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的混乱或混淆不仅阻碍学术的交流,且易出现引导性错误,理论高度的概念与实践层面的概念理解难于契合恰是课程实施者的纠结所在。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教材、教材与教学方法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是学校创编校本课程,体育教师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根本。过去的认识与时下的认识,理论的认识与实践的理解,创新性认识与普适性认识,只有共融才能共通。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3-0075-07
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反过来,社会又制约着教育,二者交替螺旋上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与争鸣和教学实践的检验是课程理论科学化、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其中,体育学科20多年来,围绕体育教学中“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在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又延生出关于课程、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的再认识问题。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印证,既然如此,在被印证的过程中也就离不开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理解和认同,也正是当下实施课程理念的最有效保证。本文根据理论界争论的现状,仅从课堂实施者的角度对诸多基本概念作一梳理,本无意于为任何流派任何观点呐喊或助威,只是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依着和而不同的心态有选择地解读,便于一线教师内化的概念类的认知和对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
1对课程的认识
1.1认识的现状
课程在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眼里被认为是学校所教科目的总和或某一学科。比如,很多学校会设置课程总表,表中包含了学校开设的所有科目,由此可认为该校的最高教育教学领导及教务人员在理解“课程”时,是将其作为所教科目的总和予以认定;表格的标题栏“课程”对应的内容是语、数、外、理、化、生……很显然又将课程视为学校开设的每一学科。无论认为课程是科目的总和还是某一门学科都是立足于学科本位,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意在突出教师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理论深层分析,课程绝非仅此而已,它还涉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社会的适应与发展等教育和学习的诸多含义。整张课程表的设计如果涉及时间、学校开设科目的种类等信息,又说明还可将课程理解为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针对课程争执不下的“定义”,课程专家施良方[1]通过词源分析,将课程定义归纳为6种,即“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认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社会条件下,受不同作者的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认识不同的影响。
1.2如何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
按课程即教学科目我们可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解为课程的一个专属区域的课程概念,它具备课程的所有特性。“课程本身是社会、学生和学科的综合体”[2],因此,体育教师在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时,应该突破以学科定位的便于表达的意识形态,从不同视域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义:正如课程专家所言,“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选择。”[1]10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3]课程标准之所以给出明确的定义,是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与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刚性指导意见,并不是说这种定义是课程标准的永恒定义,它仅符合社会的阶段性需要。我们在理解时,主要是准确地认定定义中的3个因素,即社会、学生与学科,由此不难看出,定义中“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体现了课程的学科特性;“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学练方法”指明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特性;“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无疑是社会目标。
1.3为什么教
课程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等的上位概念,指导的是某课程存在的意义及价值追求,在厘清概念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体育课程中“为什么教”的问题。
“体育的本质是永无止境地强化体能,体育教学的主旨是运动技术的有序传承”[4]。这句话显然映射出“为什么教”的问题——强化体能,传承运动技术。但这一论断,立刻引来众多专家的质疑,并从生物学、人类学、哲学、逻辑学等不同角度加以辩驳。结合争论的不同观点,我们认为,上述的论断是受教学大纲的影响,是从生物学角度的学科主义去理解体育课程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解放初期,我国开始学习苏联的课程理念,学科主义比较浓厚,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主动的教与学生被动的学,体育课程思想是单一型的生物学意义,而忽略了体育课程除了生物学还兼具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维度。对照丛立新[5]《课程论问题》的观点“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可发现,既然是培养人就应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课程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一门课程”[6]。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学科主义理解体育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地强化体能。但是这句话又隐约透射出体育教学“强化体能”与“传授运动技术”的双重性,是“为什么教”的一部分,并不是某些对立学派所言的“自相矛盾”。体育教学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并不与“强化体能”冲突,因为体育课堂传授运动技术是教学中的显性目标,强化体能是伴随运动技术的学习而必然产生的隐性结果。“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包括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时等”[7]66。所以说运动技术与体能不可分,更不矛盾,从关系上说,体能是完成运动技术的充分条件,运动技术是体能发展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人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追求就是发展学生身体运动性认知能力。我们说身体性认知是体育学科所具有的特殊认知方式,“在运动学习过程中,‘身体’所表现出的动作是身体(运动)性认知成果的反映”[8]。从哲学角度如此理解无可厚非,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统一于同一个体,是对自身自然的认识,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合理存在以及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根据对课程与课程内容的认识,它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也就是说上述观点依然片面。简而言之,“体育教学的本质追求就是发展学生身体运动性认知能力”[8],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果,并不能满足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从应试学科认识,当我们谈及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时,我们往往会这样去评价,“某某同学数学好”,之所以会这样评价,是因为该学生在历次考试中,数学学科得分较高,这里面包含了该学生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数学思维智能,但并不能说明该学生学习方法就好,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同样与我国现行推行的素质教育相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者必须牢固树立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宏观地把握体育课程的方向,从个体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专家的建议(泰勒原理)3个方面去认识“为什么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9]时代的要求是什么?从社会需求角度讲,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10];从人本主义发展角度讲,是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9]。从专家(学科)建议的角度看,才是运动技术的有序传承,进而促进体能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3-0075-07
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反过来,社会又制约着教育,二者交替螺旋上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与争鸣和教学实践的检验是课程理论科学化、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其中,体育学科20多年来,围绕体育教学中“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在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又延生出关于课程、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的再认识问题。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印证,既然如此,在被印证的过程中也就离不开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理解和认同,也正是当下实施课程理念的最有效保证。本文根据理论界争论的现状,仅从课堂实施者的角度对诸多基本概念作一梳理,本无意于为任何流派任何观点呐喊或助威,只是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依着和而不同的心态有选择地解读,便于一线教师内化的概念类的认知和对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
1对课程的认识
1.1认识的现状
课程在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眼里被认为是学校所教科目的总和或某一学科。比如,很多学校会设置课程总表,表中包含了学校开设的所有科目,由此可认为该校的最高教育教学领导及教务人员在理解“课程”时,是将其作为所教科目的总和予以认定;表格的标题栏“课程”对应的内容是语、数、外、理、化、生……很显然又将课程视为学校开设的每一学科。无论认为课程是科目的总和还是某一门学科都是立足于学科本位,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意在突出教师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理论深层分析,课程绝非仅此而已,它还涉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社会的适应与发展等教育和学习的诸多含义。整张课程表的设计如果涉及时间、学校开设科目的种类等信息,又说明还可将课程理解为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针对课程争执不下的“定义”,课程专家施良方[1]通过词源分析,将课程定义归纳为6种,即“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认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社会条件下,受不同作者的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认识不同的影响。
1.2如何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
按课程即教学科目我们可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解为课程的一个专属区域的课程概念,它具备课程的所有特性。“课程本身是社会、学生和学科的综合体”[2],因此,体育教师在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时,应该突破以学科定位的便于表达的意识形态,从不同视域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义:正如课程专家所言,“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选择。”[1]10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3]课程标准之所以给出明确的定义,是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与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刚性指导意见,并不是说这种定义是课程标准的永恒定义,它仅符合社会的阶段性需要。我们在理解时,主要是准确地认定定义中的3个因素,即社会、学生与学科,由此不难看出,定义中“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体现了课程的学科特性;“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学练方法”指明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特性;“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无疑是社会目标。
1.3为什么教
课程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等的上位概念,指导的是某课程存在的意义及价值追求,在厘清概念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体育课程中“为什么教”的问题。
“体育的本质是永无止境地强化体能,体育教学的主旨是运动技术的有序传承”[4]。这句话显然映射出“为什么教”的问题——强化体能,传承运动技术。但这一论断,立刻引来众多专家的质疑,并从生物学、人类学、哲学、逻辑学等不同角度加以辩驳。结合争论的不同观点,我们认为,上述的论断是受教学大纲的影响,是从生物学角度的学科主义去理解体育课程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解放初期,我国开始学习苏联的课程理念,学科主义比较浓厚,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主动的教与学生被动的学,体育课程思想是单一型的生物学意义,而忽略了体育课程除了生物学还兼具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维度。对照丛立新[5]《课程论问题》的观点“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可发现,既然是培养人就应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课程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一门课程”[6]。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学科主义理解体育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地强化体能。但是这句话又隐约透射出体育教学“强化体能”与“传授运动技术”的双重性,是“为什么教”的一部分,并不是某些对立学派所言的“自相矛盾”。体育教学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并不与“强化体能”冲突,因为体育课堂传授运动技术是教学中的显性目标,强化体能是伴随运动技术的学习而必然产生的隐性结果。“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包括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时等”[7]66。所以说运动技术与体能不可分,更不矛盾,从关系上说,体能是完成运动技术的充分条件,运动技术是体能发展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人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追求就是发展学生身体运动性认知能力。我们说身体性认知是体育学科所具有的特殊认知方式,“在运动学习过程中,‘身体’所表现出的动作是身体(运动)性认知成果的反映”[8]。从哲学角度如此理解无可厚非,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统一于同一个体,是对自身自然的认识,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合理存在以及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根据对课程与课程内容的认识,它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也就是说上述观点依然片面。简而言之,“体育教学的本质追求就是发展学生身体运动性认知能力”[8],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果,并不能满足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从应试学科认识,当我们谈及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时,我们往往会这样去评价,“某某同学数学好”,之所以会这样评价,是因为该学生在历次考试中,数学学科得分较高,这里面包含了该学生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数学思维智能,但并不能说明该学生学习方法就好,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强,同样与我国现行推行的素质教育相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者必须牢固树立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宏观地把握体育课程的方向,从个体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专家的建议(泰勒原理)3个方面去认识“为什么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9]时代的要求是什么?从社会需求角度讲,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10];从人本主义发展角度讲,是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9]。从专家(学科)建议的角度看,才是运动技术的有序传承,进而促进体能的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