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表演的卡勒瓦拉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当我们庆祝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出版150周年的时候,通常添加这样的脚注,所庆祝的对象是22,795行的《新卡勒瓦拉》(New Kalevala)。这个“新”的意思是,之前存在一个《老卡勒瓦拉》(0ld Kalevala),即十四年前‘唳祝过的12,078行的版本。但那个版本既不是最老的,也不是最短的。
其他文献
文章提出怀古音乐研究、演出和聆听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文章分六个部分:1.介绍现代中国古乐承继与发展的现状,哑巴音乐史与失忆古乐演出间的鸿沟,理论与实践上的困难,及其解决的可能性;2.以宋代的音乐文献文物资料为例,勾画古乐在现代的无声与有声存在,探索如何打开古乐声音重构/想象的有效途径;3.阐述姜夔、朱熹等宋人弹性处理古乐的美学趋向与实践方法;4.阐述宋人怀古诗词,有贯通古今的历史叙事和艺术创意思维与实践,指出它是现代古乐研究与演出的一个可行模式;5.描述2017年4月8日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园举行的一场
'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第六届年会'拟于2019年11月9日(周六)至11月11日(周一)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会议将由学会和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主办,《中国音乐》杂志、本学会公众号和中国音乐学网(musicology. cn)提供媒体支持。年会的中心主题为'西方音乐的风格流派',相关子议题包括:1)西方音乐风格流派与'中国乐派';2)西方音乐视野下的'中国乐派';3)西方音乐风格流派的成因、特点和影响;4)西方音乐风格流派的经典作品研究;5)西方音乐风格流派著译评介;6)西方音乐风格流派的纵向和横向
文章对考埃尔'音簇'的构建原理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解析,揭示音簇的构建如何通过'二度音程'为核心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音簇的四种基本形态和多种扩展形态。论述考埃尔音簇的构建如何以'泛音列'为理论基础,从而使其以科学定律为基石。音簇在之后音乐的进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至今它已成为创作中一种常见的技法。通过对音簇诞生之初理论的构建与创作实践运用的印证,该文指出考埃尔最初对音簇的定义,存在着进一步推敲的空间。
该文通过对苏轼琴诗及琴文时间的考证,对其琴事进行编年。编年体例以皇帝年号加干支系年,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后附以苏轼年龄,下附琴事编年条目、原文及考论,并以按语加以适当阐释。
2014年3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项目组、西昌学院联合 主办的中国多民族母语文学研讨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召开。
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五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
上海音乐学院承担的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交响幻想曲《炎黄颂》,5月22日晚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系主任林大叶教授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成功上演,并正式拉开《炎黄颂》2019年度国内巡演序幕。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率全体主创人员出席音乐会,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王真、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及部分专家学者莅临音乐会。
2018年11月28日,梁雷在星海音乐学院“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成立时的致辞。
“东方与西方音乐观念与实践开始再融合”“汇流”的观念和相关的思想,是周先生艺术观点的核心,这个观念贯穿在他丰富的音乐活动之中,无论是他的音乐创作、他的音乐与文化教育、对中西文化交流乃至文化传承或其他音乐的社会活动,那与之密切相关。因此,这不仅是他自己毕生的势力和实践,也是他对中国音乐家的敢切希望和要求。这也正是今后,我们大家需要势力的方向。
周文中是一位在西方音乐界广受重视并令人尊敬的中国作曲家,他"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特殊的交汇点",多年来深入思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及中国传统音乐如何"活"在当下的问题,并一直在切实探索,为中国现当代音乐开辟出一条活路,引领后辈。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一套可变调式体系,成为他音乐语言探索及思考的一个"结晶体",是20世纪现代音乐中值得关注的自创体系之一。文章按先夭八卦线索,就可变调式体系的构造基础、调式特征、与中国传统《易经》思想的关系、具体音乐运用、彬响关系及其深层意义分八个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