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研究》202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

来源 :艺术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转载量排名
  全文轉载率排名
  综合指数排名
其他文献
【摘 要】 艺术史“界域”范畴的厘定,需要从史学研究的整体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强调艺术史本身具有史学整体性的认知概念,是对人类艺术活动代表性印记的整体观照,既可以从“历时性”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又可以从“共时性”角度予以统摄,从而编织有经有纬、经纬交织的治史脉络。由之,我们在考察艺术史进程时可以发现,作为物质文化的艺术史,作为物质与观念文化的艺术史以及作为观念文化的艺术史,都具有多种存在的可能性,都是
期刊
【摘 要】 形式美的根本是人与宇宙的同一性。但因中、西、印三大文化在与世界互动中建立的思想不同,从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式美理论。在基本结构上,西方是从形到式到Being-logos;中国是从象到气到道;印度是从是—变到幻到梵—我—空。在核心图形上,西方以方圆三角合一的图形为核心;中国以九宫太极合一的图形为核心;印度以方圆正倒三角的室利圣符图为核心。三大文化的美学自轴心时代以来形成各自的体系,但在世
期刊
主持人语:  2020年12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合作,举办了第二届深圳文艺评论研修班。这是继2019年第一屆深圳文艺评论研修班后举办的第二届。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这届改在线上举行,主题是“艺术学和艺术评论”。线上与线下,效果不一样。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当然效果是最好的,但线上也有线上的好处。这次研修班,原本是以深圳的青年评论家为授课对象。目的是通过
期刊
【摘要】作为基督教礼拜仪式音乐,格里高利圣咏是一种以承载和实现礼仪功能为目的的音乐类型,与当下人们熟悉的艺术音乐作品有全然不同的创作初衷与表现意图。以一种较为适合其功能性特点而非审美观照特点的方式描述、分析和诠释其在罗马礼仪语境中的存在状态与表现形式。论述圣咏音乐风格的构成因素与决定其音乐表现的礼仪语境因素,旨在阐明仪式圣咏的音乐风格、体裁和形式特征与基督教礼仪语境有深刻的关联。正是由于罗马礼仪的
期刊
【摘 要】 1873年,列宾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公费游学。在此期间,列宾的艺术观和绘画风格发生了重要改变。然而是什么对列宾产生了影响?“1874年的夏天”或许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874年,列宾来到诺曼底沃勒莱罗斯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短期旅行。在此期间,列宾在前辈画家博戈柳博夫的帮助下,开始深入学习西欧外光画法。此次旅行后,列宾作品的色调开始变得明亮起来,这次旅行对列宾日后的大型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借
期刊
【摘 要】 《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是刘成纪教授“十年磨一剑”的力作。作者以其更趋周延的美学和艺术观接引中国传统文化,写出了一部既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又融入了世界美学和艺术体系的大作。可从四个方面系统地理解该作:作者的艺术观、选择先秦两汉的重要性、艺术观念的特质、该作所彰显的“史”的特点。这四个方面相互涵摄,贯穿全书。该作折射出一种政治美学研究路径,符合先秦两汉的历史本相,与中国美学研究的“心性路径”
期刊
在漫长的历史上,人类曾经主要生活在乡村社会,过着一种农耕或者游牧的生活。自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西方尤其是欧洲的现代性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形成一种与乡村经验、乡村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城市生活方式。巴黎、伦敦、柏林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崛起,并把在其中孵化出的都市文化传播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就完全开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进程则非常缓慢。但是在20世纪20
期刊
【摘要】附加性乐曲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仪式音乐的重要类型,也是在西方音乐的文本化记谱思维处于萌芽之际,就被记录下来的声音符号。在附加性乐曲的书面形态中包含着复杂的歌词与音乐的关系。而存在着“以辞指声”和“声辞合抄”现象的我国魏晋乐府歌诗,与这种卡洛林文化蕴育出来的、同样立足于口传实践与记忆传承的“音乐一文学综合体”有着相通之处,即:通过对不同乐曲的歌词文本拼接组合来造成一个新的可供演奏(唱)的乐曲的
期刊
引言  长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建筑奇迹,横亘在中国的北方,地跨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历了自春秋时期以来2000余年的修筑,总长度达21196.18千米,自东向西贯穿了中原与大漠,连接着中国的东端与西部。  公元前7世纪,在诸侯割据的春秋时代,楚国为御敌而修筑的方城,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长城。[1]方城由列城发展而来,一系列具有军事功能的小城依地势排开,或依天险,或以城墙连接,便成为长城最初的
期刊
项目批准号:15BE061  课题负责人:张素琴  结项报告(部分)  本项目对受到道教影响的中国宫廷舞蹈作出专门、系统、深入的历史梳理与研究,以期在舞蹈学和宗教学的双重视域中发现中国舞蹈之身体观念,探讨传统“礼制”下道教与宫廷乐舞影响互动中建立的秩序。以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之综合研究方法,拓展了宗教典籍和田野材料的使用,发现了舞蹈史研究的新材料;从身体出发,将道教视为“身体的宗教”,通过稽首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