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框能引导学生快速走进历史,有助于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是积累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导入框 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备课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而笔者认为,用好教材的导入框,对烘托课堂气氛,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欣然进入历史角色,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课题的正下方,或课文正文的左侧,都有一个鲜明的方框,通常由一幅图画和一小段文字构成,这就是导入框。导入框的内容,有的是神话和民间传说,有的是史料故事,有的是歌词、诗词或人物事迹及有关资料等等。总之,导入框的内容十分丰富,趣味性和引导作用是其主要特点,如果运用恰当,在教育教学中,一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导入框能引导学生快速走进历史。如果对导入框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我们会发现,有的可能衍生出一个或几个成语或俗语,而有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成语故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中,稍加留心,就能归纳出“嫦娥奔月”、“千金买一笑”、“苛政猛于虎”、“徙木立信”、“百家争鸣”、“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成语。因为成语故事性强,所以上课时,教师只要恰当引导学生对这些成语故事进行交流,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历史情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导入框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作用。有的导入框是对叙述的事件或内容进行点评分析,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反复比较就会发现其点评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以此为导入,不仅对学习本课内容有良好效果,而且对培养同学们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大有裨益。如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入框内的“曹操其人及其评价”和“冯太后其事”,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由南宋的宋孝武帝埋葬宣贵妃,劳民伤财、荒淫无度的史实,引出《资治通鉴》这本编年体通史及其评价等等,学习这些内容,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导入框有助于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导入框为歌词、诗词及作者等有关名人轶事、文学常识等。比如:七年级历史上册就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成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等脍炙人口的名句,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的故事,白马寺的传说,如果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对于学生学习历史以及其他功课,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长期坚持收集整理,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入框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许多导入框的内容是“大事再现”,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贞观之治”的导入框。这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讲述唐太宗时期的治国之策和巨大成就,尤其是表现了唐太宗从谏如流的胸怀。为此,在导入框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内容: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激励反对一事。张玄素认为修宫殿是劳民伤财,并说唐太宗还不如亡国之君隋炀帝,唐太宗生气的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的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太宗听后十分震惊,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这段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对唐太宗这个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他们会很自然的产生导入框最后提出的问题: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如果老师再用现代教学手段“润色”一下,将其制成动画,给同学们一种自然真实的感觉,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导入框也是积累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导入框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反复琢磨,用极其简洁明快的语言进行概括的,它是历史海洋中最璀璨的花朵,在课本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积累这些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导入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导入框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爱国主义主题,如七年级历史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导入框,讲述荷兰殖民者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他们怎样使用欺骗的手段,用一张牛皮圈地的,而这正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的无耻和罪恶。再如八年级历史上册,有其爱国精神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的左宗棠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有“血肉筑长城”中,血战台儿庄时中国军人所展示出的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凛然正气……这些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这些材料,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授给他们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导入框在历史教材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只要能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好导入框,就能够开启学生兴趣的闸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强烈愿望。导入框是学习历史课课文的导入部分,也是一扇纵观历史的窗口。引人入胜之处,只有伏在窗口的你,才能真正看到它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伟科,姬秉新.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关键词导入框 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备课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而笔者认为,用好教材的导入框,对烘托课堂气氛,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欣然进入历史角色,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课题的正下方,或课文正文的左侧,都有一个鲜明的方框,通常由一幅图画和一小段文字构成,这就是导入框。导入框的内容,有的是神话和民间传说,有的是史料故事,有的是歌词、诗词或人物事迹及有关资料等等。总之,导入框的内容十分丰富,趣味性和引导作用是其主要特点,如果运用恰当,在教育教学中,一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导入框能引导学生快速走进历史。如果对导入框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我们会发现,有的可能衍生出一个或几个成语或俗语,而有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成语故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中,稍加留心,就能归纳出“嫦娥奔月”、“千金买一笑”、“苛政猛于虎”、“徙木立信”、“百家争鸣”、“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成语。因为成语故事性强,所以上课时,教师只要恰当引导学生对这些成语故事进行交流,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历史情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导入框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作用。有的导入框是对叙述的事件或内容进行点评分析,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反复比较就会发现其点评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以此为导入,不仅对学习本课内容有良好效果,而且对培养同学们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大有裨益。如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入框内的“曹操其人及其评价”和“冯太后其事”,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由南宋的宋孝武帝埋葬宣贵妃,劳民伤财、荒淫无度的史实,引出《资治通鉴》这本编年体通史及其评价等等,学习这些内容,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导入框有助于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导入框为歌词、诗词及作者等有关名人轶事、文学常识等。比如:七年级历史上册就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成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等脍炙人口的名句,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的故事,白马寺的传说,如果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对于学生学习历史以及其他功课,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长期坚持收集整理,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入框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许多导入框的内容是“大事再现”,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贞观之治”的导入框。这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讲述唐太宗时期的治国之策和巨大成就,尤其是表现了唐太宗从谏如流的胸怀。为此,在导入框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内容: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激励反对一事。张玄素认为修宫殿是劳民伤财,并说唐太宗还不如亡国之君隋炀帝,唐太宗生气的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的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太宗听后十分震惊,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这段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对唐太宗这个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他们会很自然的产生导入框最后提出的问题: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如果老师再用现代教学手段“润色”一下,将其制成动画,给同学们一种自然真实的感觉,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导入框也是积累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导入框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反复琢磨,用极其简洁明快的语言进行概括的,它是历史海洋中最璀璨的花朵,在课本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积累这些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导入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导入框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爱国主义主题,如七年级历史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导入框,讲述荷兰殖民者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他们怎样使用欺骗的手段,用一张牛皮圈地的,而这正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的无耻和罪恶。再如八年级历史上册,有其爱国精神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的左宗棠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有“血肉筑长城”中,血战台儿庄时中国军人所展示出的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凛然正气……这些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这些材料,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授给他们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导入框在历史教材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只要能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好导入框,就能够开启学生兴趣的闸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强烈愿望。导入框是学习历史课课文的导入部分,也是一扇纵观历史的窗口。引人入胜之处,只有伏在窗口的你,才能真正看到它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伟科,姬秉新.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