空而起,冲上云霄,消失在小伙伴们的视野中。当火箭成功发射的一刻,胡振宇对着苍穹奋力大吼!
坚持了两年多,胡振宇终于把这枚国内业余火箭界最大的、复杂系数最高的探空火箭送上了天。当火箭冲上云霄,胡振宇所有的压力都释放了,从迷上炸药至成功发射,阻碍太多,时光太长……
初中开始接触化学时,胡振宇便迷恋上了爆炸的威力,他经常偷跑到学校的实验室“顺”一些氯酸钾、红磷等化学药品回家配制炸药。那时他就是一个炸药专家,谈及炸药,他嘴里就会蹦出一大串专业名词, “TNT都是小儿科啦!”
纸是包不住火的,胡振宇频繁地接触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意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初三的一天晚上,胡振宇又“开小差”了,他像往常一样在书桌上配炸药。他拿着一个扳子往已配制好药粉的瓶子里戳,戳第三次的瞬间药粉剧烈地燃烧,火苗“轰”的一声从瓶子里窜出来,他整个身子迅速往后弹开,同时手放开了被融化的瓶子。看到起火的胡振宇惊慌失措,第一反应大叫: “妈呀!救火!”直到火被扑灭了,胡振宇才发现自己的手被烧掉了皮。那晚11点多,他被父母送去医院治疗,双手绑着绷带过了两个月。
爆炸意外暴露了胡振宇的秘密,自此父母对他严加管理。每天出门、回家,父母都得把他的书包翻个底朝天,一旦发现有瓶瓶罐罐、药粉等敏感物品立马扔掉。但对一个爱好者来说,任何责骂、教育都当没听见,右耳进左耳出。既然不能在家里实验,他就去朋友家,配好之后再拿回家里存放。
学校老师发现胡振宇在学校进行炸药实验后,立即通知了他的父母。回到家之后,父母本以为需要处理的不多,当他们看到胡振宇从各个柜子中拿出不少瓶瓶罐罐时,瞬间惊杲,顿时觉得家里就像处处埋有“定时炸弹”一样。父母立即打电话给当地公安局。
尽管屡屡被教育不要再玩这样的“危险动作”,但胡振宇却越玩越上瘾。因为对炸药的喜爱,胡振宇的时间与精力完全投入到化学中,其他的功课他几乎不感兴趣,结果严重偏科。不论上什么课,胡振宇都会“不务正业”地看化学,甚至自学了大学化学,这种喜爱如同着魔一般。 “你越打压我我越要做。不搞实验就学理论看化学书,有时一天坐在凳子上屁股都不挪一下。”
高三时,胡振宇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化学竞赛班。等到竞赛考试前,他已经自学完成了3套大学有机化学教材,并记录下两本笔记。但由于压力太大,他在竞赛中发挥失常,只得了三等奖,想通过化学特长保送到较好学校的美梦成为泡影。不过胡振宇还有一个特长——打网球。之后的半年,他苦练网球,随后参加华南理工体育特长生的考试,最终以网球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被分配到工商管理学院。
2
“不能读化学专业,相当痛苦。”进到学校后,他第一时间去找化学楼,抄下他们的专业课表去旁听。专业明明是工商管理,他却成了化学系最勤奋的学生。
大二时,胡振宇认识了一帮玩火箭的爱好者,并加入国内首个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民间火箭爱好者团队“科创航天局”广州项目组。此后,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火箭上面,成天窝在大学城校区的公共实验室。最疯狂的一次,他连续在实验室待了三天三夜。
2011年9月,胡振宇组建了一个团队,“目标就是搞个火箭”。当年11月,团队研制的第一支小火箭完成,但在发射当天被空管部门紧急劝停。胡振宇的研究热情并没有中止,一个月后,团队又研制出了第二支火箭,并且将这次的发射地点设在花都西边的郊区,但在点火的瞬间发动机出现故障,价值上千元的测试台一眨眼被炸毁。胡振宇与队员们心痛不已,几个月来耗费的心血被狠狠炸飞。
前两支火箭的设备简陋,做工也较粗糙,即便如此,每支火箭的造价仍需几千元,这对无独立收入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笔大数目。经历了第二支火箭的爆炸后,胡振宇的团队已经弹尽粮绝,很少向家里要钱的胡振宇不得已向爸妈寻求资助。而此时团队的成员开始气馁,甚至产生打退堂鼓的念头,火箭计划面临着中断的危险。
为了筹集经费,胡振宇每天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去当钢琴陪练。最困难的时候,胡振宇连“实验室”的租金都付不起, “那时房东知道里面在做火箭,但不知道有多危险,以为是要出去参加‘挑战杯’的比赛。”
为了继续研究火箭,胡振宇每天都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实验室。一到实验室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做实验至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实验室内的折叠床上睡,躺三四个小时又起来继续工作,几个月来天天如此。
胡振宇玩命地造火箭,等待他的却是未知的结果。本来,把兴趣作为事业就是一件冒险的事,造火箭这样的兴趣更不用说了,很有可能几秒钟就炸掉几个月的心血。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我做事并不随意。我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值得去做,自己又非常喜欢,变成自己的事业,何乐而不为呢?我喜欢累一点但每天都能学到一点新的知识,每天过得都不一样,每天都在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在想‘今天晚上吃啥’”。
3
初中玩炸药,高中迷化学,大学造火箭,胡振宇一刻都没有停歇。但他冲锋陷阵的背后,一直藏着父母担忧的目光。虽然初中时胡振宇偷藏炸药把父母吓得不行,虽然高中时严重偏科化学把父母气得不行,虽然大学时荒废本专业把父母急得不行,但是,一路走来,父母却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从小,父母对胡振宇都是“放羊”式的教育,让他得以在兴趣的海洋里游弋。胡爸爸说:“小孩子说调皮也调皮,说老实也老实,但他有想法,我们就支持他。”但胡振宇因为玩化学上瘾偏科了,胡爸爸才想到把他“拉”回来,“那一次,回家发现他偏科这么厉害,我的脾气就来了。我跟他说,数理化是一家的,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你化学再好,但是也需要用数学模式去表达。”在父母看来,体制内以应试为主孩子个性很难发挥,但只要在这里生存,就要适应这种环境,考到好学校,才有更高平台充分发挥兴趣。可胡振宇依然雷打不动地学习化学,直到父母拿他没办法。 考上大学之后,父母的“放羊”式教育又持续了几年。当胡振宇面临毕业的“人生交叉口”时,父母沉默了。胡振宇的爸爸在银行工作,妈妈是英语老师,按照这样的家庭构成,孩子未来稳当的择业是让父母最省心的选择,可偏偏这个孩子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胡振宇的执拗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胡爸爸说,其实自己骨子里最欣赏他的创新意识,只要儿子脚踏实地,以后养活自己就好, “如果要开公司的话,能让公司良性运转起来,发展自己的兴趣,我们也会很支持。”从初中到大学毕业,胡振宇都在“为所欲为”,最生气的父母,最终还是成了最欣赏他的人。
4
胡振宇毕业后投身火箭事业,虽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却失去了朋友的信任。作为翎客航空的CEO,胡振宇需要不断地应对媒体。有队友觉得胡振宇上节目,完全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隔阂慢慢产生。让胡振宇尴尬的是在另一档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节目开场时我很紧张,就说展示的项目全是我做的,后面在现场做了解释和澄清,可节目出来后,只保留了我说‘全是我做的’这一部分。”他也因此被科创航天局其他队友抓住“把柄”。
胡振宇在媒体上的高曝光率,被认为是“高调揽功”。由于种种的非议和误会,胡振宇被科创航天局除名。他觉得委屈、无奈,但不得不面对争议。他在公开解释信里说,“我不是一个被神化的技术狂人,我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上过几次媒体后,胡振宇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也多了不少非议,更有人当面否定他。但胡振宇依然不失当初配火药的热情和冲锋陷阵的勇气,“我要想完成,就得自己认同自己,给自己打强心剂。”
被科创航天局除名、资金链断裂,为了继续自己的飞天梦,胡振宇结合自己工商管理的经验想了一个办法——开公司。他的目标非常明确:成立一间航天公司,把全国的航天爱好者集结起来。在江苏卫视《非常了得》节目中,胡振宇公开了其注册了一家航天公司的消息,这也是中国首家航天产品制造的民营公司。 “我始终相信,民间航天产业的发展,会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胡振宇满怀信心。
注册公司后,胡振宇游走在兴趣和商业之间,游走于两个完全不同社会层次之中,尝试为理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容器,用商业规则去孵化和实现它。对他们的创业持谨慎态度的航天业内人士都说,“胡振宇和他的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没关系,他们还年轻,有时间和精力去折腾。”
未来,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
如今,胡振宇的生活像蒙太奇一般,不停切换、跳跃。他在电视上讲述造火箭的故事,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和顶级风投“牛人”吃大餐,对谈项目投资……同时,他也住在广州城中村20平米的出租屋内,每天挤公交,买菜做饭节省开支。有人说他是天才,追随他创业,支持他折腾;也有人质疑他的能力,冷眼于他的高调,担忧他的创业遭遇森严的壁垒……他能否成功?一切,还要等待时间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