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西北开发的可持续性进程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评价西北地区环境特征是顺利实施西部战略的前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历史时期人类不合理开发的后果之一,也直接影响到今天西部战略的进程。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以西北地区开发地域局限性与开发幅度有限性为核心,重点论述了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西北地区面临的水资源状态,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开发项目与环境恢复措施的可实现限度,指出西北地区的开发应建立在水资源允许值之内,实施因水制宜的开发举措,一切过高估价西北地区过去的环境面貌,过高评介西北地区的开发限度,都会导致西部战略实施走向误区。
其他文献
人是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现实统一。制度深刻影响着人的属性,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而人又毕竟是制度建立与变革的出发点和归缩。人的类性、群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人的个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相并存在的所有制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将人的类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和个体的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其历史合理性是明显的。
金口河是北京金时期兴建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先后经历过多次疏浚,又多次放弃,形成多个不同时期的沉积层。明初北京城南扩之后,部分河段被圈入城内,对当地的街道布局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国家大剧院工地等处金口河遗迹的考察,使我们对河道的变迁、沉积特征和消亡时间有了更多的认识,它不但可以以为当地的岩土勘察工程提供借鉴,而且可以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史的研究。
本文指出由于习惯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致使学校审美教育在多音喧嚣的现实中陷入文化选择的困境并失语。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认为多元文化和谐平衡发展是当代人、当代社会应有的精神生态 ,学校审美教育要尽快走出狭隘、单一的文化选择 ,建立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以重铸国魂为价值体系的多元文化审美光谱 ,还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精神生态环境
作为人群称谓的“民族”概念 ,与文明、文化等其他概念一样 ,刻意于统一定义或界定范围的探讨似乎难于一是。《古兰经》中对人群的称谓有多种 ,“民族”概念的内涵和判断依据是伊斯兰宗教文化裁定的。本文对汉译《古兰经》中的“民族”概念和阿拉伯语《古兰经》中的“Umma”作了适宜的辨析 ,以期准确理解《古兰经》中“民族”概念的特质 ,并为民族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
冷战后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政策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这一变化的背景、内容及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政策的未来走向
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可行途径。但由于多种原因 ,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论述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可行性及其对策选择。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最重要的是努力开发党内现有的民主资源 ,解决如何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的问题 ,以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本文论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分析了山东省德州市耕地变化的原因 ,并且在分析德州市建设用地需求和土地整理复垦及开发潜力的基础上 ,对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传统女德教育虽因晚清女学堂的创立而出现缺口,却并未完全退出新教育的课堂,且在相当程度上为新学界所刻意奉守。特别在男女交往、恋爱婚姻一隅,女性的态度尤为持重。本文拟在20世纪初新学界对于“自由结婚”的理解上,以相对开放的南方为背景,进而着重考述、评析19077年发生在相对保守的北京女学界而哄传海内的一件男女学生通信事件,借以探讨新学界在男女交往中自觉的边界设置,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晚清女性在新教育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现实处境。
权德舆作为中唐贞元、元和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文名人仕,人相出将,曾主盟文坛“余二十年”。然而其政绩掩盖了诗名,后世对其评价也不甚高。不过,这位曾知掌贡举,广泛参与多种文学活动,与古文运动有密切联系的文坛活跃分子,其诗歌创作,既有“盛唐余响”,亦有典型的中唐风貌,体现出“承中有变”的过渡诗风,对中唐文学观念的渐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