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angt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生了八个女儿,小产两胎,据说也是女儿,四十四岁时生第十一胎时生了一个儿子,我就是母亲的断肠子。我还有两个姐姐,大姐是老六,二姐是老八。其余的孩子多数夭折了,有两个跑日本佬时活活拖死了,有一个是冻死的。这对于母亲来说莫过于最大的摧残和折磨。大姐也于1997年去世了,现如今只有我和二姐是母亲的孩子,所以我想写点东西来纪念她。
  母亲很聪明,会变着法子把破衣服整旧如新,让孩子也有穿了新衣服的快感。街上看到哪个穿了一双好鞋,她会立马找来人家不要的旧布做得一模一样的鞋给孩子们穿。能用红芋叶、马齿苋做出可口的菜来调理我们。用茅草、狗尾巴草做成小猫呀小狗呀给我们玩。端午节作兴做带香的包放在孩子们的脖子上挂着。母亲怕我们羡慕,又没有钱买材料,就找些旧丝线自己动手来做,做好了里边还放些自己采摘来的茴香、八角什么的,母亲做的如意香包又简单又省料还香最好看呢。母亲出身豪门书香门第。外公在陕西做大法官,告老还乡后又自学药书,成为当地有名气的郎中。母亲虽然不识字,可是她能把《女儿经》、《教儿经》,还有《三字经》、《贤文》、《朱子治家格言》背得透熟。母亲有时问我,你晓得么事最贵重、最值钱又不怕人盗不怕人抡不?我答不上来,母亲告诉我,读一肚子的书最有用,不怕人盗不怕人抡,书读好了,就有得吃有得喝了。到我读书时家里穷没有钱供我上学,我不忘母亲的话,十几岁就做粗工挣钱上学,想起那交到学校的学费上有自己的血和汗,那学习劲头不晓得有多足。
  母亲在抚养孩子方面有些特点,许多事由着孩子自己去做,大人不包管。“小的时候是个么事伢儿,长大就是个么事大人。”这是母亲常常说的,母亲很注重培养我们的自立、自强和自控能力。
  父亲兄弟俩,有一个哥哥。妯娌之间的事情母亲很大度。因嫂大些,有男孩儿,弟媳小些,没有儿子,母亲以让为主,受了不少的气。口中经常念道“生儿生女是前生派定的,由不得人的。再说了,女儿还要三分仙骨才得到的呢”。母亲常说给孩子们听的一个故事是“张公百忍”。说的是张公待人待事总是以忍让为先。母亲要求我们一定要做个好人。好字难得啊。我还没有出世时,伯母有三个儿子,有些自恃清高。对母亲总是看不顺眼,总觉得母亲低人一等,没有生儿子。每每在日常生活中欺负母亲。到后头院子晒衣服时,她总要在母亲房间的窗户下的麻石条上,放好砧板,然后用刀一斩一斩的,口中不断地说“为何不早些走呢?瘟猪占到人家的槽,瘪谷占到人家的仑。”想用这种方式赶母亲离开梅家。母亲听之任之,从来不置可否。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没有缠绵不断的卿卿我我,没有死去活来的山盟海誓,有的是真诚的相依相偎,他们己经成了生生死死不分离的一体,正正堂堂地走完了他们的一生。给自己划上完满的句号的同时,也给儿孙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家穷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有客人在家时她总是笑脸相迎,再怎么没有吃的,也要招待好客人,给父亲要脸。往往是自己不吃也要让客人吃好。然后弄一些菜汤给父亲,母亲也知道父亲同样没有吃饱。“你要好好的,你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呀”母亲常常这样对父亲说。母亲的勤劳和智慧是远近出了名的。团罐里的陈脚菜母亲最会做,四乡八邻的亲友都喜欢吃她做的菜。三年自然灾害时只有我和二姐在家,母亲带着我们到田野里去讨(挖)黄花菜,回到家一棵一棵地理出来,用水泡去苦味,再放些盐,炒熟了我们都爱吃。有时在乡下亲戚家弄来一点红芋,母亲能变着法子把红芋切得细细的用盐一炒就成了一道有色有味的菜。母亲说只要勤快,有点子就好办事。“养儿不怕痴,只要临时有转知”母亲常常对我们说,人最怕懒和惰,“懒”和“惰”是一对亲兄弟,就像“好吃”和“懒做”是一对亲姐妹一样。人只要一好吃,这个人一定懒做!
  这些母亲经常讲的话在我们家里成了我经常讲给儿子和媳妇听的主要话题,只是前面加一个“婆婆语录”。“ 婆婆语录,若要小儿安,需带三分饥与寒。”“婆婆语录,身穩口稳,在处好安身。”“婆婆语录,鸟飞三转必做窝,人到三处必惹祸。”
  母亲啊,你的儿女们时时记着您的教诲,并用这些教育各自的下一代。儿孙们会为您争气的!
其他文献
豆腐是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传统食品。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等。可你知道吗?豆腐里还有一些学问,吃不对可能会伤身。  其一,吃豆腐不能过量,每天最好控制在100~150克。否则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  1.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2.促使肾功能衰退。植物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
期刊
冬季,天气愈来愈冷,阵阵寒意让我们光想吃点热乎的东西,身体也需要营养的滋补来增强抵抗力,那就来碗热汤吧!  乌骨鸡汤健脾利水  做法:乌骨鸡一只、五指毛桃100克、猪脊骨200克、芡实25克、姜3片、蜜枣3颗、盐适量。将乌骨鸡、五指毛桃、芡实等洗干净放入汤煲中;猪脊骨在滚水中煮一下“飞水”,放入汤煲中切3片姜放入汤煲中,倒入10碗清水;用猛火把水烧开后,改为文火煲2个小时;汤上桌前下适量的盐调味。
期刊
舀一大勺牛肉汤,加几块牛腩牛筋進去,吃下这碗半筋半肉的红烧牛肉面,不仅温暖了你的身体,更温暖了你的心。  原料:  牛腩1000克、牛筋500克、老卤1盒(没有就加同等量的清水)、洋葱1/3个、大蒜半头、生姜1块、香叶3张、八角3个、草果1个、桂皮1小块、清水2杯、料酒2大匙、生抽、老抽、冰糖适量。  做法:  1.牛腩切块后放入锅中加冷水煮开,3分钟后关火,用温水冲 洗干净。  2. 牛筋切段放
期刊
每年的清明节,有很多人为自己所喜爱的人悼念。在这当中,邓丽君应该是最为人熟悉的那一个。  许光明,一位年逾古稀的长者,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每天为邓丽君墓园扫墓。问他原委,发出憨厚的笑声后,只道出“就是喜欢”四个简单的字。  对于喜爱邓丽君的我们,大部分都无缘相见,只是被她的歌声所倾倒。她在乐坛所创造的种种奇迹,不需言语的重复。喜欢就是喜欢,简单又直接。就像那首歌所唱及,“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启功先生在杭州抱着竹子拍照留念。启功先生称之为“抱竹图”。  启功先生在数十年的笔墨生涯中,曾使用或鉴赏过许多好砚、名砚,对喜爱的砚,也偶有收藏。先生还有一大爱好,对自己喜欢的砚即使当时无钱购买,也要借来手拓砚影,以备日后观赏。几十年来,先生所拓名砚,集合起来有数十方之多。  先生早年曾收藏过两方古砚,一方是康熙皇帝用过的小端砚,长不过十一厘米,宽约为九厘米,砚背刻有砚主的铭文
期刊
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中,玩具是一种只适合孩子玩的,但是你们知道吗?老年人玩一些益智的玩具是有助于帮助老年人预防老年痴呆疾病的,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关注老年人玩具市场,很多的商家在牟利的同时,也在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了很多的丰富多彩和奇迹。  在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玩具只是为孩子服务”时,老人玩具市场的空白令人惋惜。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老年人玩具也成为商家眼中的商机之一。  遥控飞机、变
期刊
立足家庭  退休后带孙子或孙女,是目前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一来,可以为子女减轻负担,二来,也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并且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王大爷原来在机关是领导,忙了半辈子,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终于退下来了,立刻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新岗位”——专职带孙子。  中国人自古重视家庭,工作时由于时间精力所限,越是事业心重的人,对家人的照顾和关注越少。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回归家庭也因此成
期刊
仿佛在一面肮脏的镜子上撒些水,用抹布慢慢将它擦亮。春分之后的雨水,就这样一直要落到清明。那些长脚的雨水走了很远的路程,它们是和春天一起出发的,到惊蛰,它们这支队伍壮大了行色,因为有了雷声。淅沥之中,缠绵之际,在惊雷的伴奏下,顿时多了雄阔与深邃,将丝弦乐器鸣奏出宏大的交响之音。雷与雨的交配,预示着春天的盎然生机;雷与雨的交响,却寓含着生命的无穷叩问。清明是所有节气中,最缠绵也最决绝、最冲和也最锐利的
期刊
沭阳县沭城镇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葛巨高,埋名50多年,曾连续4次荣获省级一等功臣,并荣获省级劳动模范称号,他的事迹生动感人,鲜为人知。  工作岗位上,甘为“老黄牛”  1950年10月,15岁的葛巨高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炮火的烽烟中度过了艰难的岁月。1952年回国,被分配到泗阳县公安大队,1953年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后,他在自己的床头写下了“永远为党效力,甘做为人民服
期刊
在我们单位的楼上,住着一对老年夫妻,年纪六十多岁。妻子高高胖胖大大咧咧,丈夫身材适中精神矍铄。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并非特别般配。可是自从我认识他们到现在,从没有听到他们争吵过。每次碰面总是妻子拎着菜和小食品,丈夫心平气和地跟着她,他们永远那么的知足和安详。  去年冬天以来,妻子慢慢地瘦了下来。到了今年的春天,越发的瘦了,每次出门她都是被丈夫搀扶着,脸色一日不如一日。春末那一阵子,她几乎不能行走了。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