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所言:“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而软化了他的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他通过纯形式的——亦即美学的——乐趣取悦于我们,这种乐趣在他表达自己的幻想时提供给我们。”文学作品常是作者感受的反映,除了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包涵深意的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都能通过精神分析折射出作者的欲望、价值观。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尤其是随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山水画是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门类,并认为意境是作品的灵魂,山水画水平的高低是依据意境评判的。国画《古木怪石图》更是将传统人文画中的笔墨意趣与时代审美意识相结合,通过精神分析法深切感受到了作者“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心态。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精神分析有两个基本主张,第一个主张宣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 第二个主张宣称性的本能冲动在引起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过程中起着极大作用,在其后期研究成果《精神分析纲要》中提到,精神分析有两个基本假设: 一个是有关精神的三种性质,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划分; 另一个是有关精神结构的三个部分,即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划分。这两个基本主张和基本假设基本上涵盖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也是我们分析艺术作品的主要方法。
在国画的分类中,山水画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类,也是最能体现出东方人审美观念、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观意识。而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上的小小山尖,潜意识则是海洋下面看不见的巨大部分。我们通过对于山水画作品的分析除了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更多的是发掘作者的潜意识,以达到由表及里的思想活动。
历代的书画名家多跋山涉水,深入大自然描绘一幅幅美妙的山水画,如北宋画家李成及其传世的《茂林远岫图》,在北宋时期对山水画的发展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北宋还有另一派山水画风格,就是由苏轼奠定基础的文人画风格。苏轼第一个表达出将文人士大夫绘画与职业画家相区分的愿望,主张绘画不是简单地为画人画物而画,而是反映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抱负、情趣格调等内心世界,这与精神分析法不谋而合,由表及里的思想升华和内心探究对于艺术家和作品本身都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而且苏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技巧的画工匠气,强调追求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与绘画意境的结合。由于他本人的巨大影响力,抬高了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地位,自宋以后,在中国画的艺术评价当中,文人画的地位始终被认为要高于院体画,这也导致中国绘画艺术向着一个独特的方向演进发展。
苏轼的作品从生活方面汲取素材,又将画面以极为随意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意境情趣的自然与画面结构的理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意境、气韵的融会贯通,既符合当时的时代审美文化,又不失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内涵,风格朴厚大气,并且由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鲜明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作品有着非常巧妙的将两种相反的力量相结合,一方面追求中国画纯正的雅致、干净, 另一方面又具有随意性和独特性,但在画作中能体现出山水画的融合与统一。《古木怪石图》画中绘有一枝枯木,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无穷的活力,气势雄强。树脚下有一怪石,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方圆相兼,既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现出此石顽强的生命力。画作中白色宣纸与水墨色彩互相交映,使其独特的色彩效果蕴含着美与灵性的规律。也可以说,苏轼将自然、生动的山水凝固在了画面中,体现出一种恒久的、宁静的力量。这与苏轼从小受到的严格教育分不开,严谨的父母教育使得苏轼此后的作品都能以扎实的手法展示他的思想。
苏轼曾自题其画云: “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错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足以说明其抒写胸臆之情。苏轼作画,固然重视抒发情感,但并不忽视形式技巧。再观此图: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之绳墨,强调表现自我,有所创新。倡导“士夫画”,批评院体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其书、其人,诚然如是。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境界和文学修为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更是值得人们敬佩。他在逆境中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在黄州、惠州、儋州——他被贬的图中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苏轼两次被贬之后,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苦难的经历给苏轼的人生笼罩上了伤感色彩。因此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悲凉、苍茫的。枯干的树木、苍黄的山石,一切都似无生机。不妨可以直说,苏轼在作这画的时候胸中是郁郁不平的,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突兀的山石和横出的枯木指出的是不平。不管他的诗词是如何豪迈阔达,人生低潮的失落感总是伴随他。在乌台诗案后的羁押期间,他写过一首诗,这诗是:“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有结来生未了因。”死亡被他看作不过是人生一个过程,没有恐懼。
在此时的凄惨的生活都在这幅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通过精神分析法进行分析,苏轼从来就不是收到打击就萎靡不振的文人性格,他豪迈不羁的,扩大洒脱流传千年的诗句就是最好的体现。他被贬到惠州的时候作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带儋州的时候,作诗曰:“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他自强不息的性格使得他在外任时颇有政绩;流放在外时,在惠州,他捐资修桥;在儋州教育办学,闻名于世的东坡书院就是他的杰作。
苏轼在精神上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他的创作更能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古木怪石图》就是如此。他以广阔的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有凡物皆有可观,物皆可寄情。在困难的环境中,万物皆可成为有情之物。即使枯木、怪石也如此。苏轼不拘于形、不滞于物,如鸿爪横空。枯木、怪石丑陋的外表下蕴含的是浓浓的情和意。苏轼将自己的现实境况和自己的决心意志体现在这幅画中。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正在于此。他的情和意深藏在枯木和怪石中,接近于无,真是貌枯实荣,深藏若虚,寄意深远。
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真切的体会到人生的另外一种境界。枯木怪石不管他们如何,但是来自苏轼的笔下,就会觉得他们是朴实,浑厚的。他们在这里,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他依然驻黎在这里,守着自己的一片净土。而且依然是充满希望的,在怪石旁的那些新生的竹叶,似乎在昭示什么。
枯木与怪石更是他对人生思考的一种结果。枯木历经沧桑,怪石经风摧雨打;枯木终究要走向腐朽,怪石也要变成碎石,那么一切都将成为过去。那样的话,什么发配,流放,诬谄,都不值一提。荣与耻、权与利、身与名、成与败,还有什么可以执著不放的呢?于是他真正做到了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困境。
在他的思想中儒家的固穷坚毅精神是他的精神支柱,因而他的《古木怪石图》,"怪怪奇奇“的枯木怪石于笔意盘冲,凝聚成一股耿耿不平之气,气势雄强,更体现出一股浩然之气。 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融合佛老。儒家的固穷坚毅的精神,老庄的貌枯实荣、深藏若虚,佛家禅宗的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思想,这使他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于物外,使他的生命中蕴藏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画中有思想,有生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又如何,枯木怪石皆是人世境遇。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精神分析有两个基本主张,第一个主张宣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 第二个主张宣称性的本能冲动在引起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过程中起着极大作用,在其后期研究成果《精神分析纲要》中提到,精神分析有两个基本假设: 一个是有关精神的三种性质,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划分; 另一个是有关精神结构的三个部分,即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划分。这两个基本主张和基本假设基本上涵盖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也是我们分析艺术作品的主要方法。
在国画的分类中,山水画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类,也是最能体现出东方人审美观念、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观意识。而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上的小小山尖,潜意识则是海洋下面看不见的巨大部分。我们通过对于山水画作品的分析除了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更多的是发掘作者的潜意识,以达到由表及里的思想活动。
历代的书画名家多跋山涉水,深入大自然描绘一幅幅美妙的山水画,如北宋画家李成及其传世的《茂林远岫图》,在北宋时期对山水画的发展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北宋还有另一派山水画风格,就是由苏轼奠定基础的文人画风格。苏轼第一个表达出将文人士大夫绘画与职业画家相区分的愿望,主张绘画不是简单地为画人画物而画,而是反映文人士大夫的情怀抱负、情趣格调等内心世界,这与精神分析法不谋而合,由表及里的思想升华和内心探究对于艺术家和作品本身都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而且苏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技巧的画工匠气,强调追求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与绘画意境的结合。由于他本人的巨大影响力,抬高了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地位,自宋以后,在中国画的艺术评价当中,文人画的地位始终被认为要高于院体画,这也导致中国绘画艺术向着一个独特的方向演进发展。
苏轼的作品从生活方面汲取素材,又将画面以极为随意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意境情趣的自然与画面结构的理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意境、气韵的融会贯通,既符合当时的时代审美文化,又不失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内涵,风格朴厚大气,并且由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鲜明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作品有着非常巧妙的将两种相反的力量相结合,一方面追求中国画纯正的雅致、干净, 另一方面又具有随意性和独特性,但在画作中能体现出山水画的融合与统一。《古木怪石图》画中绘有一枝枯木,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无穷的活力,气势雄强。树脚下有一怪石,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方圆相兼,既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现出此石顽强的生命力。画作中白色宣纸与水墨色彩互相交映,使其独特的色彩效果蕴含着美与灵性的规律。也可以说,苏轼将自然、生动的山水凝固在了画面中,体现出一种恒久的、宁静的力量。这与苏轼从小受到的严格教育分不开,严谨的父母教育使得苏轼此后的作品都能以扎实的手法展示他的思想。
苏轼曾自题其画云: “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错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足以说明其抒写胸臆之情。苏轼作画,固然重视抒发情感,但并不忽视形式技巧。再观此图: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之绳墨,强调表现自我,有所创新。倡导“士夫画”,批评院体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其书、其人,诚然如是。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境界和文学修为的状况,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更是值得人们敬佩。他在逆境中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在黄州、惠州、儋州——他被贬的图中艺术造诣达到顶峰。
苏轼两次被贬之后,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苦难的经历给苏轼的人生笼罩上了伤感色彩。因此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悲凉、苍茫的。枯干的树木、苍黄的山石,一切都似无生机。不妨可以直说,苏轼在作这画的时候胸中是郁郁不平的,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突兀的山石和横出的枯木指出的是不平。不管他的诗词是如何豪迈阔达,人生低潮的失落感总是伴随他。在乌台诗案后的羁押期间,他写过一首诗,这诗是:“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有结来生未了因。”死亡被他看作不过是人生一个过程,没有恐懼。
在此时的凄惨的生活都在这幅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通过精神分析法进行分析,苏轼从来就不是收到打击就萎靡不振的文人性格,他豪迈不羁的,扩大洒脱流传千年的诗句就是最好的体现。他被贬到惠州的时候作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带儋州的时候,作诗曰:“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他自强不息的性格使得他在外任时颇有政绩;流放在外时,在惠州,他捐资修桥;在儋州教育办学,闻名于世的东坡书院就是他的杰作。
苏轼在精神上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他的创作更能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古木怪石图》就是如此。他以广阔的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有凡物皆有可观,物皆可寄情。在困难的环境中,万物皆可成为有情之物。即使枯木、怪石也如此。苏轼不拘于形、不滞于物,如鸿爪横空。枯木、怪石丑陋的外表下蕴含的是浓浓的情和意。苏轼将自己的现实境况和自己的决心意志体现在这幅画中。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正在于此。他的情和意深藏在枯木和怪石中,接近于无,真是貌枯实荣,深藏若虚,寄意深远。
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真切的体会到人生的另外一种境界。枯木怪石不管他们如何,但是来自苏轼的笔下,就会觉得他们是朴实,浑厚的。他们在这里,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他依然驻黎在这里,守着自己的一片净土。而且依然是充满希望的,在怪石旁的那些新生的竹叶,似乎在昭示什么。
枯木与怪石更是他对人生思考的一种结果。枯木历经沧桑,怪石经风摧雨打;枯木终究要走向腐朽,怪石也要变成碎石,那么一切都将成为过去。那样的话,什么发配,流放,诬谄,都不值一提。荣与耻、权与利、身与名、成与败,还有什么可以执著不放的呢?于是他真正做到了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困境。
在他的思想中儒家的固穷坚毅精神是他的精神支柱,因而他的《古木怪石图》,"怪怪奇奇“的枯木怪石于笔意盘冲,凝聚成一股耿耿不平之气,气势雄强,更体现出一股浩然之气。 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融合佛老。儒家的固穷坚毅的精神,老庄的貌枯实荣、深藏若虚,佛家禅宗的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思想,这使他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于物外,使他的生命中蕴藏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画中有思想,有生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又如何,枯木怪石皆是人世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