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孝文化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a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来,它被一些人视为纯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而受到百般鞭笞。然而,在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今天,我们应该也必须从历史与现实两端立足,去全方位地考察它,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创造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的“孝文化”。
  关键词:孝文化 价值 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
  
  “孝”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是家庭中特定的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的重要准则。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曾经感慨地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从一个孝字入手,也就可以认识、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古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用头承老人的手、扶侍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中将“孝”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从老”、“从子”,表示老人和子女具有血缘亲亲关系,“子承老也”,说明子女对老人的继承,并承担着奉养责任。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用成套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法律的、习俗的)来约束和引导人民,孝文化开始形成。春秋末期,孝文化大兴,孔子将“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作为人们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职责。《孝经》为孔子与曾子论孝的专门典籍,孔子的弟子曾子既以孝行著称,又从深度和广度上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关于“孝”理论。《孝经》中历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等阶层所应恪守的孝道规范,阐述了各种人以孝治身、治家、治官、治国、顺天下的道理。后来,经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已在中国社会中就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传统“孝”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1 孝乃修身之本
  中国人自古注重修身养性,认为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因此,养性正身是根本。孔子认为,一个人自身品德端正,行为正大光明,那么,即使不发命令,行事也能畅通无阻。这样的人让他去从政治国又会有什么困难呢?修身很重要的就是品德,而“孝”又是“德”之本。因此,“孝”是修身立德之本。
  立德修身,以孝为本,方可根深枝茂,立身处世也就得人信、受人敬。儒家以成就仁人君子和立德为最高人生理想,完善自身人格是儒者的重要责任与义务。修身须自行孝开始,而行孝的最终目标也是指向人格和道德的完善。不能行孝者,当然不能成为仁人君子,甚至不能成为人。
  2 孝乃齐家之术
  中国古人所说的“齐”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齐家”就是管理自己的家庭、家业。可能大家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但是大家要认识到,这里的“家”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小家,而是指大家,指那种数代同居的大家族。很显然,将拥有数百人口、千里封田的大家族管理得井然有序就不再是简单的事情了。作为一家之主,齐家立业也要讲究一个“孝”字。
  作为一家之主,首先要以“孝”祭祖。孔子讲:“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说要对已故的父母和先祖按时恭敬地祭祀。其次要以“孝”敬祖。因为“孝”使一家之主牢记先人之遗志,勤治祖父之遗业,不败毁家业、废流子孙。最后要以“孝”调理家族内各种关系。古代为了维系家族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等道德规范,并用核心的“孝”来规范、调节、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3 孝乃治国之道
  孔子在总结历史成功经验和自身从政经历的体验之后,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他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就是说,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战国策》和《后汉书》中说得更明白,提出“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求忠必于孝子之门”。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察见古之贤王、儒学先圣之所以主张“以孝治天下”的逻辑道理了。因为孝道可训出孝子,孝子可转而为忠臣,忠臣则利于国家管理整治。用孔子的话说,即“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这里所谓“移”就是德性的强伸、扩展、转化,这是从人性根本上发展而来的。“忠”是“孝”之“移”的结果,而“孝”是“忠”的基石。所以在中国,自古以来,统治者欲民忠则先教孝,因为此乃治国之道。
  
  二 传统孝文化的历史评价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国孝文化,它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的一个时期而形成的,各种形态社会的思想文化都无疑与孝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孝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和演化过程中,既有进步的一面,精华的成分;也有落后的一面,糟粕的东西。我们必须加以客观分析,不可不加批判地全盘继承或全盘否定。
  1 传统孝文化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
  首先是其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文化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文化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其次是其不平等性。儒家孝文化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下对上、卑对尊的单向性服从,虽然其中也渗透着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全都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2 传统孝文化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
  中国文化是从家族衍生来的,亲子关系为家庭生活的核心,“孝”在家庭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控和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维护家庭稳定,从而促进家庭健康发展。就社会而言,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固了社会才能得到稳定。用“孝”来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各有所依,这样家庭才能保持最大的稳定,从而使社会也得到稳定。
  传统的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还发挥了很大的社会保障功能。中国历代封建政权皆以敬老养老为治国的根本,强化了家庭家族观念。这种在儒家文明熏陶下的东方特色家族制度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历史及个人生活,都是以家庭以及家族为中心展开的。老人生活在大家庭中,“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老人不仅得到经济方面的保障而且儿孙满堂,共享天伦之乐,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充分说明了在传统社会孝文化全面普及、孝道思想根深蒂固的背景下,老人能得以颐养天年,养老保障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 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影响了人们对于“孝”的认识。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行孝方式在当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对于“孝”的认识更多地仅仅停留在经济上的赡养方面,而不去关心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问题,这样就给家庭养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由于人们的孝意识趋向淡化和模糊,孝的义务感和伦理约束力正不断下降,因此,当代社会呈现出一种较为普遍的“孝道式微现象”:人们孝道意识越来越淡薄;对老人情感冷漠;遗弃老人;虐待老人;干涉老人婚姻;争夺老人财产。这样的现象总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
  尽管在当代社会变迁中,“孝文化”显得如此淡薄,但是,只要家庭生活依然存在,只要亲情关系依然是一种重要关系,传统的“孝文化”依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以此来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产生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的“孝文化”。
  1 建立双向代际关系
  传统孝文化在后期把孝德、孝敬极端化、绝对化,制造愚孝愚忠,并且在父慈子孝的对应关系中,主要强调单向服从,“父为子纲”,子女不得违背父母的意愿,子女以泯灭自我为代价去换取父母的“顺心”。这样的单向代际关系影响了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缺乏现代民主精神。因此,在现代社会完全照搬强调单向代际关系的传统孝文化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我们必须由传统的单向服从转化为新型的平等的双向互动。
  现代社会不但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还要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慈”,建立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现代社会的子女要认识到父母有许多长处有待我们学习,父母也要认识到子女也有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需要他们接纳,双方要建立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新型关系;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应一改传统的父母高高在上的家长制作风,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
  另外,我们在实行孝的过程中,也要有个“度”,而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极端和愚昧。例如,《后汉书》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姜诗的母亲喜欢饮江水,由他妻子远赴六七里的江中打水,这本已相当危险,但是有一次因遇风回来得晚了,他的母亲没有及时喝到水,因此,他就将他的妻子休了。像这样的孝子就做得就太过了,不应成为我们效仿的榜样。
  2 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相结合
  古代儒家倡导养亲和敬亲,讲究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相结合,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都保持和悦尊敬。赡养父母既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又要以礼侍奉。子女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努力使父母顺心悦意。《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说的就是对待父母也要注重精神上的奉养。孔子曾感叹“色难”,就是说要长期恭顺地、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是很不容易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孝”的认识。很多人都在承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在巨大压力面前,更多的人选择了将事业放在首位,而使家庭意识淡化。因此,正如上文说到的,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行孝方式在当今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们对于“孝”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经济上的赡养,不去关心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问题。但我们更应看到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很多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资料需求都能基本得到满足,他们渴望最多的是得到子女的精神奉养。老年人都盼望从精神、心理上得到子女的主动关心、细心照料和由衷的尊重。因此,传统孝道的敬亲及精神奉养思想,可以作为当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能够更好地完善当代养老、敬老的机制。
  3 由家庭的“孝敬”走向社会性的“敬老”
  传统孝文化强调的是家庭性的“孝敬”,指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现代社会所共同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使这样的传统孝文化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还要转化和发展。要想使传统孝文化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使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孝敬”转化为社会性的尊老敬老,提倡对全社会的老年人献“爱心”、“孝心”,提倡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这样,就会为以家庭养老为主过渡到将来的以社会养老为主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孝文化”正在逐步走向衰落,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孝文化”还尚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在处理子女对父母的关系上难免要发生很多“失范”现象,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挖掘传统孝文化中的有益资源,尽可能消除这种过渡时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推动解决两代人关系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岚:《孝道七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2] 胡平生译注:《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6年。
  [3] 杨伯峻撰:《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
  [4] 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
  [5]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
  郝亚飞,女,1978—,河北徐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丁立磊,男,1977—,河北易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社会科学部。
其他文献
国家行为的变化是从国家哲学的变化开始的。今天的中国,旧的国家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的国家哲学正在逐步形成。接受国际人权准则便是新国家哲学基础的奠基仪式。无论
梦想也有力量吗?答案是肯定的。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激励着无数为了种族平等而奋斗的人们。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小梦想,也许是明星梦,也许是大学梦,也许是出国梦。可千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大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法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研究的高等科研机构,将“国家
看枪决○三年夏至的那一天,周同带着他的几个同伴去看死刑犯的处决。他们吃喝、赶路、扒火车,一路上说笑,询问沿路的人,最终找到一片荒草地,茫茫无边际,远远在山的一边。“我
好像并不是很久之前,明儿还常要我开车带他去市立图书馆,找些比较冷僻的书查资料;现在他交报告只须坐在电脑前一“上”一“下”──上网、下载,就大功告成了。至于我的丈夫,
记叙文创作中,作者情感投入的力度对于文章的感染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作者自己投入足够的情感,用心去写,文章才能动人。而在实际的学生习作中,有许多学生只将作文课当成
在世界多种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模式中,国家公园是其中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国家公园不同于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完全
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农展馆开场,这场由国家十几个部委、机构合力举办的近年来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琳琅满目的展厅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本《天工开物》的大书,大家纷纷提出购买和收藏的要求,但不少数精美的艺术品只是用作展示的非卖品。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许多曾经无人问津、濒于危亡文化艺
每篇文章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深邃,或浅显,或平凡。主题的表达最好含蓄自然,点到为止,要给读者想象和揣摩的空间。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明明主题很浅显,却频频出现口号式的
将近黑夜,天空忽然飘起细细的雨。夕阳已经被胭脂云催促着下了山,原先温柔的余晖被小雨冲散。对于一个心情低落的人来说,这无疑会引起他悲伤的情绪。他走在北京的食街上,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