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语赢得学生心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we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农村学生外语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论述了促进性评价的含义,在遵循尊重个体差异、适时、适度的原则下,运用口头激励、师生联系卡、体态语言三种具体做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缩小两级分化。
  【关键词】 促进性评价 遵循原则 具体做法
  1. 含义
  英语课堂促进性评价指的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能够起到促进的评价。它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2. 遵循的原则
  教师们都在试图运用评价的促进性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状态下进行学习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把学生带入知识殿堂,是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2.1前提:尊重个体差异
  教师所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个体。每个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各有不同。教师要想真正发挥促进性评价的作用,就应该正确认识并接受这种差异。在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中,要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任务及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新形势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
  2.2 保障:适时、适度
  要使促进性评价得以有效的发挥,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时机,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一个规律,解出了一道难题时,教师就应当场表扬他们。当学生踊跃答题却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先肯定他们勤于思考,勇于答题,后在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这种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乐学”。但过度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使学生形成敷衍了事、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的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久而久之,激励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就会逐渐让他们形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激励要有度,千万不可滥用。
  3. 具体的做法
  3.1口头激励
  在课堂上,教师应抓紧时机,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对学生进行肯定、赞扬和鼓励。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要多说点:Good!Excellent! Wonderful!Well done!You’ve done a good job!在学生回答错问题时,不要一味的批评,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当学生胆怯的时候,教师可以说“Don’t be shy!Never mind!I’m sure you can do it well!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捕捉时机,而且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表扬,教师的表扬一定要及时。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一个规律,解出了一道难题时,教师就应当场表扬他们。但激励要有度,千万不可滥用。因为过度的夸奖不但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形成敷衍了事、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的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久而久之,激励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就会逐渐让他们形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的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3.2师生联系卡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的联系,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延伸到课外。批改作业时,教师最好不要公式化地打上或日期。而是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写出恰当的评语,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真正的良苦用心。当一天的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也可以递给学生一张充满了对学生关爱的小纸条,它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
  3.3体态语言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科学地使用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非语言类的交流,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似乎在暗示学生:“做得好,继续努力。” 当学生缺乏勇气时,教师的微笑则带给学生勇气和力量。当学生接触到教师亲切的眼神时,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关怀与热切的期望。当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对于那些想回答问题却又不敢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投去信任的目光。学生回答不准确或不到位时,教师应投去鼓励的目光或谅解的目光。
  曹荣平, 张文霞, 周燕. 形成性评估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教学, 2004(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生 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也是新课程英语教学的创新。  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启发  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的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的。在一节试题讲解课上:我像以往一样拿着备好的课走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探讨英语口语兴趣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说明,然后以课堂教学实例说明英语口语兴趣教学的常用方法,最后总结了兴趣教学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本人认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基础,而兴趣教学则是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兴趣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是对英语的基础知识教学,听、说、读、写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四
【摘 要】 本节课是依据相关课程标准,结合我校最近几年实施的“学(自学)——议(讨论)——展(展示)——练(练习)”为基本教学环节的“4 X”教学模式,深挖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进行教学上的整体设计,组织与实施。笔者就其中的导学案的编写与作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使用两方面进行总结与回顾。  【关键词】 导学案 “4 X”教学模式 运用 反思  1. 导学案的编写  1.1 “非谓语
【摘 要】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需要成功体验的不断刺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不断提高,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断坚持并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氛围,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增强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自我效能感 培养策略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个体对自我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
【摘 要】 初中英语导学案,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导向标。因此我们必须切实从导学案入手,深入浅出地对导学案进行研究和设计,发挥导学案的导向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导学案设计体系。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初中英语的导学案设计构想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导学案 初中英语教学 设计模板  1. 导学案的复习回顾  导学案的内容不仅要包涵整个课堂教学,还应该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也融入其中,增加一些
【摘 要】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质疑,开展多样活动,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创新的前提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
【摘 要】 情感是德育的灵魂,而情感缺失恰是当代德育的现状。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在堂课中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注重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学生 英语  我们这套《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联系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对学生的
来源:百度文库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除了突破思维定势之外,我们英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英语语法是英语这门语言的规则,是英语各项技能的基础。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英语学习如果脱离了语法,他们要想在英语成绩上有所提高将会很难。只有当学生知道了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学习语法。既然语法学习如此重要,那么在我们英语教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进行语法教学呢?  一、在语境中进行语
纵观2015年江苏卷的完形填空题,不难看出词汇较往年难度下降,而更加强调文章的逻辑感,且主旨鲜明,整篇文章和各个语段之间都围绕着主旨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倾向性。学生们在解题时往往过于关注语法和词汇,忽略了主旨在解题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以2015年江苏卷为例,讲解主旨在完形填空解题时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那么,如何确定主旨呢?我们可以浏览一遍文章,从文章大意入手:2015年江苏卷
【摘 要】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局限于教授教材,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加以取舍调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方式,发展听说读写技能。  【关键词】 英语课程标准 更新教育理念 取舍 调整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同时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