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本土教育方式已经被进口教育模式多样化了的趋势日趋明显,中国教育不再是原本独具特色的私塾式教育,然而,对于出现此现象的双面性也应景而出,此文通过分析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的现状、中国教育市场进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原因和中国教育应该如何成功出口这三方面内容,强有力地运用经济学等观点全面论述中国教育的进出口贸易化现象。
关键词:国际贸易; 跨国教育采购; 中国教育洋化; 教育市场贸易逆差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已经打开国门近35年的中国教育市场在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外国教育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换代,中国教育市场的国际贸易进口份额远远大于出口份额。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进口教育的不断侵略之中,例如,英美式幼儿教育培训,德国式培养,法语课堂等等,这些广告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让我们不禁思考,中国教育是否早已被卷入国际贸易的大潮,而将教育贸易化的后果,究竟由谁承担。也许,在商业化的教育市场中,商家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而学生成了最大的利益受害者。
一、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的现状
中国教育市场的活动者主要以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补课班、早教中心等形式存在,而在这些主要市场活动者中,我们不难看到最大赢家多半还是来自海外的教育机构。面对进口教育不断升温,作为中国教育市场的主宰者本土教育正在面临着什么呢?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现状:
1.进口教育钻了本土教育的漏洞
进口教育会抢占中国教育市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进口教育有众多优势吸引中国教育市场,而中国教育有众多漏洞更是让进口教育方式的独到之处有了有乘之机,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进口教育究竟用什么牢牢抓住中国教育市场眼球:进口教育与世界接轨。中国孩子刚刚满月,就会被家长送到婴幼儿早教中心进行全方位地早教培养,而培养的内容多半为协调能力、英语能力和脑力开发。曾经在某培训机构看到这样的广告:“来到这里,让宝宝生在中国,长在英国”。而此培训机构却火得不得了,需要预约、排号报名。家长们纷纷喜欢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充满洋味儿的培训机构到底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难道西式教育真的就可以让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吗?难道中国教育就不如西式教育先进?经实地采访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0%的家长们认为西式教育与国际接轨,可以让孩子今后的发展更加全面,开豁视野,而中国教育过于死板,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更加全面地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不得不说中国本土教育方式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1)被进口教育抢占市场,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西式教育培训机构。(2)本土教育被洋化。(3)中国教育市场如同韩国语言文化和日本语言文化一样,外来语居多,被掺杂太多外国元素。
2.国内家长盲目跟从主流,认为“大家好,就是真的好!”
据统计,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491.40亿元,比上年的3057.01亿元增长了14.21元[1]。此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国民受教育水平在9年前增长速度还不是很理想,而9年前,正直大部分如今0岁到12岁的家长正在受教育的时期,因此,这些家长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未明显提高,所以他们也很难正确判断哪种教育类型真正适合孩子。所以,造成了国内家长盲目崇洋媚外的现状,认为进口教育方式远远好于国内教育方式。而且,在中国家长中,高文化水平的比例相对较少,而大部分中国家长喜欢跟风,一人说好,继而“一传十,十传百”,造成了这种洋教育、洋老师被捧在手心的局势,也呈现了如今进口教育轻松抢占中国市场的现象。
二、中国教育市场进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原因
如今,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的出口份额比例相对较少,这说明在中国教育贸易中,我们的人民币挣得相对较少,而在中国教育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外币流入量少于人民币流出量,这个现象充分说明如今中国本土教育市场上,进口教育占得市场份额相对较大。而在教育市场上我们应如何支持国货呢?如同我们走在韩国的大街上,玲琅满目的韩国国产车让我们不禁感叹韩国人的爱国情怀。对比观之,我们走在中国的大街上,恐怕还是进口车数量居多。那么无论是汽车市场还是教育市场,本土产品的份额远少于进口产品份额,是我们国人不懂得齐心协力支持国货,还是我们力不从心?那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一下关于中国教育市场进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原因:
1.本土教育培养方式导致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较差
刚毕业的大学生如同书呆子没有读过社会大学,一件件的大学生愤世自杀、杀人事件足以证明,现实的黑暗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不住社会的巨大刺激。书本内容与社会实际不一致,这就导致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并不能为己所用,从而对本土教育的培养方式产生质疑,而本土教育培养方式也因此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替代本土教育的进口教育应运而生,抢占市场,以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形式存在。为了避免孩子的实践能力较差,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西式教育培训,参加出国考试,申请出国留学。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估算为39.96万人,而海归学子为27.29万人[2]。而这些海归出国前需要考雅思、上英语补习班、外教辅导等等均为进口教育,这也为进口教育在中国教育市场的贸易份额中增加了分量。
2.进口教育模式优势众多
随着经济条件地不断变好,中国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而儿童商品“贵族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作为最为重视的教育产品,进口教育模式当之无愧地成为众多中国家长的必备品。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多半为进口教育培养模式,学费平均在每年3万元人民币到5万元人民币不等,比大学生的学费还有高出几倍,如此高额的学费还是让各个早教机构人满为患,这说明进口教育模式的优势还是不容小觑的。
三、中国本土教育应该如何正确成功出口
面对这种教育市场上的贸易逆差,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正确对策将逆差顺转呢?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出口对策:(1)实行教育贸易的跨国采购:首先,我们的本土教育要走出国门,取进口教育之精华,去进口教育之糟粕,实行教育贸易的跨国采购,将本土教育中的弊端摒除,将本土教育的优势发扬。(2)开拓国际市场,将孔子学院发扬光大。(3)汉字走向世界(汉字游戏、汉字产品)让外国人爱上汉字文化。(4)培养国人的爱国情操,以中式文化为傲,并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将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发扬光大。这样一来,我们的本土教育在国外教育市场上的认知度、知名度会被大大提高。那么我国本土教育在国外教育市场份额也会相对增加,我们将逆差顺转的目标也会早日实现。
总之,我们等待看到中国教育世界化,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在教育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上,我们期待看到人民币流入量大于外币流入量的数据统计报告,让教育贸易总额成为我国贸易经济来源的巨大比例占领者。我们相信,那一天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栏目《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
[2] 段玉,《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年)
关键词:国际贸易; 跨国教育采购; 中国教育洋化; 教育市场贸易逆差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已经打开国门近35年的中国教育市场在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外国教育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换代,中国教育市场的国际贸易进口份额远远大于出口份额。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进口教育的不断侵略之中,例如,英美式幼儿教育培训,德国式培养,法语课堂等等,这些广告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让我们不禁思考,中国教育是否早已被卷入国际贸易的大潮,而将教育贸易化的后果,究竟由谁承担。也许,在商业化的教育市场中,商家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而学生成了最大的利益受害者。
一、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的现状
中国教育市场的活动者主要以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补课班、早教中心等形式存在,而在这些主要市场活动者中,我们不难看到最大赢家多半还是来自海外的教育机构。面对进口教育不断升温,作为中国教育市场的主宰者本土教育正在面临着什么呢?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现状:
1.进口教育钻了本土教育的漏洞
进口教育会抢占中国教育市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进口教育有众多优势吸引中国教育市场,而中国教育有众多漏洞更是让进口教育方式的独到之处有了有乘之机,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进口教育究竟用什么牢牢抓住中国教育市场眼球:进口教育与世界接轨。中国孩子刚刚满月,就会被家长送到婴幼儿早教中心进行全方位地早教培养,而培养的内容多半为协调能力、英语能力和脑力开发。曾经在某培训机构看到这样的广告:“来到这里,让宝宝生在中国,长在英国”。而此培训机构却火得不得了,需要预约、排号报名。家长们纷纷喜欢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充满洋味儿的培训机构到底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难道西式教育真的就可以让孩子更加全面地发展吗?难道中国教育就不如西式教育先进?经实地采访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0%的家长们认为西式教育与国际接轨,可以让孩子今后的发展更加全面,开豁视野,而中国教育过于死板,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更加全面地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不得不说中国本土教育方式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1)被进口教育抢占市场,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西式教育培训机构。(2)本土教育被洋化。(3)中国教育市场如同韩国语言文化和日本语言文化一样,外来语居多,被掺杂太多外国元素。
2.国内家长盲目跟从主流,认为“大家好,就是真的好!”
据统计,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491.40亿元,比上年的3057.01亿元增长了14.21元[1]。此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国民受教育水平在9年前增长速度还不是很理想,而9年前,正直大部分如今0岁到12岁的家长正在受教育的时期,因此,这些家长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未明显提高,所以他们也很难正确判断哪种教育类型真正适合孩子。所以,造成了国内家长盲目崇洋媚外的现状,认为进口教育方式远远好于国内教育方式。而且,在中国家长中,高文化水平的比例相对较少,而大部分中国家长喜欢跟风,一人说好,继而“一传十,十传百”,造成了这种洋教育、洋老师被捧在手心的局势,也呈现了如今进口教育轻松抢占中国市场的现象。
二、中国教育市场进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原因
如今,中国本土教育市场的出口份额比例相对较少,这说明在中国教育贸易中,我们的人民币挣得相对较少,而在中国教育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外币流入量少于人民币流出量,这个现象充分说明如今中国本土教育市场上,进口教育占得市场份额相对较大。而在教育市场上我们应如何支持国货呢?如同我们走在韩国的大街上,玲琅满目的韩国国产车让我们不禁感叹韩国人的爱国情怀。对比观之,我们走在中国的大街上,恐怕还是进口车数量居多。那么无论是汽车市场还是教育市场,本土产品的份额远少于进口产品份额,是我们国人不懂得齐心协力支持国货,还是我们力不从心?那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一下关于中国教育市场进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原因:
1.本土教育培养方式导致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较差
刚毕业的大学生如同书呆子没有读过社会大学,一件件的大学生愤世自杀、杀人事件足以证明,现实的黑暗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不住社会的巨大刺激。书本内容与社会实际不一致,这就导致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并不能为己所用,从而对本土教育的培养方式产生质疑,而本土教育培养方式也因此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替代本土教育的进口教育应运而生,抢占市场,以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形式存在。为了避免孩子的实践能力较差,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西式教育培训,参加出国考试,申请出国留学。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估算为39.96万人,而海归学子为27.29万人[2]。而这些海归出国前需要考雅思、上英语补习班、外教辅导等等均为进口教育,这也为进口教育在中国教育市场的贸易份额中增加了分量。
2.进口教育模式优势众多
随着经济条件地不断变好,中国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而儿童商品“贵族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作为最为重视的教育产品,进口教育模式当之无愧地成为众多中国家长的必备品。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多半为进口教育培养模式,学费平均在每年3万元人民币到5万元人民币不等,比大学生的学费还有高出几倍,如此高额的学费还是让各个早教机构人满为患,这说明进口教育模式的优势还是不容小觑的。
三、中国本土教育应该如何正确成功出口
面对这种教育市场上的贸易逆差,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正确对策将逆差顺转呢?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出口对策:(1)实行教育贸易的跨国采购:首先,我们的本土教育要走出国门,取进口教育之精华,去进口教育之糟粕,实行教育贸易的跨国采购,将本土教育中的弊端摒除,将本土教育的优势发扬。(2)开拓国际市场,将孔子学院发扬光大。(3)汉字走向世界(汉字游戏、汉字产品)让外国人爱上汉字文化。(4)培养国人的爱国情操,以中式文化为傲,并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将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发扬光大。这样一来,我们的本土教育在国外教育市场上的认知度、知名度会被大大提高。那么我国本土教育在国外教育市场份额也会相对增加,我们将逆差顺转的目标也会早日实现。
总之,我们等待看到中国教育世界化,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在教育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上,我们期待看到人民币流入量大于外币流入量的数据统计报告,让教育贸易总额成为我国贸易经济来源的巨大比例占领者。我们相信,那一天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栏目《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
[2] 段玉,《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