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双硫键的本征自修复环氧绝缘材料性能研究

来源 :电工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zhang_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环氧树脂三维交联结构赋予了其良好的理化特性和绝缘性能,但也因此不可自我修复、难以回收再利用,一旦内部出现损伤,往往意味着绝缘性能劣化甚至完全丧失。为了使环氧绝缘材料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文制备了一种含双硫键的环氧基体-4,4’-双(环氧丙氧基)二苯二硫醚,并分别通过环氧基体和固化剂引入自修复所需双硫键,获得自修复环氧绝缘材料。为了探究不同原料配比、不同双硫键含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以及宽频介电仪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环氧基体中引入双硫键对材料基本特性的影响比固化剂更大,适量引入双硫键可在保证环氧绝缘材料原始特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具备一定的自修复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Cu-Ag核-壳结构的金属包覆粉末。用联氨(N2H4.H2O)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对实验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合成的铜粉末粒径均一;制备银包铜粉末不加分散剂,银颗粒能致密的包覆在铜颗粒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为学生深度探索数学知识作出积极地引导。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训练空间。本文将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切入点,系统地探究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强化小学生的数学综合探究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我国经历了计算机早期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不同发展阶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并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专业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师与教研队伍。审视当下,国内外信息科技教育主要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聚焦计算思维,关注学生面向真实问题解决;凸显数字素养,引导学生形成信息社会责任;强化实践探索,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展望未来,信息科技教育的设计逻辑应遵循: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性需求
以PAC为载体,通过改进一种简易、可大批量生产的方法,制备出新型磁性催化剂(YxFe3-xO4/PAC)。采用SEM、XRD、BET、FT-IR、VSM等表征方法对新制备的磁性催化剂分析,结果显示,该类磁性催化剂具有微小、颗粒状、质量轻、负载过渡金属元素均匀、比表面积大(624.33 m2/g)、介孔结构(平均孔径3.20 nm)、富含表面羟基基团以及超顺磁性易于磁回收(饱和磁化强度为13.26
<正>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was held in Bali, Indonesia in December 2007,formally launching the post-Kyoto negotiations.After hard discussions,the parties finally agreed on the Bal
期刊
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国内许多工厂暂时关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物流企业带来了空前的影响。文章使用R软件并基于DCC-GARCH-CoVar模型,选用了疫情爆发以来顺丰控股和圆通速递的股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二者之间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得出结论:顺丰控股对于圆通速递的风险传染程度更高,顺丰控股对市场的风险传染速度相对较快,并具体分析风险溢出原因。
根据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做好重金属土壤治理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了CuS改性对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和改性活性炭对镉(Ⅱ)的吸附性能。考查了不同铜源、不同浓度的Cu2+对CuS改性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分析表征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并对其吸附脱除镉的吸附容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CuS改性后的活性炭表面出现了大量CuS纳米颗粒物,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对Cd2+的吸附效果明显增强;CuCl2-(1)/AC对水中镉(Ⅱ)的吸附容量达到204.33 mg/g,比
时代新人培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和重要工作,当代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主体,新生引航工程作为首都高校大学生新生教育的“第一课”,为培育时代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从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学习生活帮扶、安全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新生引航活动,积极落实培育时代新人重大任务视域下的新生引航工程实践路径。
<正>小学阶段的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富有创意的数字作品?如何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习和生活,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信息科技教学实践探索的意义核心素养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将实际情境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即通过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主题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