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探究阅读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md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乎其内
  悲凉之雾,遍被秋都
   《故都的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问到: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的确,这种深重的悲凉充斥全文中,我们在品析图画和意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仔细体味:
   第一,残破之悲:在作者眼中,京都是古老陈旧而残破的。一個“故”字,道尽京都的老旧衰败。“在皇城的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还要在牵牛花底下,教长着几根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破屋给人万物凋零、时间流逝、历史久远之感。1934年的北平已处在战火威胁之下,出生于甲午中日战败耻辱中、成长在日本人白眼歧视中的郁达夫,刚刚过去的“九一八”卢沟桥事变的伤痕烙在他心头。1932年,“一二八事变”(即淞沪战事)爆发,2月3日,郁达夫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愤怒斥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此时日本正全力扶持伪满洲国,为全面侵华做准备。而在国内,国民党经过中原大战已经统一力量开始对共产党进行第四次大围剿。国家处于飘摇动荡之中,破败的老屋和墙壁,正是其影射。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暗示遍地哀鸿,处处啼唱着亡国之音,深沉地传达出作者的故园之思。
   第二,落寞之悲:故都在作者的记忆里也是冷清而落寞的。对于生性忧郁的作者来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三秋桂子”的秋太过艳丽浓烈,更欣赏“意气萧条,山川寂寥”的“冷落清秋节”。在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为了谋生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一方面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处所给自己的漂泊之心以栖居之地,一方面社会风云、政治时局的动荡让他在努力寻找一些安定的寄托与慰藉。万物的凋零、生命的残败,正可以让作家的压抑情绪得以宣泄和解脱,于是笔下的景物就落在“秋草陪衬着的蓝色的牵牛花”等沉寂寡淡的地方。故都的秋天没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昂扬,有的只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和“息列索落的雨声”;没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欣欣向荣,只有秋槐落蕊铺得满地之后“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寂静寥落;没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精致雅趣,只有“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的闲极无聊;没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诗意浪漫,只有“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在斜阳桥里缓慢悠长地微叹……这些冷清寂寥的景物正是作家忧郁情绪的寄托。
   第三,眷恋之悲:对故都的眷恋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京都不再、繁华消逝的遗憾。北平在民国时期已不再是首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历史上的繁华成了过眼烟云,昔盛今衰最是让人伤怀。“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个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成为我们炎黄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二是离开北平十年的感慨和怀念。作者在这里居住的短短三个夏天,是他一生中少有的与妻儿共享快乐的安定时光。北平既是他的幸福之源,也是其伤心之地。长子龙儿在这里患病早夭,“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是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三是战争的烽火使人心生刺痛:“这是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这美景已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到天日呢!”
   作者的悲凉是时代的悲凉,也是自己身世命运在作品中的投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因为作者内心一直郁结着此种情绪。“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深层的社会、历史和心理上分析作品情感,才能解读到文本的精髓。
  出乎其外
  郁达夫的“秋”
   故都的“秋”,其实就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17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有四天的时间。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到达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的心里,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这些,正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云在作者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在心里留下的隐痛。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只要注意到郁达夫自我生命的情绪体验以及他曾览遍天下秋色却又独独钟情故都之秋,读者就会明白《故都的秋》并非在一般层面上的写景抒情,其“特别”之处在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与作者的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正视这种“特别”之处,更能让读者抵达作家写作的意识底蕴和作品的真境。
   在《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之中,蕴含着一种孤独、忧郁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向往的是一种“深刻厚重”的生命形态,而“故都的秋”正是这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这种生命虽然形态悲凉,但富有内涵。
  郁达夫的忧郁
   作家郁达夫被评价为“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其忧郁情结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国家动荡。郁达夫成长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经历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蒋介石政府的白色恐怖,也参与了抗日的硝烟烽火,这位以笔为枪的抗日勇士最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时代的阴影凝结出作家的忧思。
   其次是身世悲苦。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两度婚姻,两次丧子,“儿时的回忆于我尽是空洞,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父亲早逝,母亲为生计四处奔波,哥哥外出读书,姐姐被送作童养媳,家里田地被人盗卖,谷子被人偷窃,树木被人砍断,受尽四邻欺负。“更多的是自小习于孤独,怕羞畏缩”“少年时代便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而在日本留学十年,亦是饱受外族凌辱和蔑视;回国后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成为以贩卖知识谋生的商人。这些经历和伤痛一日日铸成作家无法排遣的忧伤。
   三是文人情结。文人脆弱敏感的神经,使作家比常人更能感知秋意。“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秋蝉的残声,让人倍感生命凋零的凄伤,众多的秋景“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作家就是一部断代史,也是一部心灵史。作家的经历和情感记录在文字里,也刻印在时代的档案里。
其他文献
遇见他们的时候,严冬才刚刚到来。  推开凝着白雾的透明门,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白色的床单,白色的墙壁,以及灰色的他们。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可他们眼中闪动的光却让我不得不将这次志愿者活动同往常区分开来。  很难想象他们瘦小的身躯是如何忍受那样巨大的痛苦,“骨癌”两个大字压在了这些像嫩芽一样刚刚萌发的孩子们的身上,印象最深的是离我最近的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躺在病床上,露出的胳膊如枯树枝般粗细,仰
期刊
我去时,它窝在不高的围墙上晒太阳。乌黑的皮毛没了从前的紧致光亮,在灿烂的阳光下也不再熠熠闪光。它扭过头来看我,暗淡的绿色眼睛里蓦然有星星闪过。  它很老了,已快走到生命的尽头。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便经常将我寄养在小姨家。小姨住在大杂院里,整天吵闹着,那时其中一户人家搬走了,将刚出生的小猫留了下来。  它是一只小黑猫,只有四个爪子是白色的,眼睛闪着幽深的绿光。和它一窝的姐妹们都被送走了,它却没人
期刊
著名演员孙俪曾在部队当过跳舞的文艺兵,有一次,部队有大型的文艺演出,让孙俪跳主演。孙俪那时候因为年轻,取得了一点儿成绩就开始飘飘然,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不用练习也能成功,就没有多加训练,结果领导审查的时候,她跳得不过关。这时,领导找孙俪谈话:“如果下次审查你还跳成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换人了。”  孙俪听了这番话,如同挨了当头棒喝,回去哭了一整天。她痛定思痛,明白了一个道理:属于自己的机会如果不珍惜,也
期刊
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一把火烧倒了那座破旧的砖瓦小屋,带走了太奶奶。   这场火在许多认识太奶奶的人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奶奶似乎很哀痛,接到这个消息后她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打算去磕个头,了了这份心思。但天寒地冻的,我劝她明天再去。奶奶一向很执拗,不过这次却没再坚持。   太奶奶与我的奶奶并没有血缘关系。太奶奶初来时,没有人待见她,所有人都冷冰冰的,尤其是在太爷爷去世之后,她名义上的子女各奔东西,她则自食
期刊
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太难了,我不会,放弃吧!”是呀,世界上难的事情太多了,因而,我们中的一些人选择放弃。而放弃之后,为了显示不是自己的责任,就会给这个放弃找很多的借口,诸如“太难了”“我不会”“我觉得我不行”等,这些都是我们逃避现实,懦弱的表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却会说:“我为一切值得我坚持下来的东西而坚持。”  坚持,才是强大者的表现,因为生活总是千变万化的,总有那么多不如意,總有那么多不顺心
期刊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义等普
期刊
3月28日,河南驻马店一家理发店在广告彩页印制“我要的是桂纶镁,出来的是刘胡兰”的广告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面对质疑,理发店工作人员回应称,“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段子,只是宣传一下”。对于理发店的说法,不少年轻人看后气炸:我们年轻人不背这锅!还有不少人建议:应该严惩!  对此,驻马店开发区管委會迅速行动,组织网信、工商、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涉事理发店设计广告内容出现侮辱英烈问题依法进行查处,没
期刊
[课文助读]   读了《苏武传》这篇课文后,很多同学都对苏武这一人物念念不忘,都被他的爱国热情打动了,被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感染了。  显然,文中所塑造的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是成功的!这一成功既得力于作者正面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等,也得力于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同时也与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有很大的关系。  具体说来,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苏武与副使张胜的对比
期刊
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之美,美在它的神秘的面纱,美在它华丽的外形与其中凝聚的准确而鲜明的内含。  中国的汉字有着繁复多变的外在美和意境深邃的内在美,在璀璨的历史天空,曾留下了多少最美的诗篇,镂刻下了多少蔚为壮观的人文画卷。《国学典藏》丛书编委会编撰的这本《文字上的中国:成语》,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于一炉,集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思想于一体,聚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  ②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  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  ④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的文化市场,形成了“日韩潮流”的现象。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