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对13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前臂,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皮瓣长轴与静脉走行一致,且2条浅静脉将皮瓣宽度分成约3等分,将切取的游离皮瓣在显微镜下于2条血管中间处纵行切开,并切除宽约2 mm皮下组织至真皮下血管网,结扎2条血管之间交通支。皮瓣不倒置,切取面积3.5 cm×2.5 cm~7.0 cm×4.0 cm。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和静脉吻合。

结果

13例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其中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1个月,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皮瓣质地柔软、无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皮瓣稍臃肿;皮瓣TPD为9~18 mm,平均13 mm。

结论

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指腹化改变,位置表浅,切取容易,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主动脉夹层(AD)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具有极高病死率。AD的生存率与早期诊断、危险因素控制、术后评估及预后预测等密切相关。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并且在AD早期筛查、影像诊断、风险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将对人工智能在A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对该领域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修复腕背和手背部创面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修复腕和手背部创面9例,其中手背缺损6例,腕背缺损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3 cm×3 cm;合并掌骨骨折3例,指骨骨折1例,肌腱断裂1例。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后动脉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大小:20 cm×5 cm~12 cm×3
细胞外囊泡(EV)是细胞分泌的具有介导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的囊泡状物质,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蛋白质修饰对EV的产生、性质和生物学效应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中EV的改变、作用以及相关的蛋白质修饰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对EV及其相关的蛋白质修饰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局限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期刊
目的基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特征构建颅底凹陷患者复位术后生命质量的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颈后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94例颅底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前后疼痛数值评价量表(NR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矢状位影像学相关参数,采用LASSO-lo
人工智能(AI)是指能够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技术或系统,经过65年的发展,AI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近10年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是突飞猛进。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心血管疾病领域对AI的需求与应用已经涉及多个方面,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自动诊断、危险分层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该文就AI辅助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黄韧带整体显露技术在经皮微创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采用经皮微创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的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例。患者术中均采用黄韧带整体显露技术,观察术后关节突关节及硬膜囊的横径和矢状径的改变,评估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日本骨
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有明显相关性,通过介入封堵可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大部分PFO采用常规操作可以完成介入治疗,极少数复杂型PFO需要应用穿刺房间隔的方法。该文报道一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证实为复杂型PFO的患者,应用心腔内超声(ICE)指导房间隔穿刺,实时监测与指导PFO封堵过程、封堵伞释放后位置及形态,通过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判断有无残余分流。ICE实时指导房间隔穿刺成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关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的病例罕见,治疗策略尚缺乏共识。该文报道一例69岁女性,因反复活动后气短入院,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综合运用经皮肺动脉球囊成形术、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抗凝及抗血小板等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此病例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关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在常规介入及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需充分考虑针对病因的治疗以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变革性技术在医学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心力衰竭领域中,人工智能可协助临床医师对其进行诊断、分类和预后判断,提高疾病的管理水平,减轻医疗负担,未来或可为其的诊疗及研究提供更深入的帮助。该文就人工智能在心力衰竭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