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7单抗对临床输血前检测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D47单抗(IBI188)对临床输血前检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制定安全合理的输血策略,并将其与CD38单抗进行比较.方法 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血型表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及抗体筛查;分别用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二硫苏糖醇(DTT)处理抗体筛查细胞,观察是否能消除CD47单抗的影响;用脐血红细胞及不同Rh表型的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用木瓜蛋白酶处理过的O型异体红细胞对患者治疗后血清进行吸收试验.结果 CD47单抗干扰ABO反定型,治疗后血清抗体筛查均为阳性,DAT为阴性或者弱阳性:酶及DTT均不能减弱CD47单抗对抗体筛查试验的影响;在盐水交叉配血中,治疗后血清主侧凝集强度的差别与红细胞上CD47表达量的差别相一致,但在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法中其与所有红细胞凝集2+~4+;木瓜蛋白酶处理过的异体红细胞通过3~4次吸收可以去除血清中的CD47单抗.结论 CD47单抗会干扰临床输血前检测,酶和DTT不能去除其干扰,通过异体红细胞吸收可以去除CD47单抗对血型检测的干扰,但不适用于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建议在接受CD47单抗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型表型及抗体筛查试验,按照同型匹配红细胞进行输注.
其他文献
动物模型因其在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在现代医学实验中的使用可有效的帮助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疾病防治措施.文章通过筛选2010年~2021年中医药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并分析其特点,归纳总结出常用中医药动物模型评价方法,探讨各类模型评价分析方法的特点,以促进中医药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观念的中医药动物模型评价方法,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发展史,从直接引用西医疾病动物模型,到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直至形成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证)特点的动物模型,经历了相当长一段路程.本文基于对中医药动物模型文献的系统归纳,对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和应用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探讨,以期促进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完善和发展.
目的 了解重庆市采供血机构献血不良反应管理现状以推进献血者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水平、提升全市献血服务质量.方法 2020年2月重庆市输血协会组织调研小组,根据调查目的 设计制定《问卷调查表》(简称问卷),包括献血场所人员和设施配备、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置、献血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献血不良反应回访以及2019年献血不良反应相关数据等5大项调查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将问卷发至全市18家采供血机构(简称血站,含1家血液中心及其分中心,6家中心血站和11家中心血库);参加调研的血站献血不良反应管理人员填写后与3月31日
目的 建立微柱凝胶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的方法,评估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抗体产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6月从本院创伤急救中心、关节科、脊柱科、骨肿瘤科等科室随机选择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史的446名患者,抽取静脉血4mL/(人)份,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球蛋白检测和药物抗体检测;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输血史、用药情况等.分析各项检测结果和患者疾病、输血史、用药情况等.结果 本组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史患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0.45% (2/446);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RhD变异型个体D抗原表位特征及基因突变遗传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月~8月广州地区献血者及医院送检本中心做疑难RhD鉴定的RhD变异型标本59(人)份,用2种单克隆抗-D试剂及D-screen抗原表位检测试剂盒进一步分析D抗原表位的血清学特征,并做RhCE表型分型;采用QuickGene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标本的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做RHD基因合子型分析;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基因分型法做RHD基因型检测,并对仍存疑标本做RHD外显子(exon
目的 调查分析重庆市各采供血机构开展献血招募及效果评估的情况,探讨献血者招募及效果评估的影响因素,为重庆市采供血机构区域同质化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调研重庆市19家采供血机构在2019年投入献血招募的人力资源和经费、招募方法和体系文件建设以及效果评估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庆市19家采供血机构千人口献血人次平均为9.35±3.35;其中18家采供血机构发生了血液库存预警,发生二级预警的达到6家,一级预警有1家;招募人员≤5人的采供血机构千人口献血人次明显低于招募人员>5人的
目的 研究中药清开灵注射液用于延长血小板体外保存期的代谢和形态变化,探索清开灵延长血小板体外保存期的可行性.方法 单采血小板中添加终浓度1%清开灵注射液的实验组保存到d1、d3、d5、d8、d10和d14(6个时间点)和不添加清开灵注射液的对照组保存到d1、d3和d5(3个时间点)抽取标本,检测在(22±2)℃振荡保存下的血小板计数、形态学积分、生化指标、pH和低渗休克反应率.结果 1)实验组d14内和对照组5d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保存5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
目的 探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RHCE、Lw、Daffy、Kidd、MNS、Scianna、Colton、Dombrock、Kell、Diego、Yt和Lutheran血型系统的32个抗原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为建立本地区蒙古族的稀有血型库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荧光PCR法对220名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12种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12个稀有血型基因频率依次为:1)RhCE,C=0.6136,c=0.3864,E=0.2659,e=0.7341;MNS,M=0.6
目的 了解深圳市HBsAg ELISA反应性核酸筛查无反应性献血者乙肝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2019~2020年HBsAg ELISA反应性NAT无反应性标本,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及中和试验检测HBsAg;分别采用商用罗氏MPX和Ultrio Elite单人份检测HBV DNA,经2.5mL大容量提取病毒核酸,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巢式PCR扩增BCP/PC区和S区基因;同时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对可疑结果标本进行追踪检测.综合多方法分析
目的 验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核酸真空采血管和不同保存温度与时间对HBV及HCV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种(厂家)品牌的核酸真空采血管(分别标记为A和B组),做试验1:A和B组同时采集52名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比较不同采血管的血浆分离情况并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对HBV DNA、HCVRNA的影响;试验2:模拟采血环境,验证不同保存温度、时间和2种采血管对A和B组低病毒载量HBV DNA、HCVRNA NAT结果的影响.结果 试验1:1)离心后,A组标本血浆层和血细胞层均100%(52/52)分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