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实现途径众多,且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呈现差异性,教师要有分层教学意识,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实际做出个性规划,势必能够成功调度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展开理性分析和规划,接轨学生生活,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借助信息渠道,整合自主学习资源;传授探索学法,启迪自主学习思维;创新数学实践,形塑自主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048-02
自主学习体现鲜明的主体学习意识,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具有极为宽阔的探索实践空间。小学生学力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认知,可以通过多种直观调度手段进行展示,也可以降低自主学习要求,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掌握学科认知。
一、接轨学生生活,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呈现差异性,由于数学认知基础、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实践频率、数学学习悟性更多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致使学生数学认知基础呈现不同群体性,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教学认知,可以展开细致的学情调查,根据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要做出具体规划,让更多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学习启迪。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知的体验机会。教师运用生动讲解、故事导入、生活案例展示、数据分析、实物展示、实物测量,以及多媒体展示等,都可以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冲击,学生学习主动思维一旦被激活,自然会形成强大的内驱动力。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形成的学习认知会更为深刻。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教师深入教材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然后为学生布设自主学习任务:“分桃子”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理清数学要素,说说得到了哪些数学方面信息。学生开始观察插图,很快就找到不少数学信息,并开始问题预设。“图中一共多少桃子?”“图中有几个篮子?”“有多少桃子在篮子外面?”“这6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学生对现有数学信息进行整合,并形成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学生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并给出个性观点。最终列出算式:68÷2=?教师让学生利用口算进行相关操作。学生将算式进行分解:60÷2=30,8÷2=4,30 4=34。为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要领,教师让学生列出竖式进行计算,学生再次行动起来。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并及时纠偏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形成相关认知。
教师利用插图展开教学调度,先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然后形成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进行集体讨论,获得学习共识,并进一步引导,让学生逐渐进入章节学习核心,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操作方法进行对应探索。教师利用插图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教学调度手段的运用情况来看,学生关注力快速集中,不管是观察还是讨论,学生都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课堂教学收获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心理触动,形成重要的学习促进动力。
二、借助信息渠道,整合自主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版本固定,这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内容。在自主学习设定时,教师需要有整合优化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整理自主学习资源信息,如对教辅材料的充分利用、对学习旧知的深度发掘、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广泛运用,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学习材料。自主学习内容需要具备可操作性,特别是数学实验方面的学习内容,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体验机会,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作出筛选和匹配性设计,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操作中形成数学认知基础。
借助信息渠道整合自主学习资源,教师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图片信息,可以是视频信息,还可以是动画信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出抉择。“节约”是“被除数中没有0”中的内容,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跟进并给予引导:“观察图片时,要注意找到等量关系,并自行列出算式,不妨运用口算试商操作,然后进行笔算,看谁运算得更正确。”学生开始观察图片信息,很快就找到了操作要领。课堂展示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参与热情更高。有学生说:“3个班卖废纸共收入912元,平均每一个班卖多少钱?”这个题目可以列出算式:912÷3=304(元)。在这个算式中,被除数中没有0,商中出现了0。教師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操作效果。也有学生说:“学校买来492支笔,要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支笔?”这个题目可以列出算式:492÷4=123(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延伸性布设,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
教师利用图片进行课堂引导,因为贴近学生认知基础,给学生带来全新视觉体验。从学生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进行媒体设计教学是比较适合的,学生从具体观察体验中得到的学习是鲜活的,教师利用图片进行引导是便捷的,给学生带来的数学信息更为丰富,课堂教学自然呈现高效性。小学生对信息媒体展示信息有特殊敏感性,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调度,自然能够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传授探索学法,启迪自主学习思维
学生数学学习需要方法支持,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小学生学法基础还比较单薄,自我总结学法的意识还比较欠缺,教师不妨给学生推介一些优秀的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应用。教无定法,学习也是如此,不同学习主体有不同学法意识追求,体现学法应用的个性化属性。自主学习属于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传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习内容特点。对比法、推理法、分析法、实践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归结法等,都属于数学自主学法积累范畴,教师需要抓住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学法传授,给学生提供最为及时的学法支持。 “讲故事”属于“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并对相关数学信息进行整合,然后为提出延伸性数学问题:“笑笑讲故事用了4分钟,一共讲了150个字,如果要在3分钟内讲完,每分钟讲多少字?这个数学例题是教材之中的内容,如果将相关例题进行改进设计,你有哪些創意的想法呢?”学生开始思考,并自发展开集体讨论,个性观点不断涌现。“笑笑讲故事用时6分钟,平均每分钟讲40个字,如果笑笑打算8分钟讲完,每分钟应该讲多少字呢?”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讨,有学生给出建议:“这道题需要分两步走,先算出笑笑一共讲了多少字,然后算笑笑每分钟应该讲多少字。40×6=240(字), 240÷8=30(字)。”教师对学生个性表现给出积极评价,并要求学生继续探索。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创新探索任务,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从学生个性表现中可以看到,教师教学引导是比较成功的,将学生学习引入全新情境之中。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数学认知更为深刻,对数学规律的把握也更为牢固。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些探索学法,可以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支持是全面的。
四、创新数学实践,形塑自主学习品质
数学具有实践性,学生要结合生活认知实际,通过多重数学实验和实践操作,自然形成数学认知基础。在数学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数学实验材料,帮助学生规划实践步骤,给学生以更多操作建议,都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知。数学与学生生活有更多接轨点,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认知,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给学生布设不同生活实践训练任务,都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体验。生活案例解析、信息搜集、社会调查、数学实验解析、生活数学现象搜集等,学生通过不同生活认知渠道学习感知数学,其学习认知更为立体鲜活。
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实际。教师在教学“对称轴”时,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学生对此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展示更多相关发现:双喜字、黑板擦、衣服上的图案、吊灯、剪纸,以及楼房建筑、桥梁、支架等许许多多的对称图形。教师对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并发动学生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再进入探索环节,对“对称轴”概念进行解析,并在具体寻找的过程中建立相关认知。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教师让学生利用折纸的方式,对对称图形进行相关操作,以便找到对称轴。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开始实践操作,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浓烈起来。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操作活动开展得极为顺利。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生活调查任务,成功激活学生生活认知思维,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认知更为深刻。特别是让学生利用折纸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学生对动手实践有特殊参与兴趣,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乐在其中,这对形塑学生数学认知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对数学规律进行自主发现归结,对数学实践进行生活验证,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数学学习核心,自然建立学科认知基础。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法运用,更是一种学习理念,能体现鲜明的主体学习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权利,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顺利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从而形成多元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支启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3(17):64.
[2]曾志军.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6):26-27.
[3]蔡爱国.让“自主学习”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旋律[J].中学时代,2012(22):63.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048-02
自主学习体现鲜明的主体学习意识,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具有极为宽阔的探索实践空间。小学生学力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认知,可以通过多种直观调度手段进行展示,也可以降低自主学习要求,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掌握学科认知。
一、接轨学生生活,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呈现差异性,由于数学认知基础、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实践频率、数学学习悟性更多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致使学生数学认知基础呈现不同群体性,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教学认知,可以展开细致的学情调查,根据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要做出具体规划,让更多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学习启迪。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知的体验机会。教师运用生动讲解、故事导入、生活案例展示、数据分析、实物展示、实物测量,以及多媒体展示等,都可以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冲击,学生学习主动思维一旦被激活,自然会形成强大的内驱动力。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形成的学习认知会更为深刻。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教师深入教材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然后为学生布设自主学习任务:“分桃子”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理清数学要素,说说得到了哪些数学方面信息。学生开始观察插图,很快就找到不少数学信息,并开始问题预设。“图中一共多少桃子?”“图中有几个篮子?”“有多少桃子在篮子外面?”“这6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学生对现有数学信息进行整合,并形成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学生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并给出个性观点。最终列出算式:68÷2=?教师让学生利用口算进行相关操作。学生将算式进行分解:60÷2=30,8÷2=4,30 4=34。为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要领,教师让学生列出竖式进行计算,学生再次行动起来。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并及时纠偏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形成相关认知。
教师利用插图展开教学调度,先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然后形成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进行集体讨论,获得学习共识,并进一步引导,让学生逐渐进入章节学习核心,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操作方法进行对应探索。教师利用插图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教学调度手段的运用情况来看,学生关注力快速集中,不管是观察还是讨论,学生都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课堂教学收获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心理触动,形成重要的学习促进动力。
二、借助信息渠道,整合自主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版本固定,这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内容。在自主学习设定时,教师需要有整合优化意识,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整理自主学习资源信息,如对教辅材料的充分利用、对学习旧知的深度发掘、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广泛运用,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学习材料。自主学习内容需要具备可操作性,特别是数学实验方面的学习内容,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体验机会,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作出筛选和匹配性设计,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操作中形成数学认知基础。
借助信息渠道整合自主学习资源,教师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图片信息,可以是视频信息,还可以是动画信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出抉择。“节约”是“被除数中没有0”中的内容,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跟进并给予引导:“观察图片时,要注意找到等量关系,并自行列出算式,不妨运用口算试商操作,然后进行笔算,看谁运算得更正确。”学生开始观察图片信息,很快就找到了操作要领。课堂展示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参与热情更高。有学生说:“3个班卖废纸共收入912元,平均每一个班卖多少钱?”这个题目可以列出算式:912÷3=304(元)。在这个算式中,被除数中没有0,商中出现了0。教師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操作效果。也有学生说:“学校买来492支笔,要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支笔?”这个题目可以列出算式:492÷4=123(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延伸性布设,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
教师利用图片进行课堂引导,因为贴近学生认知基础,给学生带来全新视觉体验。从学生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进行媒体设计教学是比较适合的,学生从具体观察体验中得到的学习是鲜活的,教师利用图片进行引导是便捷的,给学生带来的数学信息更为丰富,课堂教学自然呈现高效性。小学生对信息媒体展示信息有特殊敏感性,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调度,自然能够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传授探索学法,启迪自主学习思维
学生数学学习需要方法支持,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小学生学法基础还比较单薄,自我总结学法的意识还比较欠缺,教师不妨给学生推介一些优秀的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应用。教无定法,学习也是如此,不同学习主体有不同学法意识追求,体现学法应用的个性化属性。自主学习属于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传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习内容特点。对比法、推理法、分析法、实践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归结法等,都属于数学自主学法积累范畴,教师需要抓住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学法传授,给学生提供最为及时的学法支持。 “讲故事”属于“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并对相关数学信息进行整合,然后为提出延伸性数学问题:“笑笑讲故事用了4分钟,一共讲了150个字,如果要在3分钟内讲完,每分钟讲多少字?这个数学例题是教材之中的内容,如果将相关例题进行改进设计,你有哪些創意的想法呢?”学生开始思考,并自发展开集体讨论,个性观点不断涌现。“笑笑讲故事用时6分钟,平均每分钟讲40个字,如果笑笑打算8分钟讲完,每分钟应该讲多少字呢?”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讨,有学生给出建议:“这道题需要分两步走,先算出笑笑一共讲了多少字,然后算笑笑每分钟应该讲多少字。40×6=240(字), 240÷8=30(字)。”教师对学生个性表现给出积极评价,并要求学生继续探索。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创新探索任务,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从学生个性表现中可以看到,教师教学引导是比较成功的,将学生学习引入全新情境之中。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数学认知更为深刻,对数学规律的把握也更为牢固。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些探索学法,可以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支持是全面的。
四、创新数学实践,形塑自主学习品质
数学具有实践性,学生要结合生活认知实际,通过多重数学实验和实践操作,自然形成数学认知基础。在数学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数学实验材料,帮助学生规划实践步骤,给学生以更多操作建议,都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知。数学与学生生活有更多接轨点,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认知,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给学生布设不同生活实践训练任务,都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体验。生活案例解析、信息搜集、社会调查、数学实验解析、生活数学现象搜集等,学生通过不同生活认知渠道学习感知数学,其学习认知更为立体鲜活。
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实际。教师在教学“对称轴”时,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学生对此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展示更多相关发现:双喜字、黑板擦、衣服上的图案、吊灯、剪纸,以及楼房建筑、桥梁、支架等许许多多的对称图形。教师对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并发动学生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再进入探索环节,对“对称轴”概念进行解析,并在具体寻找的过程中建立相关认知。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教师让学生利用折纸的方式,对对称图形进行相关操作,以便找到对称轴。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开始实践操作,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浓烈起来。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操作活动开展得极为顺利。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生活调查任务,成功激活学生生活认知思维,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认知更为深刻。特别是让学生利用折纸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学生对动手实践有特殊参与兴趣,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乐在其中,这对形塑学生数学认知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对数学规律进行自主发现归结,对数学实践进行生活验证,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数学学习核心,自然建立学科认知基础。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法运用,更是一种学习理念,能体现鲜明的主体学习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权利,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顺利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从而形成多元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支启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3(17):64.
[2]曾志军.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6):26-27.
[3]蔡爱国.让“自主学习”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旋律[J].中学时代,2012(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