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幅』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周密的《观潮》一文写吴地健儿弄潮,有如下语言: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教材对这句话提供了诸如“吴儿善泅者数百”“披发文身”“溯迎而上”“鲸波万仞”“腾身百变”等注解,注释如此详尽,按理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会存有疑惑,这一段文字意在表现吴儿的“善泅”。
  但是,言文融通才是文言文的教学之道。上文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在教学中,师生无一例外把这句解释为“每个吴地健儿的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教师教学用书》也释义为“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如是违背常识常理的训释竟然堂而皇之地流传在课堂中,实在荒唐之至。试想,常人只有双手,怎能拿住十幅“大彩旗”,更何况吴儿身处“鲸波万仞”中?在汹涌的波涛中要翻腾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而彩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手持十幅大彩旗的吴儿又岂能轻易做到?文言文翻译推崇“信达雅”的标准,“信”指译文要准确,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三难中,“信”为根本,也是最难之事,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因而,在此句中“幅”是否作量词用,需要进一步商榷与斟酌,对“幅”的诠释要作一番深入探求,我们才能破除惯性思维带来的常识错误。
  考察“幅”的字形结构,我们会有如下发现:形声,从巾,畐( 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说文解字》说:“幅,布帛广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布帛广也。凡布帛广二尺二寸。其边曰幅。”在相关的典籍中“幅”作长度单位解的也不乏其例,《仪礼·士丧礼》:“半幅终幅。”其中“半幅一尺,终幅二尺”。《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由此观之,“幅”的本义原指布帛的宽度,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后来也泛指事物的宽度,这样的词义至今还保存在其他词语中,如宽幅、幅度、幅员、振幅、篇幅等等。
  通过追溯“幅”的语义,“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正确解释当是“每个吴儿手里拿着一面十幅宽的大彩旗”或“每个吴儿手里拿着一面二十尺二十寸宽的大彩旗”。这样的解释才不违背文字的原意,也与课文《观潮》的插图所绘人手一面大彩旗相吻合,是遵循“信”的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如果一味追求“字字落实”,译文就容易落入机械僵化的泥淖,所谓只求译出,把文言变成白话,而不顾译文内容有否言不达意。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郦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编者在课文中对“回清”作出的注释:“回旋的清波。”若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进行相应的语法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回清”乃一动宾短语,非偏正短语,“回清”并非“回旋的清波”,而是“回旋着清波”之说。《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雪白的激流有可能会有影子吗?碧绿的潭水才会倒影景物的影子!因此,这个句子有合叙的文言现象,前后语句上存在对应关系,恰切的解释宜为:“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作为经典的文言选文,教材编写者给出的注释或参考译文,教师讲解前还当慎重为先。在翻译文言时,要树立整体的文意观念,不可为求言而断章取义,文言文的翻译要基于文意相通,文从言顺的原则,遵从“信达雅”的原则,真正做到“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文言文的翻译,要提高学生的语言鉴别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以期授“渔”获“鱼”,达到感知、理解、品评和积累文言的目的。
  (作者单位:杭州文澜中学)
其他文献
江南是中国最美好的地方之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古代诗词名家吟咏江南的名句千古传唱,保持着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江南,变幻着四季轮回的绚丽色彩,寄托着中国文人的热烈企盼:春季里绿堤闻春晓,夏日里荷乡深处弄莲子,秋来饮酒赏秋月,冬来踏雪寻梅……  有两个字,音韵流美,温和润泽,光是念及便会齿颊留香,神思飞越。这两个字就是——江
摘 要:以《桃花源记》为例,阐述了四种教学方法:词义辨析探秘、高频词语探究、虚实结合品悟、文言实词体察。通过教学实践,遵循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旨在纠正文言文言语教学中的缺失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文言文言语教学;辨析词义;高频词语;虚实相间;体察实词  要让学生真正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并喜欢文言文,语文教师就必须落实文言文“言”的教学,让“言”最大限度释放出“压缩”在其内核中的
基于信度,下面几例高考作文题均来自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的扫描图片(文字下的点号系笔者所加),它们在语言表述上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1.“有些忐忑不安”修饰不当  (2014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
Christmas is marked on the 25 December (7 January for Orthodox Christians).  12月25日是圣诞节(东正教的圣诞节是1月7日)。  Christmas is a Christian holy day that marks the birth of Jesus, the son of God.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神圣节日
美,无处不在。  它,或许是一幅迷人的景色,一首动听的歌曲,一个感人的画面……美,以千变万幻的形态,出现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  那是在去年的六月。天上的太阳仿佛一个大火球,无时无刻不用它那毒辣的阳光照射在人的身上。到了晌午,太阳更是肆无忌惮地袭击着人们:街边的小贩,步行的路人,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无一幸免。此时此刻,一位年近七旬,衣衫褴褛的阿婆正推着她那破旧的四轮小
摘要: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提出要求之后,名著阅读考查先后在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呈现。笔者以连云港市近年来中考名著考查情况为例,从考查内容、命题方式、得分情况等分析归纳,反思在名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存在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中考;名著阅读;分析;反思  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读好名著能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接受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贬谪黃州时所作,这篇千古流传的佳作仅用85字就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拟通过解读文中的“月”和“闲”,深入分析苏轼眼中的“景”和“情”,进而理解苏轼面对生活的旷达。  关键词:月色;闲人;情感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人们对他有官至高位的羡慕,亦有贬谪他乡的同情。苏轼自己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众所周知,贬谪的岁月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杰出的词人在清贫苦涩的时光里找到了平
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获得三次鲁迅文学奖、两次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學奖的作家。  迟子建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1.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
摘要:翻转课堂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定式,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引导为主。文章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通过课前准备、课堂交流以及课后反思三个部分展示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期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其理念是将课内和课外教与学的时间进行重新的分配。翻转课堂将传统的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正式下发后,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无不欢欣鼓舞。面对这一“千年等一回”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大家纷纷表示要“拼命搏一回”。但在兴奋的同时,一些干部流露出这样一些思想:有的人有些飘飘然,认为有了“尚方宝剑”,项目、资金、企业自然会滚滚而来;有的人有些茫茫然,认为政策到手当然是好事,但也划定了改革试验的框框,反而束手束脚,这次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