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免疫学检查和转移因子治疗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从许多临床现象看,它的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有关:有的病人在病毒或细菌感染、预防接神、药物过敏等之后发病或病情加剧①,或在感染治愈或病仕(如扁桃体炎)去除后,症状缓解或痊愈②;急性发疹的点滴状损害,其发病的特点又类似变态反应性发疹.

其他文献
自1978年10月始,我院在两年内从门诊病人的皮损查到毛囊虫而确诊的有530例.我们观察,书一过去被看作是“酒渣鼻”者,厂许多可找到毛囊虫或虫卵,用灭滴灵口服可治愈为引起对此种常见皮肤寄生虫三病的防治,将530例作一临床分析和治疗摘要报道如下.
期刊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多年来一直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一般认为其发病机理是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后脱落到真皮乳头层导致淀粉样物质的形成[1].其发病主要与搔抓、接触(尼龙)、遗传、病毒感染、伴发系统疾病等有关[2,3].近年发现PCA患者可能存在变态反应[4].为了寻找PCA的发病因素及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我们对64例PCA患者进行分析
银屑病病因不明,为探讨本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我们在1977年8月~11月对有家族发病史的患者55例(其中24例系上海市银屑病协作组普查病例)进行了较详细的病史记录及体检,重点的对患者家系做了详细了解分析、血型检查及手部皮肤纹理检查,并抽静脉血用1640培养液(加PHA及小牛血清等)培养检查染色体,兹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fined Immunodeficiency,简称SCID),自Glanzman等于1950年以“特发性淋巴细胞萎缩”的命名报导以来,世界上相继报导200余例.我国则以种痘后泛发性痘疹伴有免疫球蛋白减少的报导为主,共10余例.

期刊
期刊
我们在药局的协助下,用自制补骨脂素液注射、白芷酊外用加长波紫外线治疗20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12人,女8人.病期6个月、20年.

黑热病虽然曾在我国某些地区较为流行,但皮肤黑热病却较少见.我们在甘肃首次发现了一例,现将此例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职业性黑变病近年来日益增多,涉及工种也日见广泛.我所于1974-1978年以琉乙胺为主,兼用维生素C与B12治疗16例职业性黑变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报导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