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团队、圈层——基于学术共同体的高校教师组织化发展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共同体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术共同体建设能够推动高校教师学术活动从个体向群体融合.当前高校学术共同体建设面临学术研究个体化、资源分配碎片化、系统运行形式化等问题,这制约着高校教师组织化从个体向团队和圈层发展.为此应当以教师学术权力意识生产和再生产、学术系统动力和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学术自由和学术治理相结合等为基本内容,提高高校教师对学术共同体的参与度,优化学术共同体的资源分配方式,完善学术共同体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促进高校教师组织化发展.
其他文献
建设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中国“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尝试性提出“高等教育区域化”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战略思路,并将其与当前流行的“一体化”说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辨析和论证.考察梳理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其大致经历了合作期、协调期、协同期和融合期四个阶段,为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视角分析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瓶颈,发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行政区割裂发展”“优质资源虹吸效应”“经费投入规模优势被平均化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增长理论,从过度教育、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高等教育内卷化”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及其拐点,并基于2003-2019年中国境内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本专科毕业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占地区常住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拐点估计值约为0.486%、3.168%,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城高等教育规模效应仍处于拐点左侧,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仍然能
冬天起床实在太困难了.冷空气四面夹击,暖烘烘的被窝就是英雄的力量源泉与复活之所啊!很难不对它许下相伴到地老天荒的诺言.rn阿飞假装深沉:“思考下那些让你离开被窝的理由吧!那正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事物,比如初心、梦想……”rn沈晓:“和上厕所.”rn恭喜沈晓又绝交了一位同学.
期刊
文章在回顾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剖析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演变规律,总结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观.现实中应遵循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形塑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应有样态:教育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教育结构与功能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教育系统应具有自适应与自调节能力.从生态平衡视角,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宏观上通过发展系统多样的结构与功能、建立健全导向适应的生态性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微观上聚焦高校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找准生态位、回归育人初心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选拔性竞争不断加强,高校间的生存竞争不断将地方高校挤入生存的边界.地方高校的初级模仿和迅速扩张,逐渐破坏了地方高校原始生产效能与生存取向的平衡关系,使地方高校陷入生产与生存关系失衡的事实困境.为了回归地方高校生产与生存关系的原始平衡状态,解决地方高校生产与生存关系异化问题,有必要重新解构地方高校转型中的生产与生存功能,从生产与生存的本质关系寻找演化博弈过程中新的生长路径.
研究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计算了近30年来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其中有关结果作了必要修改,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的预测模型,解析了今后决定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值的相关变量;同时,通过现有数据,估算了今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变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增长率;而后预测了2021-2035年的城镇化率、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结果 表明,在每年5.75‰的人口自然增长
上学时,用什么垫着午睡真是个大难题.我尝试过软皮笔记本、《新华字典》、拿掉书本的书包和不放三角尺的笔袋,最后发现,还是用校服裹着数学书睡最舒服.换成语文书都没那么安逸,因为下午第一节总是语文课,到时候还得匆忙翻出书来跟大家朗读课文.rn阿飞听了我的经验分享,满脸佩服:“这是什么精神啊?这就是科学的实证精神啊!”rn我十分谦虚:“过奖过奖.”
期刊
大学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自诞生之日起便在广泛的社会互动中,通过价值交换来完成发展要素的积累和增殖.大学如何通过印象管理表现自己的价值至关重要.大学印象管理可分为印象期待管理、印象呈现管理、印象防御管理三个方面.大学印象管理受到具体社会文化情境和大学自身的发展客观条件制约,因而具有严密的道德边界.大学印象管理不仅是获取外部资源,改善大学内部生态的有效手段,还具有培育大学精神的作用.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不同利益治理主体价值共创和行为协同的过程,为实现“共治”“善治”的治理目标,在“放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对治理主体进行“赋能”,促进和发展其治理能力.“赋能”是动态发展的,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突出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善.依据价值共创网络的分析框架,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网络环境的结构赋能、中观层面信息技术的技术赋能和微观层
文凭膨胀以及大学、知识和社会的关系的变革,导致大学教育中知识取向的价值逻辑受到根本质疑.随着能力概念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标识个体特征的主导话语,能力取向的人才培养改革被广泛推崇,就业能力等被视为加强大学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的概念工具.然而,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盛行的能力话语常常存在语义不明、内涵窄化以及加剧挤压大学自治文化等方面的局限性.普及化阶段的大学人才培养,应当立足对完整生活世界的关照,深刻认识能力的复杂性和实践属性,在把握人才培养与外界需求之间必要张力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价值取向的能力的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