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项目,建设资金是大学城建设成功的首要因素,因此建设融资既是首要工作,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国外的大学城建设起步较早,其融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还是市场化融资机制;我国大学城建设起步较晚,虽然也有很多不同模式,但是政府一直都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不同的大学城融资模式,从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大学城 建设 融资
引言
大学城最早出现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并且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我国出现大学城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学城的建设有助于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高校和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大学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项目,要想建设国家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大学城,资金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使用哪种融资模式能高效的获得资金是当地政府最重视的问题。
国内外大学城建设的融资渠道对比
(1)国外大学城建设的融资渠道
在融资方式上,常见的方式有银行贷款、社会募捐、基金、发行债券等。例如,美国大学城常用的方式就是发行债券,债券期限长、利率低。债券期限一般为25-30年,利率通常为5%-6%。在美国,比较普遍的一个融资方式就是社会捐赠,2013年耶鲁大学收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校友捐款2.50亿美元,国外名校还通过设立基金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2)国内大学城融资渠道
国内的大学城多数都是多所高校聚集在一起,主要由政府规划和推动、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投资的方式。国内大学城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财政资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包括征地拆迁,建设规划,公共设施的建设等都由政府来投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深圳大学城,由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创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一流学府。虽然财政投资手续简单,政府主动性强,但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增加资金投入难度较大。
第二,BOT融资模式。BOT模式是由政府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的一种特许协议,由企业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获取商业利润,在租赁期结束后,再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海松江大学城。上海市政府提供土地,并完成征地拆迁和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之后由社会企业投资建设,高校以租赁的方式进驻园区。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转移了融资风险,能吸引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国外资金。当然,BOT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BOT融资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风险很难清晰的界定;项目公司在建设和经营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利益,不注重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而在此期间政府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足以影响公司的决断。
第三,银行融资。银行融资我国目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银行通过信用手段筹集资金,然后贷款给借方。主要包括担保贷款、信用贷款、贴现贷款、抵押贷款等方式。以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为例,在大学城的第一期建设时,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与政府签订了32亿元的合作协议。随后第二期启动时,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放贷3.1亿后,停止贷款,最终大学城无法偿还这些巨额欠款。银行融资的方式简单,成本低,但是还款压力太大。
第四,多元化融资。多元化融资就是同时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达到融资目的。以宁波大学城为例,政府方面,将土地转化为资本,用于商业经营,筹集到10亿元用于大学城建设。大学城内的国际会议中心和商业中心,都由企业建设与管理。这种多元化融资模式结合多种融资模式,风险小,效率高,能有效的保证大学城的顺利建设,是值得推崇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
除上述融资模式外,我国还包括基金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运作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利弊,多数大学城都是以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运行。
(3)总结对比
国外的大学城多数是自然形成的,因为大多数是私有性质,所以其建设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大学城的建设可以带动教育产业,企业和学校的交流以及周边服务产业等,促进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国外政府更多的会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和优惠政策,帮助大学城的建设顺利进行。国内大学城一般是由于几所高校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其建设更多的要依靠政府,由政府出资或者政府向企业招标。
建议和启示
我国大学城主要都是以地方投入为主,但是大学城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政府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合理规划,使大学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比如,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投资者来参与建设,推进融资的多元化方式。
很多大学城由于缺乏资金,往往采用银行融贷的方式,但是贷款规模越大,风险越大。由于政府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商业银行的行为受到約束,投资效益没有达到最优化。而很多高校在使用贷款时,缺乏科学的论证,经济效益不高,管理不规范等。所以政府、银行和企业都应该做好融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尤其是决策者,一定要风险意识。总之,采取多元化融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使大学城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大学城 建设 融资
引言
大学城最早出现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并且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我国出现大学城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学城的建设有助于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高校和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大学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项目,要想建设国家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大学城,资金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使用哪种融资模式能高效的获得资金是当地政府最重视的问题。
国内外大学城建设的融资渠道对比
(1)国外大学城建设的融资渠道
在融资方式上,常见的方式有银行贷款、社会募捐、基金、发行债券等。例如,美国大学城常用的方式就是发行债券,债券期限长、利率低。债券期限一般为25-30年,利率通常为5%-6%。在美国,比较普遍的一个融资方式就是社会捐赠,2013年耶鲁大学收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校友捐款2.50亿美元,国外名校还通过设立基金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2)国内大学城融资渠道
国内的大学城多数都是多所高校聚集在一起,主要由政府规划和推动、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投资的方式。国内大学城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财政资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包括征地拆迁,建设规划,公共设施的建设等都由政府来投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深圳大学城,由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创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一流学府。虽然财政投资手续简单,政府主动性强,但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增加资金投入难度较大。
第二,BOT融资模式。BOT模式是由政府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的一种特许协议,由企业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获取商业利润,在租赁期结束后,再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海松江大学城。上海市政府提供土地,并完成征地拆迁和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之后由社会企业投资建设,高校以租赁的方式进驻园区。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转移了融资风险,能吸引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国外资金。当然,BOT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BOT融资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风险很难清晰的界定;项目公司在建设和经营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利益,不注重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而在此期间政府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足以影响公司的决断。
第三,银行融资。银行融资我国目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银行通过信用手段筹集资金,然后贷款给借方。主要包括担保贷款、信用贷款、贴现贷款、抵押贷款等方式。以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为例,在大学城的第一期建设时,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与政府签订了32亿元的合作协议。随后第二期启动时,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放贷3.1亿后,停止贷款,最终大学城无法偿还这些巨额欠款。银行融资的方式简单,成本低,但是还款压力太大。
第四,多元化融资。多元化融资就是同时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达到融资目的。以宁波大学城为例,政府方面,将土地转化为资本,用于商业经营,筹集到10亿元用于大学城建设。大学城内的国际会议中心和商业中心,都由企业建设与管理。这种多元化融资模式结合多种融资模式,风险小,效率高,能有效的保证大学城的顺利建设,是值得推崇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
除上述融资模式外,我国还包括基金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运作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利弊,多数大学城都是以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运行。
(3)总结对比
国外的大学城多数是自然形成的,因为大多数是私有性质,所以其建设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大学城的建设可以带动教育产业,企业和学校的交流以及周边服务产业等,促进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国外政府更多的会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和优惠政策,帮助大学城的建设顺利进行。国内大学城一般是由于几所高校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其建设更多的要依靠政府,由政府出资或者政府向企业招标。
建议和启示
我国大学城主要都是以地方投入为主,但是大学城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政府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合理规划,使大学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比如,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投资者来参与建设,推进融资的多元化方式。
很多大学城由于缺乏资金,往往采用银行融贷的方式,但是贷款规模越大,风险越大。由于政府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商业银行的行为受到約束,投资效益没有达到最优化。而很多高校在使用贷款时,缺乏科学的论证,经济效益不高,管理不规范等。所以政府、银行和企业都应该做好融资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尤其是决策者,一定要风险意识。总之,采取多元化融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使大学城建设项目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