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材料作文“无所畏惧与有所畏惧”素材运用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会青年,人生在世,当有所畏惧。人们经常说青年要大有作为,也有人指出如果青年知道有所不为,才能走向成功。
  对此,你怎样看待,又有着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对象都是青年。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无所畏惧”“有所畏惧”;第二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大有作为”“有所不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则材料其实是在探讨:青年人应该如何处理思想上的“畏”和行动上“为”的问题,才能走向成功,实现人生理想。因此,材料中包含了四个观点:青年人要无所畏惧;人生当有所畏惧;青年要大有作为;青年要有所不为。材料中提示的几种不同看法,在不同的背景与不同的人身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角度一:青年要有无所畏惧、排除万难、积极进取的精神。强调思想上的“无畏”,行动中的“有为”。无“畏”有时是一种气概、一种胆识、一种尊严。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动因会使人做出不同的抉择。注意对“畏”背后动机、目的、原因和本质的追问和思索。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需要在理性的主导下做一点分析,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围绕论点向广处深处拓展开掘,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不“畏”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对缺点、困难、挫折等我们不“畏”,畏缩退避只会成为“懦夫”,遭到唾弃,没有出息。如哥白尼、布鲁诺、诺贝尔、屈原、项羽、司马迁、文天祥、谭嗣同等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材料,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当然最好要注意材料的时代性。
  角度二:人生在世当有所畏惧,有所不为,才能走向成功。强调思想上的“畏”和行动中的“不为”。“畏”,有时是一种策略、一种机智、一种胸怀。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一颗正直无私、宽厚谦逊、品行高尚的君子之心,那是纵有千金也不能买到的稀世珍品。注意对“畏”背后原因的深入探究,对“畏”价值的思考。一个人有所敬畏,才能行而安、安而久;才能有所立、有所成;才能尽责,才敢担责;才能保持一身正气,自律于心、律人于行,把持住做事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可以考虑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组织材料。注意就事论理,揭示所举例子包含的道理,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自然、生命、规律等我们要“畏”,逆流而上只会成为“一介莽夫”,遭到惩罚。比如蔺相如为了“国家之急”而“畏”廉颇,甚至绕道避而不见,这就是胸怀。一个人的人品、官德之贵在乎敬畏。
  角度三: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时,应当存留一份敬畏之心。可以辩证地看待思想上“畏”和行动中“为”的两面性,也可以选择有一定倾向性的话题作文。无所畏惧,可以让人斗志顽强,树立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同样,有所畏惧可以使人清醒,认真审视自己,然后奔向成功的彼岸。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所提供的材料。一味地“畏”就是一种怯懦,畏首畏尾,终将错失良机;毫不“畏”惧也是一种鲁莽,头脑简单,终将带来遗憾。如意大利一位女科学家独自背上行囊,勇敢无畏地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她走出沙漠的那一刻,双脚跪地,感谢塔克拉玛干沙漠允许她通过。这位女科学家自始至终对沙漠抱着敬畏,这是一种非常虔诚的态度,即使她凭借着自己的勇气与坚持走出了沙漠,却仍要感谢大自然给予她这个机会。
  【高分素材】
  历史素材:文革时期,一代文学巨匠沈从文被打成右派,饱受被践踏的痛苦,却毫不畏惧。他在黑暗肮脏的厕所里咀嚼着梦想、吟唱着梦想,硬着骨子从事中国古代服饰工作。十五年来披阅十载,删繁就简,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巨作。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可以用于论证思想上的“无畏”、行动中的“有为”这一观点。但在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沈从文没有逃避卑鄙者的嘲讽,没有害怕压迫者的盛凌,最终成就了中国古代服饰史料的巨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究其原因,是他坚持心中的信念,即使在困境中也坚持着梦想,毫不畏惧,才为中华崛起的使命树立了一座坚实、硬朗的有所作为的丰碑。
  热点素材:据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湖北省教育厅政府采购了320万册《新华字典》,发放给当地中小学生。然而,该批字典中标价格却高于零售价格,更要命的居然是这个版本字典无主编,错漏百出,只是拼凑起来的盗版书。
  素材点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论证“人生在世当有所畏惧,有所不为”,这一观点。可以组织一些社会现象成为素材群,来分析本质原因及解决办法,写一篇见解犀利的时评文。盗版不仅侵犯了法律,也没有尊重别人的劳动、知识与创造。人要能修身修到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别人都在做,自己却硬是不做才算到了家。所以在谋划什么事该做的同时,还该有不对的事绝不做的判断与执著。由此还可以联想到我们不能做什么,以拓宽思路。如不能违背心中的信仰,不能违背国家法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正视自己的内心等等。
  【素材演练】
  一个无所畏惧的
  社会是可怕的
  佳 桐
  无所畏惧,经常被用来描绘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似乎也需要有这样的风范。孔夫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哲学家康德面对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准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
  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最典型的是宗教徒,对神灵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过去人们眼中的许多神秘现象,都得到了理性的解答。但现代化可去除迷信,却不应该去除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却不能无视神圣的力量。   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相比宇宙和自然的无限,人的能力是多么有限,我们对世界的“未知”要远远大于“已知”。敬畏自然,就是承认我们自身的渺小,正视大自然的神圣。我们还应敬畏生命。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敬畏生命,就是将人的生命摆在首位,珍视人的自由选择,维护人的发展机会。对生命的敬畏还应包括和我们一样有心跳、有亲情、有痛感与悲戚的其他生灵。我们同样需要敬畏法律、敬畏规则。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
  世间需要敬畏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对其心存敬畏,不是受金刚怒目、铁棒皮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从本质上讲,敬畏与信仰息息相关,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信仰之真。当今社会,敬畏已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需不需要敬畏,也要先问一声“有没有用”,对自己有用,就烧香拜佛;若不再管用,则立马丢开。因此,最被敬畏的往往是权势与金钱,但这两样东西最易变幻。敬畏的功利化,说明社会上有一些人缺乏信仰,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当本该虔诚以敬的东西,都可用权换、用钱买时,这个社会即使堆砌出再多的眼前财富,也必定与真正的文明渐行渐远。
  怀敬畏心,虽不排除外在约束,但主要源于内心的自律。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道底线,这是不应突破的最后屏障,是我们必须敬畏的戒尺。无可否认,这条底线现今对许多人来说已经移动,但只要良知未灭,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仍然起作用。“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就道德层面,一个人可以不做君子,却不可以做小人;可以不忠言逆耳,却不可以奴颜婢膝;可以不襟怀坦荡,却不可以两面三刀;可以不乐善好施,却不可以为非作歹。心存敬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做人底线的不懈坚守。
  一个民族在走向自由、民主、开放的同时,不可以没有敬畏。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恰恰是最可畏惧的。假如一切都无禁忌,那么一切都可被毁坏、被打砸、被妖魔化,于是什么房子都敢拆,什么古墓都敢挖,什么数据都敢造假,什么决策都敢拍板,什么官司都敢乱判……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呼唤敬畏,就是呼唤理性,呼唤良如,呼唤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求,但必须有所忌、有所惧,知晓前行又懂得停步,知晓获取又懂得放弃,由这样的公民支撑起的社会才健康、良性而和谐。
  【教师评点】
  本文先从“无所畏惧”的内涵说起,采用了孔子和德国科学家康德的名言来引出自己对于敬畏的理解,将内涵解说得清楚透彻。接着,文章以宗教徒为例,具体指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敬畏的原因,我们不能无视神圣的力量。文章主体论证部分从正面及反面对比,再次强调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心存敬畏,否则必将与文明渐行渐远。文章最后用排比论证来指出怎样才能心怀敬畏,要做到心怀敬畏需要自律,更需要对做人底线的不懈坚守。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在这个时代,更应强调的是本分而不是“美”。“里子”守不住,“面子”早晚要倒  美國Business Insider网站曾选出全球18家最美的图书馆,篱苑书屋是国内唯一上榜的一家。在许多网络游记中,它都是入京必游景点。但在最近,这个“最美图书馆”却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  9月19日,有公众号发文称,最美图书馆“满屋都是盗版书”,比如封面和内页出版社不一的《白鹿原》,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文学出版社”出
纪录片《断刀》讲述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这个硝烟方散的国家,在唇亡齿寒、家国安危的大义面前,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数次惨烈的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的历史。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志愿军在第一次战斗失利后破釜沉舟,东西合围,数夜不眠,终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开始全面反攻,经此一役,志愿军洗雪耻辱,凯旋而归,成功挫败了“联合国军”企
文题  材料一:2017年6月1日,余秋雨推出全新散文著作《泥步修行》,他告诉广大读者:“网络上标有我名字的大量诗句、美文、格言,内容全部有关人生修行,但只有这一本才是真的。”  材料二:这是一个“爱语录”时代,人们希望在微博上的“语录”中,获得心灵慰藉。甚至无形中,已经对这些语录产生了依赖。  材料三:网友们将白岩松、崔永元、柴静、张泉灵比作四大“鸡汤盆”,把励志的心灵鸡汤式警句倒在他们的“盆”
看完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我随着人流走出影院。散场的路上,几位朋友嘟囔着抱怨电影太过平淡。而我就喜欢这部淡得像白开水的电影,它是属于大众的,而不像昂贵的哈根达斯,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你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安东尼的那些岁月,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经历的时光。  安东尼因为一份偶然的工作,从此与西餐结缘,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厨师。于是他瞒着父母转到了美食系,开始了一段追梦的旅程。一路上,安东尼遇见
维姆·文德斯出版过一本摄影集《一次》,我很喜欢这个书名。摄影、绘画、写作乃至人生,是“每一次”,也是“第一次”。这“一次”,颇有此时此地的意味。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惊讶是什么时候吗?孩子第一次从镜子里辨认出自己,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长大后不经意间从录音机中听到自己的声音,或从照片上看见自己的样子,“原来这就是我”的想法,总是透出一种清凉感。  一次迷路,经过一个“老人之家”,透过敞开的窗户看到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
五句话  成长五句话  真实五句话  读书五句话  成长五句话  真实五句话  读书五句话  成长五句话  真实五句话  成长五句话  1.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年少的轻狂、白日放歌、纵意,随着尝遍世间毒草而克制、温润、收敛。不再向似水流年索取,而是向光阴贡献渐次低温的心。那些稍纵即逝的美都被记得,那些暴烈的邪恶渐次被遗忘。与生活化干戈为玉帛,任意东西,风烟俱净,不问因果。  ——路遥 
1.北海公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其中有一个景点的名字是“濠濮间”,这个景点的名字与一位伟大的哲人的两个典故有关,你知道这位哲人是谁吗?(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韩非子  2.我国古代非常注重童蒙教育,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将识字与历史典故结合起来的蒙学教材是什么?( )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增广贤文》 D.《蒙求》  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不久前,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视频中,某小学的数千名学生在听了某知名教育家关于向母亲尽孝的煽情的感恩演讲后集体痛哭。  “如果母亲的情绪不发泄出来,会得精神病。母亲的情绪如果发泄到老公身上,老公不吃这一套;发泄到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說她不孝;发泄到领导身上,领导说她找死。可怜的母亲只能把心里的痛苦,发泄到一个让她最有安全感的人身上,即自己的儿女。”  这段缺乏常识和逻辑的疯话,是欧阳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而高三是一个非常严肃紧张的时刻,在这个阶段学生们情绪波动会比较大,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高三如何高效率地复习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教师怎样才能做好高三的英语复习工作呢?   1. 仔细研究阅读考试大纲   在高三的时候大家手里都会有考试的大纲,考试大纲以及说明对高三的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原因就在于,考试大纲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们了解考试的重点,帮助学生们勾划考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