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产罗汉松叶指纹图谱研究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广西产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的叶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罗汉松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HPLC对广西产罗汉松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使用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0批不同产地罗汉松叶的共有峰进行确认,对其相似度进行评价;使用SPSS 21.0,以共有峰原始峰面积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中,精密度试验主要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稳定性试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表明样品提取液在24 h内较稳定;重复性试验所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2%;建立罗汉松叶的指纹图谱,10批不同产地罗汉松叶初步建立其共有模式,标定了22个共有峰,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都在0.900以上,相似性良好.在10批罗汉松叶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无明显差异.10批罗汉松叶样品可分为3类:S4为第1类;S3、S2和S1为第2类;S5、S6、S7、S8、S9和S10为第3类.[结论]建立的罗汉松叶指纹图谱特征性强,准确可靠,可为罗汉松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FPSO上部模块与船体间的连接形式关系到上部模块与船体间的界面形式、模块结构内部设计方案和模块安装方案的确定.本文依托国内首例自主研究设计的圆筒型FPSO,考虑其上部模块与船体间的连接形式方案问题,介绍了传统船型FPSO上部模块与主甲板间的连接形式,及各形式特点与适用海况,讨论了国外某圆筒FPSO上部模块与工艺甲板间三种连接形式的优缺点.作为该圆筒FPSO上部模块与船体间连接形式设计的前期研讨.
[目的]针对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时因各零部件产生的激振力给机架带来的振动问题.[方法]利用模态分析软件求解机架的仿真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对机架进行模态试验,通过比较两者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通过改变机架结构尺寸,增加固定结构的方法,开展仿真实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架各梁厚度增加1mm,结构增加一个支撑架、一个配重板、一块钢板,整体质量增加3.38% 的情况下,机架的前4阶模态频率从11.641、36.527、65.859、94.601 Hz调整到16.612、38.699、68.804
借助剪切设备开展室内试验是研究结构物-土体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剪切设备的改进或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制了一种大型多功能结构物-土界面循环直剪仪,该设备可以实现在法线方向施加常应力和常刚度两种加载方式,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等应变、等应力方式施加剪切力,剪切盒上设有玻璃观察窗,可配合外置图像采集系统观察土体颗粒的运动轨迹,上下剪切盒的联接采用保证间隙的滚动方式结构,限制了上剪切盒在试验过程中的上翘,辅助导轨的设计方便了结构物更换和土样装卸,试验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采集和实时显示.利用该设备进
针对陕北某高填方工程典型黄土 Q2、Q3的抗剪强度指标分布概率模型及变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应用于黄土自然高边坡和填方边坡可靠度分析中.对比了可靠度分析与有限元分析的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并初步探讨了基于可靠度分析法的黄土填方边坡坡率优化办法.研究结果表明:Q2和Q3 的c、φ值均接受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且c值的变异性较大,φ值的变异性较小;φ值变异性对黄土自然边坡的可靠性指数影响程度普遍大于c值;相对应地,对于填方边坡而言c值变异性的影响更大,这可能与土体颗粒得重新排列与结构重新分布有关;通过方
在门式刚架分析中,柱的垂直度和梁的侧向弯曲度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很大.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构变形,分析计算其对最大应力的影响,对这种结构的安全检测有借鉴意义.
采用化学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相结合的方式去除油气放射性废弃物中表面附着层,既实现了对复杂难溶垢的清除,又减轻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为自动化流水线工艺提供了指导.采用单脉冲能量密度≥2.4J/cm2激光光束对表面模拟放射性污染物进行精确剥离处理,使不锈钢样品表面污染物完全去除,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为讨论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文章以北京市燕房线连续120 d的客流量与日期属性数据为对象,运用BP神经网络对客流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所得预测数据的相对误差最大值为0.074,平均相对误差为0.036,均方根误差为0.085,且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预测效果较为接近.
[目的]克隆黄独赤霉素受体(GID1)基因DbGID1s,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为深入探究DbGID1s蛋白在黄独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DbGID1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域、磷酸化位点及系统发育进化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克隆获得4个DbGID1s基因序列,命名为Db-GID1A、DbGID1B1、DbGID1B2和DbGID1C,GenBank登录号为MT648372、MT648374、MT648375和MT648373,长度分别为86
为研究内配钢骨及加劲肋的圆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心受拉性能,对7个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轴心受拉试验,探究不同内部构造形式对构件受拉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配钢骨和纵向加劲肋能有效地参与受拉作用,提高构件的受拉承载力和刚度,当试件达到极限受拉承载力时,内配钢骨亦能达到受拉屈服.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相比,内配钢骨、纵向加劲肋试件的极限受拉承载力分别提高13.60%和7.82%;同时内配钢骨和纵向加劲肋试件的承载力提高22.94%;内配环肋对试件的极限受拉承载力影响很小,但环肋能更有效地将外荷载传递给混凝
[目的]掌握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血清1型毒株(EHDV-1)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特征,为开展EHDV-1血清型特异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9年通过在我国云南、广东和广西设立牛羊虫媒病毒监控点和哨兵牛,定期采集哨兵牛血液样本进行虫媒病毒分离;通过微量中和试验确定EHDV分离株的血清型,然后对EHD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节段(Seg-2、Seg-3和Seg-6)进行RT-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