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律在学生的思辨中“破茧成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他们都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但两位教师在教学“试一试”这个内容时,其教学细节又不一样,这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请看两个片段实录。
  【案例A】
  师出示“试一试”灯笼图。( 灯笼颜色依次按红、紫、绿三个一组的顺序重复排列)
  
  师: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灯笼是什么颜色?请大家看一看,这些灯笼是按怎样的规律出现的?
  生:这些灯笼是按“红、紫、绿,红、紫、绿……”这样的规律出现的。
  师:那也就是几个为一组?
  生:3个。
  师:问第17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会求吗?
  生:会了。
  师:谁来说一下算式?
  生:17÷3=5(组)……2(盏)
  师:现在你知道第17盏灯笼是什么颜色呢?
  生:紫色。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余数是2,表示一组中的第2个,就是第17盏灯的颜色,而一组中的第2个,就是紫色。
  师:他说得非常好。
  【案例B】
  师出示改动后的灯笼图。(灯笼颜色依次是红、紫、绿、紫、紫、绿、红、红、绿……)
  
  师:从左边起,第17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观察了好一阵,感觉没有规律)
  生(犹豫):不知道。
  生:红色。
  师:你确定吗?
  生:瞎猜的。
  生:老师,这里的灯笼出现时没有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到底有没有规律。
  (教师用方框图从左边起,分别以两个、三个、四个圈一圈。学生逐一观察,快速比较方框中的灯笼颜色)
  师:灯笼确实没有按一定的规律悬挂,那这道题目,我们还能解答吗?
  生:不能。
  师:哦,谁能想个办法,让这道题目也能有办法解答呢?
  生:老师,我们可以把灯笼出现的次序改一改,让它们变得有规律。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大家想想看,本来这些灯笼出现时是没有规律的,我们怎样把灯笼出现的次序改一改,让它出现时变得有规律呢?
  (学生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画图,有的在比划)
  师:有没有谁想到办法?
  生:我把这些灯笼编号,分别是1红、2紫、3绿、4紫、5紫、6绿、7红、8红、9绿,现在我只要把第4盏紫灯笼和第8盏红灯笼,交换一下位置,原来杂乱无章的排列就变得有规律了。
  师:我们按他的方法改一改。(师在电脑上将第4盏紫灯笼和第8盏红灯笼交换了一下位置,还原教材中“试一试”原图)
  生:现在灯笼是按“红、紫、绿,红、紫、绿,红、紫、绿……”这样的规律出现的。
  师:那也就是几个为一组?
  生:3个。
  师:红、紫、绿,红、紫、绿,红、紫、绿……照这样排下去,你知道第17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
  生:知道。
  师:好,下面请大家独立尝试着来解决这道题目。
  (学生小组交流解答方法)
  生:从左边起第17盏灯笼是紫色。
  师:确定吗?要不要凑到第17盏灯笼前看一看?
  生:确定。
  生:不需要。
  生:只要不挂错。
  生:三个一组,17÷3=5(组)……2(盏),第17盏灯笼是第6组里的第2盏,表示第17盏是紫色灯笼。
  师:第17盏灯笼和前面的哪一盏颜色相同?
  生:和第一组里的第2盏颜色相同。
  生:和每一组里的第2盏颜色相同。
  师:是的。没有亲眼见到,却深信不疑,这就是规律的魅力。
  【我的思考】
  “破茧成蝶”是富于生命价值和精神意义的词语。从生态的角度来看,课堂也好比一种“知识茧”,师生的教学活动好比蜕变过程。回到上面的两个案例片段上来对应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案例A的教师在进行“试一试”环节的教学时,仍然紧紧地“扶着”学生,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案例B的教师恰当改动“试一试”,制造了“没有规律,无法解答”的矛盾,继而启发学生想办法调整,使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教师构建无序的情景就是“结茧”,学生经历了思维的挣扎,最终实现了对周期现象的深刻理解,就是“化蝶”。当下的数学课堂需要“结茧”,需要“化蝶”,需要飞翔。下面笔者从这个角度来具体谈谈案例B中的几处看似平常却别具匠心的细节。
  一、结茧:同中存异
  本课是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其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
  在本课例1的画面里,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它们摆放顺序的规律都表现在颜色上,十分醒目,容易发现。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通过问题“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明确了研究对象、教学次序、观察内容。例题教学的第二步是回答“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问题。此处介绍三种方法,分别是画图、列举和除法计算,“试一试”是紧随其后的教学活动。案例B和案例A在 “试一试”上的不同起点是主题图的变动。改动了“试一试”,就是预设了“乱”,为学生呈现了一次全景透视周期现象的机会。进一步讲,这里的改动也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搜集了大量该课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比,发现课例中涉及的题目或场景都是有规律的,学生在解答中要做的就是分组做除法,对于周期现象的认识就只限于习题本身。摆盆花,挂灯笼,插彩旗,这些人类审美活动是从设计一个单元启动的,是由一而二,由二而三,逐步增加的。教学的过程其实是这一活动的回溯,先要尝试分组和分类,确定有几种不同的元素,每个单元里有几个元素。学生对找规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首先建立在对规律的认识上,其起点是有没有规律,进而是有怎样的规律。教学不能省略了对有没有规律最基本的判断,让学生跳过发现规律的过程,应用规律就必然会成为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除法算式。突出“无序”,这不仅是知识的真实形态,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有序”,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破茧:乱中求序
  陶行知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学生对知识的接纳,实质是经验的重组,这里的经验更多地指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
  案例B这一环节,教师不急不缓,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大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学生活动多元而实在,他们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心理活动,实现对周期现象的自我建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体验。此后的交流环节安排及时、恰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比较、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学生自觉实现方法的优化。
  重视数学活动的探究性,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方法的形成和提升,使学生理解数学本身的价值,尤其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研究数学的本质内涵,而不能仅仅以解题为目的进行“练习”。
  此处,教师如果可以再从容点,即安排学生上台借助课件中图片的拖放功能来展示灯笼的重新排列情况,让“规律”在学生的视野里飞一会儿,效果想必会更好。
  三、化蝶:见微知著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是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看到的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更深的体会。盆花、彩灯、彩旗都没有画出来,它们的颜色不能直接看到,只能依据规律进行推理。教材里的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都是学生再现周期规律进行的推理活动。在案例B里,教师两次“你确定吗”的追问可谓用心良苦,也堪称是神来之笔,学生从瞎猜到确定的转化,显示了学生对周期规律的真正体验。“第17盏灯笼和前面的哪一盏颜色相同”的提问,让学生通过深究明晰了每一组里的排列情况以及余数与之的对应关系,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意识,促使学生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
  探索学习“找规律”,不是要让学生多知晓一种两种周期现象,而是要借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找”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兴趣,历练探索精神。
  在案例B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实际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生充分开展“找”规律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并维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发现周期规律的过程,实现了预设的目标,提升了学生对周期问题的执行力。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王二小卖西瓜,站在风里乐哈哈。——飘  竹当头,目当肚,一横当屁屁,撇竖当脚走。——算  山上是树木,树木有枝丫,大手抓住它,使劲往上爬。——攀  小时候,学到笔画多的生字就头疼,写错了被罚抄更是头疼。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喜欢用儿歌引导我们记忆生字。有些儿歌让人听了哈哈大笑(算),有些生动形象直达字义(攀),有些押韵如顺口溜(飘),总之记忆犹新,终身难忘。实践证明,儿歌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可以活
儿童通过绘画表现内心情绪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表达人之初无邪的情感。在绘画教学中,教师既要保留住学生的纯真童心,又要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帮助学生用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将学生的情感需求摆在第一,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童画”世界里自由翱翔。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走进绘画的幻想世界  例如,在《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作文教学以其独有的教学内容、训练方式和训练过程,集中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语文技能的运用等方面的情况。教学生作文,同时也是教学生做人。  小学作文的创新,需要遵循新修订的大纲的主要精神,不拘形式地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想写的,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等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从开始的课程性、任务性,发展到现在的探讨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鼓动性、鼓励性,一线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一、变“Understand?”为“Any questions?”的奇妙    多次讲完新课,或者讲完一条题目,或者解决了孩子们的一个疑问,或者布置完作业,总会加一句“Understand?”,就在孩子们齐声回答的“Yes”中,老师带着满意离开了。其实多次发现
愉快的假日生活是学生期盼的,而假日作业是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巩固和实践,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促进技能技巧的形成。那么,设计怎样的假日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快乐地度过假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增强作业的情趣性,让学生愿意做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颖有趣。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前,一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进行创造性表达的一个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多读是积累素材的关键  唐代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简单的话,其意义却耐人寻味。阅读对写作来说,应该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更多的研究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激起兴趣上,忘记了促成兴趣的维持和发展。教学的过程毕竟是漫长的,教学的内容终究是丰富的。本文试从兴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性角度做一个简单的勾勒。  一、激发:创设氛围,创新导入  高尔基曾经这样谈自己的写作经验:“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优化设计提问内容,掌握课堂提问技巧,使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英语课堂艺术性提问的类别与运用  1.激趣式提问  我们还需根据不同的班情和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与辅导。  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结合新课内容,利用前两课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设计了以下问题:  T:Where is the boy?
共情,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一种心理学概念,它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共情技术”也被逐步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什么是“共情式”教学呢?它是指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生活(师生共情)或引导学生完全融入教学内容所阐述的情境之中去感受文本内容并产生情感共鸣(生本共情),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
[案例]  为了美化教室,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室布置的检查评比。走进一间间教室,带给我们的是一阵阵的惊喜和赞叹。  “哇! 好漂亮的手工作品啊!你瞧!这个‘小巧手’栏目设计得多好!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手工作品的地方。这个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来一定会很棒!”  “你看!这个‘星光园’,有‘劳动星’‘文明星’‘勤奋星’‘进步星’……奖励面又多又广,一颗颗闪烁的星星里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