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面箩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岁月里走出来,再回到岁月中,我就想起了面箩。
  面箩是娘的面箩,娘拿锄头和镰刀的手一从庄稼地里闲下来,面箩又拿在了娘的手上。娘的手老是闲不下来,正如娘的脚板,一辈子都在一条路上往返。从晨露闪着晶莹,到半月挂上梢头,娘都没有止住过往复的脚步。
  我家的面箩的大部分时光流水一样走掉了,惯常的日子是在西屋的一面矮墙上挂着,像个不言不语的小娃儿,耐着性子等待娘的召唤。那天,娘锄完一大块儿庄稼地,热辣辣的太阳开始西垂,娘顶着烈日一回到家,西屋墙壁上的面箩就被娘用双手捧下来。炎夏里,娘开始筛箩了。
  灵巧的娘没把细箩从墙壁上取下来,最开始拿在手里的是一个粗箩。粗箩娘用得比细箩多,只是娘使用细箩的时候,心思好像全都拴在里面了。娘把粗箩拿在手里,下面放一个盛面粉的大木盆,巧手的娘舀来一瓢事先用石磨碾碎的玉米,粗箩的箩面上就摊出一片。碾碎的玉米堆积了小半缸,粗糙的玉米麸皮盈黄地散浮在上面,小锅盖一般大小的粗箩在娘手里匀速晃动起来,娘还会扭一下头,不时朝玉米缸递一个眼神。黄灿灿的面粉自粗箩箩面唰唰而落,过滤掉的玉米麸皮娘则小心地放进旁边的面袋里。矮屋子里,空气散发着热气,娘抹去额头上的汗水,一下一下不声不响地继续筛面,小半缸碾碎的玉米终于筛箩完了,娘就将大木盆里的玉米面粉收拾好,西墙上的细箩又拿在了娘的手里。
  细箩等来属于自己的日子了,娘双手紧紧握住细箩,一晃一晃又开始筛面。我家的细箩闲置了一天又一天,在西墙走掉的光阴里,门前的枝叶枯掉又长出了新绿,娘的手都没有去拿细箩筛面。但娘时常会念及细箩,念及用细箩筛面的美好时光,想着想着娘就走到西墙根,站在那里两眼瞪得发直,忍不住便将细箩捧在手中瞅了再瞅。一阵微笑过后,娘径直走向赖以养家的土地。
  细箩在娘手上抖动着,像是抖动在心尖上,一下一下,有节奏晃动的箩面又开始筛面了。娘攥紧手掌轻轻前移箩架,箩面也跟着朝前走。娘又把箩架收回来,箩面又回到娘跟前。白花花的细面像细雨,纷纷飘落在木盆里,娘赶紧把筛好的细面收好,刚筛出一点,娘就收一次。筛箩的日子里,娘很少使用细箩,但每次细箩晃动的分分秒秒里,娘都十分用心。那时的年月,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可以磨成白面的小麦收成少得更是可怜,我家总以粗粮做成的玉米饼、黑窝窝头糊口,日子好一点了,娘才在饼子里掺入一点小麦粉。一阵筛箩过后,雪白的细面粉全筛好了,娘就装进一个小口袋,小口袋上面虽然瘪出一半,娘却特开心,脸上也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和轻快。
  粗箩和细箩复归西墙,这是娘的面箩,也是娘的影子,是巧手的娘亲手编制,亲手打磨时光的生活工具。那时还没有磨面机,娘用石磨磨出的带麸皮的面粉都要经过面箩箩筛,闲不住的娘就用柳木和尼龙纱面仔仔细细地亲手制作了粗箩和细箩。娘做成的面箩有粗细之分,粗箩用来筛玉米、高粱等粗糧面,细箩用以筛麦子粉,但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
  晚霞洒满了零散的村舍,我家低矮的厨房上空,一道道白色的炊烟悠悠升上天际,娘箩筛好了玉米粉和细麦面,下厨房开始做晚饭了。简单的饭菜端上餐桌,矮小的我端坐在小板凳上,一眼看到白面饼便眉开眼笑。这久未入口的白面饼又香又筋道,我吃上一口就瞧一眼娘,娘吃得比我还香呢。娘说,黄灿灿的玉米饼最合娘的胃口,娘吃多了才有力气干活呢。
  后来,我家西墙上不见了粗箩和细箩,磨面粉的石磨也不知去了哪里,隆隆响的打面机忽然出现在我家的生活中。又一年,打面机里出来的全是没有一点麸皮的精面粉,白得像雪。再一年,包水饺的特精面粉又走到我家的餐桌上。再后来,黑瘦瘦的粗面窝窝头,又重新出现在我家的饭筐里,与当年娘做的一模一样,或许我又想到了当年娘的影子,想起了岁月中抹不掉的娘的面箩。
  面箩是娘的面箩,是娘不停歇的田间劳作,更是娘的呵护与疼爱,还是刻在我心头的一段永不老去的时光和记忆。
  (编辑
其他文献
我去福州出差,多年不見的老同学请吃“佛跳墙”,这是一道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菜,我也是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口福。菜上了餐桌,果然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增。可吃了几口后,我就觉得“不过如此”,无非是一个香字。为了不拂同学的面子,我还得言不由衷地赞叹:香,实在是香,果然是名不虚传!  友人从美国旅游归来,我问他有何观感,他也用了四个字来回答“不过如此”。城市是水泥森林,和上海、北京差不多;交通常堵得水泄不通
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一百年前的美国,正是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兴起,缓解了贫富差距所导致的社会对立,有效进行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为美国梦的实现夯实了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经过了镀金时代的社会撕裂和阶级冲突,进步时代(1901-1921年)的美国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新财富观也随之形成。当时的很多作品都在推崇靠艰苦奋斗、发家致富的同时,也在宣扬着“财富得到了,然后又用来回报给社会”的理念。
深圳市政府今年一号文件是土地改革,目标是进行产业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如果说1986年深圳第一块土地成为商品是第一次土改,那么,现在进入二次土改。  深圳面临几大难题,土地资源紧缺、产业结构升级困难、财政紧张,土地再次成为改革的抓手。不仅深圳,土地改革是未来所有改革的核心,也是盘活资产最重要的工具。  到2020年,深圳可供新增建设用地只有59平方公里,这些地块零星、分散,重大项目、公共设施要落地就会
汇源并购被否后不到一小时,身在国外的朱新礼即通过越洋电话向大区经理训话:“我们要好好干,回报国家。”  这位强势的掌门人去年甚至放出豪言:“不批,说明国家很重视汇源。估计更多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让可口可乐买不起了,50亿咱也不卖了,100亿都不卖,弄不好咱还把他收了呢。”  但就在朱新礼大把烧钱、密集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并准备推出一系列新产品迎战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时,消息传来,这一切似乎并不
三次难忘的  冰塔林之行  冰塔林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冰川区域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给人类创造的壮丽奇观,珠峰北坡的冰塔林是富有代表性的景观。自1966年以来,我因科学考察之需,曾经8次进入珠峰地区考察,其中,于1966年、1975年和1980年春前后3次进入冰塔林区域。  1966年春,我第一次来到珠峰北坡进行科学考察。5月下旬的一天,我陪同其他三位队友进入中绒布冰川海拔5300~5600米
1968年,美国跳远怪杰鲍勃比蒙在墨西哥奥运会上以惊世骇俗的8.90米将世界纪录提高了55厘米。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一个21世纪的成绩,但比蒙此后便淡出人们视野。比蒙像昙花一现,之后再也没有打破世界纪录。  而至2010年,俄罗斯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已破了27次世界纪录。与比蒙不同的是,伊辛巴耶娃是1厘米1厘米地打破世界纪录的。  伊辛巴耶娃将曾35次打破世界纪录,至今保持着6.15米世界纪录的布勃
我觉得审查方面反而不是一个问题。就我个人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适应内地观众的审美需要。    尔冬升谈香港电影  《新宿事件》是尔冬升筹备10年的电影,这部费尽心思的作品,找来成龙、吴彦祖、徐静蕾、范冰冰,符合港产合拍片“内地主角要占到三分之一”的相关规定,但最终因为片中的诸多暴力元素,未能通过国家电影局的审查,不能在内地上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为不愿“北上”而固守本地的香港导演,尔
捧一把家乡的泥土,嗅一缕扑面的芬芳。我倾听着大地的脉搏,崇敬之情在血液中来回滚动。原来,对那田野的爱啊,我不但可以拥有,而且一直拥有。  夕阳的光将河面妆成淡雅的薄媚,我踏着树影来回于这条乡间小径。正值农忙,田间的喧闹之声不绝于耳,细碎的稻粒于黝黑的土地中迸裂而出,一捆捆整齐的稻穗把田野染成一片金黄。而这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多大关系。我所了解的它们,也不过是剥去粗糙的外壳,在透明的瓷碗里晶莹闪亮;也
像一闲云一野鹤,又像一株离群索居的老树,独坐,随意而散淡,有些慵懒,有些诗意。  独坐,是一个人的静默,也是一个人的忙碌。两个人,可以窃窃私语;三个人,可以大声争论;一群人,则可以推杯换盏地喧嚷。  喜欢独坐江畔的垂钓人,一张折叠凳,一把釣竿,就能将一大把的光阴,许给那条知名或无名的河。天地阔大,云自舒卷,风自吹拂,久久独坐的钓者如此亲近红尘,又如此疏离市声,有期待,有遐思,有惊喜,有失落,粼粼波
偶然翻看小镇的地方志,竟然看到一张补碗的旧照,一位妇人抱着孩子,旁边补碗的匠人正在穿针引线地修碗。不禁好奇,听过补衣服,却没听过补碗。百度查了半天,得知补碗师傅多是江西人,老百姓打坏了碗,会让师傅修补。补碗是旧日的寻常,这寻常带着岁月的痕迹变成了今天的韵味。  那天匆忙中用了六年的炖盅被我摔裂了,想着用了六年了也该扔掉了,拿它出家门走去垃圾桶的那一段路上我却想起了很多事。这个炖盅是我结婚时买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