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we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学习的基本目的是进行人与人的交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是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的必要前提。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学。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而导致语言文化交流的失败或者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成功地英语交际不仅需要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需要知道如何得体地表达出来,而培养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自己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跨文化的意识,教师只有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文化交际
  首先,教师要明白文化差异是文化交际的障碍,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目前多数人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差异,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明白文化教学包含哪些内容。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可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成就等。交际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对于文化,有很多东西要教,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可能对他们的交际能力影响较大。
  一、在教学中要注意中西文化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异同。新教材都比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广泛涉及了英语国家的风俗和文化,老师应该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材,适时进行文化意识的教学,将西方文化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如:英语中的体态语、问候语、告别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节假日、宗教信仰、礼貌习俗等等,除了学会这些语言功能的习惯表达、常用句式外,还要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影视材料,观察、对比中西文化中体态语的差别,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中体态语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二、教师要深入研究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意识到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特征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的语言运用,所以对体现一定文化内涵背景的词语等要善加掌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词汇的不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上下文中,相同的词汇有不同的意义。
  三、了解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个人的行为方式。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在课堂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价值观念对人行为的影响。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很流行,但是在中国课堂效果却不尽如意。如果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对他国文化给予理解、尊重与包容,自觉培养一种较强的世界观,同时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可性。
  最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知兴趣、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来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课上可以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可以结合课本给学生讲解相应的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些与此有关的简易英语读本,或者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扩大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真实材料,体会到英美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素质、增长知识,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培养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实际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融进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其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
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精读内容,领会方法。在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只有学生清楚、明白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才能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老舍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工夫,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修养,大凡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强调语言的训练,足见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开展教学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
【摘 要】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是学习者为促进学习成功,提高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成果,主动积极的评价认识、动机和行为的过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总体态势是:他们已有一定的评价意识,尚处在掌握初步技能阶段,评价水平还较为稚嫩,抗干扰性较差。所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培养应该贯穿教师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从思维中体现出评价的水平,从学习中提高评价的水平。同时,以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场景或氛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下确地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
目前,学生厌学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连小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课也存在着厌学现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枯燥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甚至反感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教师要确立新的课程理念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制定课时计划时,首先
情感通常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自身以及对于自己活动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以这种态度和体验对被教者进行诱导激励,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愉悦心身,培养情商,发展个性,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爱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纯洁的师生之爱,才能使
伴随着小学英语学科的成长,我们这一路的关注点从词汇教学到对话教学,再到语篇教学。每一次的潜心探索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我们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们学得更好,让小学英语这一学科“飞”得更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语篇阅读能力呢?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小学生对于熟悉的东西掌握地很牢。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想方设法的寻求新旧知的相近之处,巧妙地对旧知的复习与操练逐步向新知的过渡。  
一、言语调控在课堂上的策略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规范的言语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该特别重视言语在学生中的作用,教师自身的言语就是丰富的强化源。  1.善于运用请求的言语调控课堂气氛。我们的学生往往不善于用客气婉转的言语请求别人,这不符合英语会话的基本规则。因此,在表达同一意思有几种
【正】 近年来发现,一些养鸡户对新城疫的防制过分地依赖疫苗,不注重综合性防制,使一些免疫鸡群仍发生新城疫,其病理变化极不典型,不仅难以确诊,而且危害严重。 非典型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