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是教师用来巩固学生固有知识水平的手段,并且通过作业的完成度,教师可以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便制定更加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策略。但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作业布置也变得多样化,而多样化的作业布置也确实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增益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创新作业布置,利用多样化的作业布置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文,笔者就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展开一番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布置;策略
在小学数学阶段,体现学生真实水平的,正是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程度。教师应正视作业的重要性,制定多样化的作业布置教学策略,以提升學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产生对数学的更多认知,从而能够爱上数学课程,努力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提升自己,积极地达成数学课堂学习的目标。
一、 分层递进类作业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因为学习状态的优劣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优劣,也就造成了学生水平的高低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将作业的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做作业中提升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
例如,笔者在布置《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根据学生水平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1. 小数乘十的倍数的计算,如:5.6×10=?,0.007×1000=?等;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如2.3×7=?,0.15×15=?3.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如3.4×3.4=?,0.9×0.78=?然后让学生选择由低到高尝试去做,并将所做作业结果反馈给老师,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针对学生水平辅以教学,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认知更进一步,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小数乘法的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布置分层递进类作业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难度,并都能够对作业有所完成,提升自身自信,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分层递进类作业的布置,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心中有数,有利于学生在教学知识上的认知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条理分明地完成课堂学习。
二、 生活探究类作业
俗话说:“兴趣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探究类作业来使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存在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复式统计表》时,笔者便留出作业:“探究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复式统计表,是怎么使用的?询问身边的人是否用过复式统计表?他们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是什么?”相对于自己动手计算的作业,学生对于生活探究类作业的积极性显然更高一些。学生在课下去探究老师所留问题时,都积极地去询问、探究,并都很好地完成了老师所留作业,并通过作业,对复制统计表的用处、用法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生活探究的作业使学生的作业形式从传统的手动计算变为了生活了解,虽然学生没有动手去计算、熟悉所学内容,但通过对生活中数学存在方方面面地积极探究,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反而更进一步了。并且这种形式的作业更为学生喜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和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印证,对数学知识的作用有一个自己的初步认知。
三、 分析设计类作业
分析设计类作业是指教师所留作业能够使学生在分析设计中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时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身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时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从而乐于投入到做作业中,完成对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四则运算》这一课时,便留出一道题来:“在一个周日,你和另外两名同学相约好要去游乐园玩,你们每人有50元,游乐场中旋转木马3元每人、海盗船8元每人、过山车10元每人、碰碰车7元每人…,你的两名同学想玩旋转木马和海盗船。你应该怎样设计游玩路线,才能让你们都玩到自己想要玩的项目,并且最大化利用手里的钱呢?”这么一道题,切合了学生对游乐场的兴趣所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游玩线路和钱进行设计和规划,并且学生在规划时无论是怎样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都会巩固《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
分析设计类作业通过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特定场景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此类场景进行分析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完成作业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 理论实践类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总是分开的,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识用分离,也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总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可以采取理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通过自己动手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克和千克》时,便布置作业让学生对一克重的东西和一千克重的东西拎着对比;在讲《圆》的时候,让学生对生活中圆的东西感受认知;在讲《圆柱和圆锥》时,让学生手动制作,认知特点等等。而学生通过这些作业,能够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对这些数学模型的特点印象深刻,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涯中的知识迁移能够起到极好的作用。
理论实践类作业的布置能够使学生亲自去验证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实践检验真理”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理论实践类作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阶段中,良好的作业布置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的增益效果。教师应正视作业布置所能带来的好处,制定多样化作业布置来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参考上述策略,基于知识层次结构、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制定多样化作业布置,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提升个人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莎.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7.
[2]蔡磊.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家庭作业布置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
作者简介:
徐年林,江西省鹰潭市,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滨江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布置;策略
在小学数学阶段,体现学生真实水平的,正是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程度。教师应正视作业的重要性,制定多样化的作业布置教学策略,以提升學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产生对数学的更多认知,从而能够爱上数学课程,努力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提升自己,积极地达成数学课堂学习的目标。
一、 分层递进类作业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因为学习状态的优劣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优劣,也就造成了学生水平的高低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将作业的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做作业中提升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
例如,笔者在布置《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根据学生水平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1. 小数乘十的倍数的计算,如:5.6×10=?,0.007×1000=?等;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如2.3×7=?,0.15×15=?3.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如3.4×3.4=?,0.9×0.78=?然后让学生选择由低到高尝试去做,并将所做作业结果反馈给老师,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针对学生水平辅以教学,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认知更进一步,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小数乘法的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布置分层递进类作业可以使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难度,并都能够对作业有所完成,提升自身自信,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分层递进类作业的布置,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心中有数,有利于学生在教学知识上的认知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条理分明地完成课堂学习。
二、 生活探究类作业
俗话说:“兴趣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探究类作业来使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存在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复式统计表》时,笔者便留出作业:“探究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复式统计表,是怎么使用的?询问身边的人是否用过复式统计表?他们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是什么?”相对于自己动手计算的作业,学生对于生活探究类作业的积极性显然更高一些。学生在课下去探究老师所留问题时,都积极地去询问、探究,并都很好地完成了老师所留作业,并通过作业,对复制统计表的用处、用法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生活探究的作业使学生的作业形式从传统的手动计算变为了生活了解,虽然学生没有动手去计算、熟悉所学内容,但通过对生活中数学存在方方面面地积极探究,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反而更进一步了。并且这种形式的作业更为学生喜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和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印证,对数学知识的作用有一个自己的初步认知。
三、 分析设计类作业
分析设计类作业是指教师所留作业能够使学生在分析设计中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时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身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时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从而乐于投入到做作业中,完成对学习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四则运算》这一课时,便留出一道题来:“在一个周日,你和另外两名同学相约好要去游乐园玩,你们每人有50元,游乐场中旋转木马3元每人、海盗船8元每人、过山车10元每人、碰碰车7元每人…,你的两名同学想玩旋转木马和海盗船。你应该怎样设计游玩路线,才能让你们都玩到自己想要玩的项目,并且最大化利用手里的钱呢?”这么一道题,切合了学生对游乐场的兴趣所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游玩线路和钱进行设计和规划,并且学生在规划时无论是怎样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都会巩固《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
分析设计类作业通过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特定场景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此类场景进行分析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完成作业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 理论实践类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总是分开的,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识用分离,也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总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可以采取理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通过自己动手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克和千克》时,便布置作业让学生对一克重的东西和一千克重的东西拎着对比;在讲《圆》的时候,让学生对生活中圆的东西感受认知;在讲《圆柱和圆锥》时,让学生手动制作,认知特点等等。而学生通过这些作业,能够对数学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对这些数学模型的特点印象深刻,对学生以后学习生涯中的知识迁移能够起到极好的作用。
理论实践类作业的布置能够使学生亲自去验证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实践检验真理”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理论实践类作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阶段中,良好的作业布置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的增益效果。教师应正视作业布置所能带来的好处,制定多样化作业布置来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参考上述策略,基于知识层次结构、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制定多样化作业布置,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提升个人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莎.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7.
[2]蔡磊.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家庭作业布置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
作者简介:
徐年林,江西省鹰潭市,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滨江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