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控聚焦原理的悬浮微粒操控研究

来源 :物理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了凹球面双发射极超声阵列结构,并结合相控聚焦原理,通过FPGA硬件系统实时控制换能器输入信号的相位参量,形成悬浮能力较强的驻波聚焦声场.根据预设的悬浮微粒移动轨迹,有规律地调节阵元信号的相位差,实现超声波束的动态聚焦,在声场移动的同时,带动波节附近悬浮微粒的移动.分别在竖直面与水平面操控微粒移动,研究微粒移动的准确度和可操控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凹球面双发射极超声阵列的悬浮稳定性强,且可操控范围广.
其他文献
设计了基于影动法的检影镜教学实验,通过中空反射镜旋转方向与观察到的视网膜成像光斑移动方向之间的动态关系,快速判断出模型眼视力屈光不正的类型,继而利用组合透镜成像原理实现待测模型晶状体的准确验光.通过本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眼屈光不正视力检查原理的理解.
居家环境下,利用生活材料搭建了基于光衍射法测量金属丝弹性模量的实验装置.并设计了简易螺旋测微器,提高了金属丝直径测量的精度.实验测得弹性模量的结果表明,此方案适合学生居家实验.该实验的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利用常见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装置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弹性模量及光衍射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规范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依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版教材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内容上变化很大,集中体现了修订前后课程标准的差异。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对比出人教版新、旧教材在文本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探寻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更好地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太阳作为地球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具备很多动力学特征,其中太阳的“较差自转”现象能够利用视频分析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展示。文章以SDO为数据来源,Tracker为视频分析工具,“STEM”为诊断性评价标准,研究了“较差自转”现象的教学。这些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天文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  关键词:太阳较差自转;Tracker;STEM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文章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平抛运动实验”出发,阐述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模型,并通过合理的科学推理,进行论证,最终得出质点系动能定理的科学思维过程。本探究活动源于教材,又跳出教材,对高层次学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传感器作为新技术设备被引入中学物理实验课堂,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文章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以传统实验与传感器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实验教学案例,提出实施传感器实验教学的具体建议。
将微小位移量转换成交流电桥中双线圈的电感变化量,利用交流电桥的高灵敏度实现了微小位移量的精确电测.采用传感器、单片机及多个PTC电加热器对样品棒进行均匀控温,同时安装散热风扇可使测试装置迅速降温.实验中增加了交流电桥调节、磁芯位移量与输出电压信号定标、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等内容.将交流电桥与固体线胀系数测量2个基础实验结合起来,丰富了实验内容.
设计了实验装置,探究了橡皮筋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以及橡皮筋材料疲劳的影响因素.通过拉伸实验,发现橡皮筋的弹力和伸长量并非成严格的线性关系.定量研究了橡皮筋在相同拉伸幅度下疲劳程度与拉伸次数的关系,以及在相同拉伸次数下疲劳程度与橡皮筋拉伸幅度的关系.
实验是物理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科书中的实验是最基本的实验资源。以2019年版人教版和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科书中的实验为研究对象,详细比较两版教科书在实验数量、呈现方式以及内容选择和处理上的差异,旨在为教师使用新教科书的实验资源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实验数量上,粤教版的实验较人教版丰富;在实验的呈现上,两版教科书均设有固定的栏目,呈现不同类型的实验,粤教版在实验的编排上侧重引导性,而人教版侧重自主性,两版教科书的插图都具丰富性、多样性;在实验内容上,两版教科书在实验内容选择上各有所长,人
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相结合,已成为实验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以“超硬材料合成与应用”课程为例,针对高压物理实验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实验操作存在危险性等问题,开发超高压物理实验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探讨并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