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全英文课程建设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各行各业同国际接轨的呼声愈发强烈,尤以高等教育事业为代表。全英文课程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Geoinformatics课程建设为实例,结合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本文试着从全英文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编选 课程讲授的策略四个方面来探讨全英文课程的建设体系,并指出了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建设全英文课程在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全英文课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48-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行业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且越来越紧密。全英文课程建设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1]。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培养具备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全英文课程《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of Geoinformatics》,既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大遥感”理念的追求。
  一、全英文课程的特点
  同中文课程或者双语课程相比,全英文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1)教材选编的国际化,主要是指教材内容本身应该是国际同行认可的且具有典型代表性;(2)课程讲授的英语化,主要涵盖全英文的课件内容与授课语言;(3)对学生的高层次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够知晓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从而达到与国际同行交流的目的[2]。
  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该全英文课程采取自编英语教材来系统性的涵盖本专业的基本内容,且由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博士讲授,并专门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开设。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复杂性,也正如桂诗春(2004)认为在高等教育里,是否可以英语为授课语言“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变数很多,要看谁来授课、授什么课、怎样授课、听课者的外语水平如何而定”[3-4]。
  二、全英文课程目标的设定
  全英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目标设定的特殊性,具体而言,在设定课程目标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1)充分考虑学生英语水平与专业基础,合理设定课程目标,因为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习过程的投入度[5];(2)充分考虑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全英文课程是以普通英语与专业课程为基础的特殊专业课[6],这就要求其目标的设定要具备系统性与连贯性。
  在本案的全英文课程的目标设定中,我们要求学生系统性的掌握地理空间技术的理论与应用,主要包括:(1)理解地理数据的获取,结构及建模全过程;(2)系统性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摄影测量的最新理论与技术;(3)了解遥感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比如在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城市环境监测,三维城市构建等应用领域。
  三、全英文课程内容的编选
  取决于专业的特殊性,全英文课程内容要么选择国外出版的经典英文教材,要么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选编教材。选编的内容在原则上应该围绕着专业知识来组织[7],而不能脱离专业本身,并需要结合国外先进国家的授课经验[8]。此外,选编的内容要注意广度与深度的协调统一。在广度方面,适当扩宽,但应该尽量选择专业范围之内的被国际同行认可的不存在异议的内容;在深度方面,不易过深,但应该尽量选择那些稳定的成熟的专业内容。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内容的语言性不应该晦涩。
  就本案的全英文课程而言,我们采用三部曲来填充课程内容,即课堂讲授、课堂研讨与课后作业。课程讲授内容主要涵盖遥感科学与技术的三个方向,即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每个方向均按照“理论-方法-应用”的结构来组织,每个方向的内容都是对国外教程或者文献资料的汇编;课堂研讨主要针对上述三个方向,分别提前给学生发放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由学生组成小组并在研讨课上依次做口头报告,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课后作业主要为了巩固课程所学的知识,给学生预留一些需要自己查找资料才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不同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全英文课程讲授的策略
  由于全英文课程的特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全英文课程的讲授效果,一般而言,需要注意一些讲授策略[9]。就本案的全英文课程而言,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策略:(1)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整合,由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了三个方向,而与这三个方向相关的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分布比较凌乱。为了构建一个系统的全英文课程,我们依据“地理数据到信息再到应用”这么一种逻辑思路,将相关课程串在了一起;(2)课程的时间安排最好放到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这是由该全英文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所决定的,如果课程设置过早,则会增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如过课程设置过后,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课程讲授方式要采用互动式的启发式教学,并通过研讨课将三个方向的内容链接起来;(4)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如全英文的开卷考试、研讨课成绩,以及平时作业。
  为了验证我们所采用的策略是否有效,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个学生,并询问他们对这门全英文课程的上课体会与收获。令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拓展了他们的专业视野,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出国深造,甚至有同学说讲授的内容在专业英语考试的试卷中出现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要求上课适当的增加点中文讲授,尤其是对一些较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者公式的推导上,这也反映了全英文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而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时,如何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积累。
  五、结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全英文课程建设的有着明显的必要性与一定的紧迫性。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增强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建设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对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摸索。本文正是在这种摸索道路上所积累的一点经验的总结,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刘春香,赵中建.从课程国际化视角看高校教师海外研修之成效——基于上海27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2):108-112.
  [2]陈淑梅,施洋.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95-196.
  [3]桂诗春.我的双语教育[J].外国语,2004,1:47-51.
  [4]蔡基刚.全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7(6):61-67.
  [5]端木传嵩.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3,25:196-19.
  [6]马吉平.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120-122.
  [7]邱岚.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建设的适用性[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4,2:111-114.
  [8]车艳.地方性本科院校全英及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2):166-168.
  [9]陈阳,王涛.留学生高等数学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135-137.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古代的书信传递到现在的广播电视等网络方式的传递,人们了解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及时。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因为
氢化酶是一种能可逆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的生物酶,在新能源方面拥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氢化酶仿生化学模拟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铁硫簇合物与氢化酶活性中心密切相关,因而,本文开展了铁硫簇合物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铁硫簇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嚼唑烷-2-硫酮类化合物、Fe3(CO)12
新媒体的诞生意义重大,一方面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它革新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的生活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国内高等院
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来说,其中心思想及基本观点均可通过新闻主题体现出来,而新闻主题则需要依据新闻的内容来提炼,提炼过程中,应保证新闻主题具备新颖性、浓缩性等,这就需要在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谷类作物,因为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以大米作为主食。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减少,据估计,到2030年大米的需求将比现在提
环氧树脂因其出色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粘结性能以及灵活多样的工艺加工性能而著称于世,其卓越的综合性能是其他大多数热固性树脂无法比拟的,在三大通用热固性树脂的
在自媒体环境下,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作用包括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较大、动摇了思想工作教育者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地位、高校学生思想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关键之一是要看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作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基层
社会科技的发展,让智能逐渐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而自媒体应用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中的一种常态,自媒体的应用让人们能够很好的发出心声,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和价值,更好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迈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文学传播及生产受到了各种平台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在为中国文学传播带来改变的同时,也反映出当前中国文学传播的新形式。本文就新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开拓进行分析,力图帮助人们清晰地认识中国文学的传播现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文学生产机制 文学批评体系 中国当代文学  当前,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滋生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及思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