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语文课堂朗读的训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的充满情感的朗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但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只听到学生琅琅读书声,很少听到老师的读书声,因此,想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必须要参透《课标》内容,要加强朗读理论的专业学习,要自觉进行朗读的技能训练。
  关键词:课堂朗读 教师范读 情感
  书,是人类智慧、经验的结晶。读书,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人类数千年成就。而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的阅读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建议里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朗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知,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包括两方面, 一是老师的读,二是学生的读,即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和学生的学习性朗读。因此,为搞好朗读教学, 语文教师必须要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
  教师的充满情感的朗读往往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当学生在细心聆听时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有多少名家在谈到自己老师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让他们终生难忘,甚至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梁实秋先生曾介绍过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这样讲课:“徐先生介绍完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选自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师在诵读文本过程中, 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为一体,直接传达给学生,给学生情感熏陶。当老师和学生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 那种美妙不是我们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教所能传递的,因为它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而学生朗读,限于阅历和理解能力,毕竟不如教师对文章把握得好。教师普通话是否规范,嗓音漂亮与否,朗读是否到位,这些都不能成为朗读教学的障碍,作为语文教师要多开尊口,经过自身的努力,练好范读这个基本功。
  但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只听到学生琅琅读书声,很少听到老师的读书声。究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第一,《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课堂是否就应该交给学生,朗读是否也应该是学生的朗读,如果教师进行范读是不是跟新课标想违背?第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越来越广泛,网上随处可以下载名家的、或非名家的视频、录音,一个最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动辄就是“请听录音”,“以机代读”越来越普遍,而教师的范读却越来越少见。第三,有些教师师以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方言口音重为理由,怕影响学生的听课,甚至怕影响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而不敢开口读;有些教师师则以自己的声音不够完美为借口,觉得自己的读不如录音,就让多媒体代劳了。甚至有些教师认为范读对学生学习语文起不了多大作用,于是干脆就不读。因而,许多教师在强调学生朗读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的范读,这不能不令人焦虑:教师自己都不重视朗读,如何言传身教,如何让学生去重视朗读?
  对于上述种种情况,我们真的就毫无办法可言了吗?那也不见得,正如清人程廷祚的话:“古者之于诗也,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金陵丛书》本《青溪集》卷二)诵(朗读)也好,歌也好,虽不可尽人而能,但可尽人而学。因此,要改变当前教师不开口朗读的窘境,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首先,要参透《课标》内容。《课标》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不代表教师成了课堂的旁观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应该是课堂朗读的引导者,“指导员”。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我们要引导学生沉醉到作品中去,与作品同悲同喜,与人物共沉共浮;我们要引导学生朗读能以声传情,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第二,要加强朗读理论的专业学习。实践是要理论来指导和引导的,我们从事朗读教学,也同样要用朗读学的理论来指导和引导。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朗读过程,把握朗读规律,掌握朗读的理论和技能,来适应朗读教学的需要。朗读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相关的朗读学的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探究的条件,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知识来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夯实自己。此外,不少朗读讲座也应该多多的去听,来加强自己对朗读相关知识的了解,切勿瞎子摸象,以偏概全,事倍功半。
  第三,要自觉进行朗读的技能训练。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朗读就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能。是技能就要接受训练。平时备课是朗读的好时机;教学之余是朗读的好光景,我们不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求日有所练,月有所得,年有所进。自读训练是一途,听读训练也是一途。多听听名家的朗读或朗诵,多听优美的阅读的录音,对教学总有大功用。只有在课后苦下功夫,多练习,多朗读,多积累,才能后积薄发,才能带给学生优秀水平的范读,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范读是一种鲜活亮丽,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资源。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重视并开发这一资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杨聪.《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朗读评价初探》.《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
  2.程竹怀.《语文教师要过朗读关》.《中国教育学刊》, 2008年 09期
  3.陈树元 苏彦 康林益.《初中语文课堂朗读之“怪现状”》.《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 第8期
  4.吴康兴.《课堂朗读的理性批判》.《教学月刊:中學版(教学参考)》,2009年 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使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单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规范能力的因素是多种的,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分析,并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规范 化学复习 细节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 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
期刊
摘要: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与数字化越来越紧密,数字化着重体现于数学这门课程中,而生活则代表着人处于社会及自然空间里,经享用、拥有及自身内证实践,由此形成人类精神、物质及制度方面的文化,取决于生命之延续,达到人生意义及价值的最大体现,且被赋予一定能动性。本文作者主要围绕新课思想的引导下,试着把学习气氛、描述数学的言语及相关情境、数学作业及问题进行生活化,指引学生对数学课有着更深的体会及理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做到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生活化、在课后作业布置中做到生活化,就可以有效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施教学生活化,达到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生活化 实践  教学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活动中回归生活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目前,各学科教师都试图在教
期刊
小学的英语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该阶段的书写教学内容包括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而字母的书写既是最基本,又是最关键的功夫,俗话说得好:字是文章皮嘛!见字如见人。所以,我们在教学字母书写的启蒙阶段就要严格要求基本字母笔顺、笔画必须要规范,以培养学生熟练的书写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及其书写的审美观。  本着以上的宗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新课标,本人设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小学
期刊
职校语文拓展教学符合大语文教学理念,契合职校学生的特点,可有效提高职校语文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已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肯定。的确,好的“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而成为这节课的生命线。但是否所有的拓展都是有效的呢?我们认为,为了真正激发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其学习环境,训练其思维品质,提高职校语文教学的效率,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本为本.拓之有据  1.所谓“以本为本”
期刊
摘要: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小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常见问题,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迫在眉睫。本文将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希望能给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我们认为 :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化学 课堂教学 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
期刊
大量教学评价反馈表明,部分学生科学成绩低主要是感到物理部分较为难学,究其原因除了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外,某些关键点发生思维障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正常进行。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认识规律,要研究初中学生学习科学中的思维障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首先,学生学习科学受自身的心理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其次,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程度的制约。科学知识由概念、规律、实验和研究思想方法等组成,学生學习时
期刊
摘 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关键词:
期刊
在当下讲求有效教学的情况下,课外阅读教学应该从何入手,指导学生做些什么,让学生学到什么?这都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前段时间,我有机会到外校学习,聆听到一节新颖、和谐、又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执教老师的《让阅读成为习惯》这堂课打破了以前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安排在图书室。这节新颖独特的课型让听课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课外阅读指导课具体应该怎么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在张老师为我们呈现的这节有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